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云南
有教育家指出:“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的本身萌生出兴趣,进而对学习产生一种想要学习的倾向,就会使学习动机得到很好的激发。”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数学的产生还是发展,都与生活实践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从小学生对知识认知的特点上就能够对这种理论加以验证,所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这种思想是具有可行性的。当前教材中,很多知识的设置都是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中找到的思路,对此,教师在课堂的预习阶段,可以采用导入生活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
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一)》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阶段,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加减情境导入进来,帮助学生理解加减知识。比如,可以向学生提问:“一双拖鞋15元,芳芳手中一共有32元,那么当芳芳买完了一双拖鞋之后,还剩下多少钱?”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思考,用32元钱减去15元钱,还剩下17元钱,用减法表示出来就是32-15=17(元)。教师还可以提问学生:“小明手里有12 颗樱桃,妈妈后来又给了小明16 颗樱桃,那么小明一共有几颗樱桃?”这样学生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小明一共有28颗樱桃,计算的过程就是12+16=28(颗)。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能够将生活中买东西或者是吃水果时的具体场景联想到数学的减法与加法中,从而获得兴趣的极大激发,这种在课前预习中导入生活情境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将教材内容同生活情境之间进行良好的连接,只有将数学知识幻化成学生可以看得见、听得见甚至摸得着的现实情境,才可以使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对此,教师应当具备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对生活中一些生动的数学实例加以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并应用合理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了有趣的数学知识,如此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看墙上悬挂的时钟,并且同自己平时的生活作息进行联系,思考自己每天都是在什么时间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生活中各种情景的想象对时间产生一定的概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在一分钟之内能够完成的事情,比如一个小时、一分钟或者是一秒钟能够呼吸的次数、拍球的次数或者是跑步的距离等。通过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在课程中进行导入,使学生能够对时、分、秒进行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进行自主性探索,进而实现对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以及数学思想的学习,从而获得丰富的教学活动与经验。对于课后的指导而言,通常情况下,教师为了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会采用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这种方式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无法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对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使教学变得具有生机与活力。比如,可以组织一些室外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无处不在”这个理论得到亲身体验,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例如,在讲解《统计》时,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后,指导学生设计出一份关于购物时人们是购买塑料袋还是使用环保布袋的调查报告,让学生将调查表发放给自己小区中的邻居。调查表中可以相应的设计几点内容。
1.请问您会去商场购物吗?
2.您去商场购物的频率是多久去一次?
3.您去商场购物一般是购买塑料购物袋还是使用自己准备的环保购物布袋?
学生需要将调查之后的报告收回,并在下节复习课上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教师需协助其制作出一份科学合理的统计表。这种方式在增长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可以使学生从浓厚科学的社会活动中,获得对统计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各样灵活生动的生活情境,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信心得到增强,且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还可以让每名学生对自己的调查活动试着拟写出一份调查报告,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印象,使学生能够通过真实的活动认识到生活中数学占据的重要地位,进而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能够获得自信心的增强,最终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均能得到切实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