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红山样板”

2020-04-06 21:03郭明宇尹跃然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志愿文明中心

文| 郭明宇 尹跃然

赤峰市红山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契机,精准把握职责功能定位,精心打造“全能调度”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枢纽”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速递”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积极探索符合红山区特色的“三区五线8+”工作路径,奋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红山样板”。

加强顶层设计,精心打造“全能调度”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聚焦“四个定位”要求,从顶层设计、组织发展、供需对接、阵地建设、资源整合、信息支撑、项目推动、宣传动员等方面着手,切实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红色中心、融合中心和服务中心。

以全域推进为目标,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体系。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下辖13 个文明实践所、84 个文明实践站和30 个文明实践点,形成了四级文明实践体系,坚决实行“三级书记”负责制;创新形成了“1+3+X”志愿服务队伍组建模式,即组建一支由区委书记任总队长、统领全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在总队的领导下组建基层、专业、特色三类志愿服务支队,在每个所、站组建若干志愿服务分队,截至目前已组建志愿服务队伍238支;制发“一制度两方案四标准”,编辑下发《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手册》,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以资源整合为依托,搭建协同高效的文明实践阵地。积极整合主体、社会和企业三类资源,成立6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组织孵化园,组建红山区爱心企业联盟,设计文创产品15 类;积极发挥中心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集中培训会、项目联席会和专项推进会等30 余场次;通过网络征集和实地征集两种形式多维度收集群众需求,推行中心、所、站三级项目清单制,建设区级项目库,培育专业项目81 个、基层项目142 个。

以“双中心”融合为优势,形成具有红山特色的线上文明实践工作路径。作为自治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双试点”旗县区,红山区立足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双中心”融合模式,创新建设“志愿云”平台、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网上展馆、红山区新时代市民学“习”吧和文明实践手机小游戏等线上平台。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果转化。结合区域特色和要素禀赋,红山区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区五线8+”工作路径,全域化推进文明实践工作。三区,即农区、城区和园区。在农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工作有机结合,围绕“一学二建三带五改五提升”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在城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群众性文明内蒙古建设有机结合,围绕“十大行动”,发挥12 类群体作用,有效推动文明实践与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互融互通、相得益彰。在园区,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真正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为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注入新的力量。五线,即结合区域特色和要素禀赋,打造文旅线、乡村振兴线、社区治理线、产业引领线和实践教育线,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良好局面,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域化推进。“8+”工作法,即“政府+社会”的运行机制、“线上+线下”的服务机制、“城区+农区+园区”的区域机制、“孵化+自发”的培育机制、“流动+固定”的实践机制、“激励+考核+示范”的发展机制、“标准+创新”的推动机制和“点单+派送”的活动机制,全方位系统化推动文明实践工作。

以三级孵化阵地为平台,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良性循环机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建志愿服务孵化空间,实现志愿服务组织由“培育”到“自发”的转变,使志愿者组织和团队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提供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以及为居民提供多元服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志愿服务孵化阵地,选拔社区、农村的优秀志愿者团队,为其提供深层次的孵化培育服务,实现志愿服务组织由“独立”到“壮大”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组织和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志愿服务孵化园,打造专业、系统、全面的志愿服务组织孵化阵地,一方面孵化区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另一方面引入外部组织加强示范引领,为全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指导,实现志愿服务组织由“壮大”到“专业”的转变。

注重承上启下,精准打造“枢纽”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红山区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 家,其中街道办事处11 家、镇2 家,切实按照“三传”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枢纽”功能。

传播思想理念。结合重要节庆节点,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日常宣讲工作,组建“专业宣讲+百姓名嘴”的63 人宣讲人才库,来自乌兰牧骑、护蕾宣讲团、健康宣讲团、法治伴你行、青年讲习团等不同组织的52 名志愿者开展巡回宣讲活动近400 场。

传递方针政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网格治理为基础,在全区601 个网格内,有网格党支部159 个、网格志愿者589 名,实现了党员志愿服务力量的有效延伸,各文明实践所形成了五方共议、四微服务等特色工作法,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政策就送到哪里。

传导要求需求。建立联络机制和联络通讯队伍,将中心办公室最新要求、工作指令第一时间发送至基层联络员;实现工作闭环,培育30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将基层群众需求及时收集整理,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精准性和普惠性。

突出守正创新,精心打造“速递”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

红山区现有84 个文明实践站、30 个文明实践点,实践站点与群众关系极为密切,围绕五项文明实践内容,按照“三落三入”要求,即思想政策落地入户、道德文明落小入行、文化活动落细入心,精细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思想政策落地入户。充分挖掘乡土人才资源,引导吸纳“五老”、乡贤名人、各级道德模范、百姓名嘴等加入“红声讲习团”行列,组建群众身边永不走的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力量,通过三句半、快板曲艺表演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新思想、宣传新政策。

道德文明落小入行。围绕弘扬时代新风和培育时代新人,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带动“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文明农民等加入文明实践站点志愿服务队伍,成为群众身边永不走的服务队伍。

文化活动落细入心。依托区“红哈达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在社区(村)常态化开展丰收节、文化节广场舞和地方戏曲会演等文化活动,切实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
志愿文明中心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我志愿……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对不文明说“不”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