王清 徐起麟 刘阳 高晓
摘 要:近年来,兴奋剂问题逐渐成为我国体育行业的关键问题,兴奋剂问题的影响逐步扩大。为保证中国体育健儿干干净净参加比赛,需要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将反兴奋剂教育融入到训练、比赛及日常生活中去。本文通过对河北省2018年反兴奋剂基础知识轮训考试成绩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反兴奋剂教育工作中的难点以及突出问题,并对今后教学工作提出探索性意见。
关键词:反兴奋剂 教育 考试 考题分类 成绩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c)-0252-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stimulant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key issue in China's sports industry, and the impact of stimulant problems has gradually expanded.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Chinese athletes participate in the competition cleanl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education mechanism to integrate anti-doping education into training, competition and daily lif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the 2018 anti-doping basic knowledge rotation training test in Hebei Province, finds the difficulties and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anti-doping education work, and puts forward exploratory opinions on the future teaching work.
Key Words: Anti-doping; Education; Examination;Question classification; Score analysis
1 研究意义
总书记曾针对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样本复检问题提出重要批示:“吸取教训、杜绝弊端、挽回影响、知耻后勇”,是对整个体育部门反兴奋剂工作的警示。而近几年国内赛事出现的兴奋剂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综合性运动会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问题愈发严重。兴奋剂全称“运动兴奋剂”,是国际体育组织规定的禁用药物和方法的總称[1]。兴奋剂的使用由来已久,并从专业运动员深入到青少年业余运动员的群体中。使用兴奋剂危害运动员身心健康,破坏体育公平竞赛,败坏体育道德,是世界体育的一大公害[2]。将反兴奋剂教育融入到训练、比赛及日常生活中是当务之急,推行反兴奋剂教育准入工作是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河北省2018年反兴奋剂基础知识轮训的考试成绩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学员掌握反兴奋剂知识中的关键问题以及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及突出问题。制定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帮助推进反兴奋剂教育工作实施,为强化培训效果提供帮助,为改进教学课件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参加河北省2018年反兴奋剂基础知识轮训并考试的河北省专业队、业余队运动员及辅助人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多种反兴奋剂教育相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归纳出反兴奋剂教育的重点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课件,并对重点问题进行着重分析讲解。使用课件是在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反兴奋剂教育准入——六项规定》标准课件的基础上,增加近年来国际、国内兴奋剂典型案例,并加入国内外反兴奋剂斗争发展历史等内容。考题使用的是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反兴奋剂教育准入试题》。课件对考试内容做到了内容上的全覆盖,并结合近年来反兴奋剂教育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2.2 数理统计法
首先,对考试题目进行了归纳分类。《反兴奋剂教育准入试题》共分为如表1所示的10种类型。
其中“检查和调查”“严防误服误用”“10种违规行为”为考试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重点。
其次对有效试卷进行了归纳统计。使用Excel对考题错误率及错误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2)。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严防误服误用”“10种违规行为”“检查和调查”“行踪信息”方面考题错误率较高,其中,“严防误服误用”“检查和调查”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
2.2.3 访谈法
