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羿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强调与肯定了家庭教育在促进国家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鉴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突出,社会服务组织力量薄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整合,亟需政府发揮职能,统筹规划,主导学校、社会多方共同参与有效破解家庭教育难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
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学习中心,家长有意识地从生活观、价值观等方面对子女言传身教,从而优化家庭关系,增强家庭功能的一种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既有效补充又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得到延伸。从第二次对我国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结果来看,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虽逐步得到改善,但突出的倾向性问题和新挑战并存,特别是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的需求量依然较大,具体体现在农村家长在陪伴孩子、与孩子沟通、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帮助孩子学习等方面的困境比城市家长更突出。
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农村公共服务资源有限,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将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尚未法律化、制度化,对农村家长学校投入力度较低,经费缺乏,相关基础设施滞后。大多赢利性辅导机构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导致教育资源流向城市,更扩大了家庭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差异。
缺乏家长自我教育的有效平台 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家教观念落后,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且心存芥蒂,缺乏与孩子思想交流沟通;有些家长面对孩子吵闹、逆反等问题,苦于自身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匮乏,往往力不从心;有些家长教育方式简单冷漠粗暴;有些家长重他律轻自律,缺乏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的意识;有些家长注重智力教育,忽视道德教育,这些都阻碍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社会化服务组织和阵地薄弱 农村家长学校办学条件有限,教育定位不明确,开设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单一,专业化教师队伍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力量双薄弱。目前学校很少成立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小组和指派专门的负责人,缺乏详细的操作规定和相关考评指标,缺乏系统性和规模性,教师参与的动力不足,无法满足家长对知识和方法的需求,影响着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
多方合力推进农村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元化的家庭教育迫切需要全方位、多维度的公共服务体系支持,亟需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发挥职能,共同协作,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家长端正理念 家长应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契机,利用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等自我教育渠道,以及公共教育服务等有利资源,弥补自身家庭教育缺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日渐形成的家庭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养成健全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整合资源 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融合学校和家庭的力量,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比如,举办各类专题讲座,聘请资深专家、优秀名师或高素质的家长主讲;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多方面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相互分享教育成果和经验,呼吁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等;深入农村家庭访谈,更全面了解学生,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这样,既能形成家校教育管理共识,又能形成家校携手、合力育人的新格局,有效增强家庭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 有效破解农村家庭教育这一难题,迫切需要政府从公共教育服务的高度来对待,设计好顶层开发,完善法律法规,变革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设立专项经费,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政府多渠道拓宽经费来源,加大投入设立家庭教育服务专项经费,为家庭教育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妇联、文化、民政等各级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部门职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相关部门细致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建立家庭教育监督机制与评估体系,健全家庭教育制度体系。加大组织各级各类学校中家庭教育骨干师资培训,切实保障师资职称评定、先进考核等政策待遇,创建科学规范长效的考核制度,统筹部署,强化监督和评估,深入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家庭教育指导的服务质量。
积极培育服务市场,开拓阵地建设。通过政府购买家庭教育服务或者合作经营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家庭教育专业管理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借助线上线下“双平台”服务,多元化供给,为农村家长提供更全面、更先进的教育信息资源,以及“菜单式”的服务项目,真正实现家庭教育服务全覆盖。
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积极紧密协作,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整合社会各系统,聚力实现家庭公共服务的价值,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杰.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2]谢镇藩.汕头市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汕头市外砂中学的调研[J].现代交际,2018(21).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