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2020-04-06 22:28杨冠宇
中国市场 2020年34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杨冠宇

[摘 要]伴随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推进,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现代管理制度的要求,通过剖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融入新政策、新理念,总结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不断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向前发展。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4.153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向前发展。因此,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意义重大,为国家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簿、预决算报告中取得第一手符合需要的各项数据提供了可靠依据,并能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1 政府会计制度沿革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始于1998年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指明了方向。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97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报告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为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4〕63号,为政府会计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并对改革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具体内容、实施步骤等做了明确规定。2017年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标志着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出台。

随着我国社会各项活动的快速进步,金融、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外经济贸易合作的不断拓宽和加深,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旧的政府会计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

2 改革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不科学,精准程度不够。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存在预算数与实际数相差很多的情况,一方面预算编制采用传统增量法,没有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未来发展需要情况,使预算编制不全面、不合理;另一方面普遍认为预算编制只是财务一个部门的责任,而不是全面的细化到每一个部门,导致了在政策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降低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不科学。

(2)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核算的准确性。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旧的政府会计核算仅仅是简单的收入支出核算,即收付实现制的核实方法,所以在过去的若干年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学习过财务专业的知识就担任单位的财务核算管理工作,尤其在基层的行政事业单位更是如此,甚至有兼职财务工作的情况,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财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3)财务核算办法、制度各自独立,口径不一致,亟须统一的财务核算体系。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包含以总预算为主的财政局、行政机关的各个政府直属局、公益性的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等以及行政单位下属的二级事业单位等,一直以来都以各自独立的会计制度核算、报表等,由于执行会计制度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在具体会计核算体系、报表口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不仅给财政部门汇总报表带来不便,而且给报表使用者带来困难。

(4)内部监督机制缺失,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不全面,更多的监督机制集中在业务层面上,财务管理内部监督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内设部门和隶属单位数量较多,监督部门难以对本单位进行及时、有效的审查与监督,这就导致财务管理监督存在盲区;另一方面,财务内部监督的方式与手段较少,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透明性,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很有必要。

3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首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创造性地引入财务会计功能,使政府会计制度不再是单一的预算会计核算,最大可能地减少了由于单一预算会计核算而产生的误差,创新的产生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共存,平行记账,双套账、双凭证的记账模式,符合政府会计发展方向。新的记账模式不仅保留了预算会计的功能科目分类和部门经济科目分類的与财政预算对账需要的功能,还增加了财务会计中的预提工资和计提折旧等充分体现费用发生额的功能。由于新模式下的记账包含预算会计的功能科目和部门经济科目分类,这使得年末决算时需要填报大量复杂数据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准确率也得到保障,同时由于财务会计的核实优点又改善了以前行政事业单位非盈利性质所导致的部分费用不计入的状况,使核算数据更加准确合理。

其次,提高财务核算难度,同时也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施行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也从收付实现制转变为与权责发生制并存的核算方式,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结合,建成相辅相成的双账套、双核算的模式,在记账核算过程中就增加了核算的复杂性和操作的难度,不仅对财务人员要求工作细致,更重要的是对专业水平要求提高,新《政府会计制度》施行后,工作内容的更新要求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也必须更新,新软件的使用也要求财务人员尽快学会熟练操作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财务软件,这就加快推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学习和掌握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步伐,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财务人员的素质提高了,那么财务管理的水平、核算数据的准确性自然也会有所进步和提高。

再次,整合会计信息,统一使用新《政府会计制度》,解决了原制度体系各自独立、口径不一的问题。改革前,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又包括医院、高校等9个具体行业会计制度,各个不同部门间使用不同的会计制度使汇总核算难度增加,准确率降低。改革后,统一的新政府制度的实施,保证了同一业务在不同性质单位进行同样核算,增加了财务信息可比性,能够使会计信息得到整合,内容也更加清晰,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行,有助于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规范的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最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更加准确地计量了单位当期运行成本,而且准确反映了当期固定资产价值,解决了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虚增的问题;新制度扩大了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增加了研发支出、公共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受托代理资产等方面的内容。新制度完善了会计报表体系,对会计报表体系和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了双报表体系。

4 结论

推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是时代的需要,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潮流,是大势所趋。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必将在我国经济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新制度不仅内容创新,在我国会计制度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次重大改革,为我国在今后的国际合作交流中,在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姚威威.探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9(6):131.

[2]阳焰.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47-48.

[3]魏怡芳.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J].财会学习,2019(9):104-106.

[4]施佩.探究加强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J].财会学习, 2018(2):4-6.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