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通常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也习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不仅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对于他们的主动思考能力以及积极主动性都有非常不好的影响。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很难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而且也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影响和限制。因此,要想实现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这个问题应该受到学校以及教师的关注和重视[1]。
学习成绩的好坏虽然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并不能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从目标的情况来看,很多时候教师依然只是关注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更有甚者根据学习成绩的优劣来对学生进行分类,这对于孩子们以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都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也会形成成绩好即是优秀的思维定式,这些对于孩子们正确观念的形成也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如果这种教学方法不加以改进和创新,也会对新课改的强化和深入造成非常严重的阻碍。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是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很难在课堂保持持续性的注意力,上课走神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更加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得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大大降低。而且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依然采用口述和板书的形式,使得数学知识的讲解过于抽象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比较困难。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明确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实践和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根据课本的习题以及习题册等来布置课后的作业,这些枯燥的习题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也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学习到必要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2]。
我们就以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的“时、分、秒”为例,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是根据练习册的习题让学生去学习和理解这些抽象的时间概念,学生很难对这些时间单位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而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结合学生的生活以及一些小游戏,例如让学生体会一秒钟可以眨几次眼睛或者一分钟可以走多远,走多少步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时间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使他们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生动灵活、有趣直观的教学方式,肯定能够更加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同样也可以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和有效。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时,也应该将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中,将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化,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知识点加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也应该选择更加合理的教学资料,避免因为教学资料的难度和深度过高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情况。例如,教师在进行统计图标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对这些图标进行生动形象以及立体式的展示,使得知识点能够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协同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协同学习的教学理念为基础,从而使课堂教学的适用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是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有效拓展和创新。协同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加容易理解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协同效应,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所需的知识。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以及适当的点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且也可以完善学生的良好品格,这些也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要求[3]。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合理应用,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也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使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