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车忠强 刘金丽 吴长海
[摘 要]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是学校根据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效规范医学院校财务风险,提高医学院校防范及应对财务风险的全过程。目前,在新时期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制定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文章对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有效分析,指出了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和问题所在,并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4.166
1 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
1.1 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现状分析
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是建立健全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基础。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涵盖很多影响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诸多内部因素,文章主要研究提高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对策。
1.2 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评估现状分析
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影响因素包括医学院校领导层面、教职工层面对单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以及阻碍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等工作效果的因素。
1.3 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活动现状分析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活动是医学院校参照实际发生的业务范围,根据财务风险评估效果,制定有效的应对流程和方法,把单位财务风险控制在学校可承受程度之内的活动。
1.4 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监督现状分析
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监督主要分为单位纪检监察监督和内部审计的监督,通过有效的监督能够对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起到重要的约束作用。
2 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不到位
当前,部分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建设不足。一些医学院校片面重视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对于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构建不够重视,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建设不到位,从而导致内部控制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主管部门落实不到位,内部控制建设得不到软件和硬件方面的保障,致使一些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建設不够规范,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
2.1 会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
医学院校的会计工作对于单位而言是比较重要的,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部门,制定规范的内控尤为重要。单位的财务工作者是处理财务工作的主体,因此,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好坏,如果单位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那么就不能从全方位保证会计工作有效运行,不能对未来发生的风险做出全方位的预判和控制,如果财务风险发生了,财务人员不能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使得单位的财务风险得不到科学的控制。
2.3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
一些医学院校虽然制定了针对会计工作的流程、会计工作关键岗位风险点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过于重视对预算的内部控制,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管控,单位的内部控制应该全员参与,部分规章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学校的内部审计能力不足,不能起到有效的内部监督作用,单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和不系统。
2.4 财务风险管控意识不强
医学院校的财务部门主要重视窗口服务、会计核算,对于监督管控的意识不强,不能有效的利用监察、审计的内部监督职能,财务风险管控意识不强。财务风险管控意识不能与时俱进,导致财务工作流程不规范、岗位设置不科学、重复采购设备及维修等问题。
3 加强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建议
3.1 规范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提高风险意识
第一,单位领导应主抓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具体工作可以由财务部门牵头,各部门积极配合,强化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校教职工及学生的内部控制意识,积极注重培养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工作人员的内控观念,优化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氛围。第二,学校在重视教学科研事业投入的同时,应该成立专门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增加工作小组人员的培训,为内部控制人员配备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3.2 提高财务人员整体水平
单位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内部培训和外出学习相结合,定期对财务工作者进行专项培训,既注重财务业务水平的培养,也应该注重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把财务人员培养成综合型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应该完善财务人员培养机制,为学校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人力资源。
3.3 完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审计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评估的结果,是学校进行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根据。因此,医学院校应该健全和完善财务风险内控控制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对应关键岗位风险点找出应对措施,规范学校财务风险的评估和管控,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确保独立机构的监督职能,在学校预、决算管理、收支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财务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估与监督,在效益、风险等环节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内部审计有效的监督职能,将财务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设计和执行缺陷提出有效的对策,坚定不移地构建和完善学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
3.4 增强财务风险管控意识
学校领导应该将风险管控文化融入到单位中,为学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应该加强风险防范宣传工作,提高教职工及学生的风险防控意识,树立与学校发展相匹配的风险管理理念,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文化,定期进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专项培训,全校教职工及学生应牢固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关键岗位风险管控责任重大”的意识和理念。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和学习中。
参考文献:
[1]袁建平 . 大数据时代医院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策略 [J].时代金融,2017 (32):187-189.
[2]王莉 . 大数据视角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实现创新的途径及策略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 (23):47-48.
[3]王娜.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8(15):54-55.
[4]肖飞,张野,边丽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8):248-249.
[5]吴彦.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以及有效内部控制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3).
[基金项目]2019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大数据时代医学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KYYWF-0965)。
[作者简介]刘刚(1982—),男,山东济宁人,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通讯作者:吴长海(1979—),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和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