掌握必备的反兴奋剂知识,了解兴奋剂对人体的危害是增强反兴奋剂意识的前提和保证[3]。通过对部分辅助人员、运动员进行走访交流。绝大多数辅助人员对于反兴奋剂知识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但也存在个别教练员反兴奋剂意识淡薄、思想陈旧等问题。访谈中发现绝大多数运动员对于六项规定的相关知识掌握较为准确、全面,年龄偏小的运动员对于某些概念性、规则性知识点的掌握存在问题。
3 结果分析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所提供的“六项规定”标准课件,从6个方面对运动员和辅助人员提出要求,课件涉及运动员和辅助人员需要掌握的有关兴奋剂的基本知识点。“六项规定”标准课件中所涵盖的知识是运动员必须掌握的反兴奋剂基础知识,如果对“六项规定”中的知识点存在疑问,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兴奋剂事件。
而从考试试题所总结出的10个基础知识点可以看出,试题涵盖了“六项规定”中的全部知识点,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要求参训人员重点掌握的知识点集中在检查、调查环节、兴奋剂的误服誤用以及兴奋剂的10种违规情况这三方面。
3.1 “严防误服误用”错题类型分析
该类型题目涉及范围广,易错点多,考试题目灵活多样,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运动员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错误。其中选择题第8题错误率最高,达到37.4%,其中辅助人员错误率也较高。该题主要考察运动员及辅助人员是否能够认识到营养品使用中存在的兴奋剂风险。分析认为运动员和辅助人员并不能明确认清营养品是否存在兴奋剂风险,这也与省队运动员营养品的集中管理有一定关系,运动员和辅助人员不允许私自购买和使用营养品。
其次,“日常防范中的注意事项”错误主要发生在“就医时应表明运动员身份”和“外出就餐期间如何调整饮食结构”。分析认为部分运动员和辅助人员因初次接触反兴奋剂知识,对于在外就医和外出就餐没有明确的思想意识,存在经验性错误。
3.2 “10种违规行为”主要错题类型分析
经统计,该类型题目中错误率最高的为判断题第17题,错误率31.7%,该题主要考察运动员是否真正理解兴奋剂的定义。分析认为,发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兴奋剂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只看到了字面意思,没有深入理解其内在含义,同时对于含有兴奋剂成分的药品认识不足。
3.3 “检查和调查”主要错题类型分析
考题考察了检查和调查的流程,同时对运动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运动员对检查过程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不是十分了解,同时对4种延迟报到情况不熟悉。此外,还着重考察了检查记录单的填写,其中判断题第20题错误率较高为27.6%,表明运动员对个人信息是否保密并没有掌握。
3.4 其他错误率较高的题型分析
行踪信息方面,选择题第9题错误率为32.1%,该题出错类型主要是漏选D选项,在缺少门牌号的情况下如何填报行踪信息。
体育精神方面,选择题第1题错误率为22.6%,主要出错类型为漏选选项,该题出错主要说明被考察人员对于体育精神概念模糊。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使用兴奋剂是对体育“公平竞争”精神的践踏。所有学生均认同在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违背了体育公平竞争的精神、破坏体育形象,与增强体质的精神相悖[4]。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错误率较高的各类考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授课形式上的调整,针对不及格学生进行课程改革,若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基本能满足班级所有学生的需求。
根据“严防误服误用”错题类型的分析,建议在授课过程中应重点提示营养品的兴奋剂风险,同时运动员和辅助人员不得擅自购买营养品应做到明确提示。同时建议在授课过程中加强风险防控相关知识的教学内容,尽量多的增加案例分析,帮助参训人员理解。此外,还应将外出就医和在外就餐时的主意事项作为重点知识点,在培训以外的时间利用各种形式传播,真正使运动员和辅助人员理解其内在含义,做到从根源上杜绝兴奋剂问题发生。
针对“检查和调查”出现的错误类型,建议加强个人信息相对保密的解释说明,另外行踪信息无门牌号时的填报方法以及体育精神的解释说明应更多的以案例的方式来讲解,有利于学员的理解和接受。
反兴奋剂教育常态化是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进一步推广反兴奋剂知识的重要一步,目前通过反兴奋剂准入教育已经使原本对兴奋剂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运动员有了初步认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专业队运动员来讲,进一步加强反兴奋剂知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反兴奋剂讲师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考试成绩的汇总分析,发现突出问题,找准切入点,开发针对性的课件,有利于提高讲师水平和课件质量。对于进一步提升运动员反兴奋剂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体育科学常用心理学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 赵大林,衣雪洁.体育学院大学生对使用兴奋剂的态度调查——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3(5):6-9.
[3] 孙娟,李勇,陈颖,等.第十三届全运会广东群众运动员反兴奋剂教育策略研究[J].运动,2018(11):37-38.
[4] 黄平,合春燕,司文琴.体育高校大学生对兴奋剂认知及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