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鑫超
“文化生态学”是用环境变化来解释人类文化行为,最早提出文化生态学这一学术概念的是美国的斯图尔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斯图尔德将它用于研究具有地域差异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模式。在斯图尔德的表述中,文化的演变与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文化演变基于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关系之中,环境和生活观念的改变是导致文化现象发生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民间文化在文化层级中属于底层文化,与宫廷、文人文化等上层文化相比,民间文化并不是独立发展的,两者之间存有诸多共性,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无论是所谓的上层文化(宫廷文化艺术、文人文化艺术)还是底层文化(民间文化)都衍生于当时的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观念中。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逐渐呈现出一种交叉、融合的状态。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本源性文化艺术,其艺术主体创作者多以平民百姓以及手工业者为主,其创作目的和最终意义也多是满足自身生活生产需要,在取意、选材、制作方法以及审夺方面都反映了自身生活环境的文化性质和特征。作为上层文化的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也多从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作为创作基础或丰富自身的内涵,并且许多宫廷艺术家本身即来自民间,在受到统治者青睐后,“摇身一变”成为上层文化的服务者,其自身的艺术观念、艺术创作方法以及审美趣味也一并体现在自身的艺术创作中,展现在统治者面前。相对的民间艺术也在不断受到上层文化艺术的影响,通过借鉴宫廷和文人艺术的内容形式有目的性地改造吸收。
人的思维观念源于所处的社会环境,虽然社会环境是文化生态变迁的主要原因,但观念因素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人类诞生初期,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其生产力和生存状况受到自然条件限制,人的思维也相对“固定”,认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人类自身的生存与自然条件融为一体,成为靠天吃饭的自然追随者,单纯以外部条件为生存首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思维的进化。面对着大自然种种神秘突变和超于理解的动植物以及物候变化,这都使人类感到一种无可抗拒的无奈,在原始人类面前,一切都是神秘的存在,“万物有灵”成为原始时期思维的核心。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图腾崇拜和不同领域的神灵崇拜,原始人类逐渐意识到自然环境对自身生存的重要性,从而在精神领域升华、迸发出种种超越自身的神异观念,以祈求庇佑自身以及整个部落。现如今的神灵崇拜多数承袭原始时期对自然的崇拜观念,进而一步一步具象化为各司其职的各路神灵和凶瑞之物,这种观念随着历史的进程传承下来,表现了人物自然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大众在自然认识基础上的能动创造,这也逐渐成为影响民间艺术创造的重要因素。
但原始的自然崇拜以及随着发展的具象(各种神灵和祥禽瑞物)崇拜并不是普遍的,除了对自然天象以及名山大川等自然力量的崇拜之外,只有那些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才可能成为人类崇拜的对象,也就是说,人只关乎那些能够为自身带来生存便利的对象,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可能在人们的信仰观念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天地的依赖不再像之前那样,甚至还会改变天地之象,不再单纯地只依赖自然吃饭,人们信仰观念也逐渐地淡化甚至改变,反映在民间艺术上,这直接导致民间艺术的变种甚至灭绝,当代人心目中的那份虔诚敬畏之心逐渐消散,已经理解不了前人在生产生活上的种种行为仪式,这必然会导致传统民间艺术在传承传播上—代难过一代。
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是目前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从这一方面来讲,我们付出的努力和行动可谓之巨大。无论是“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都在为当下的民间文艺传承传播搭桥铺路,打造一个具有当代特色的社会文化生态。
1971年11月,聯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在总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公约》不仅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和内容作了规定,不再以单一的自然遗产保护为主,更是将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作为保护项目。这一观点的提出要求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放在同一层面,以引起重视和保护,体现人类对文化的重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今人类文化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及人类文明传承x,Uk~-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得文化所具有的不可取代的特殊价值。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成员国大会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各国首次对传统民间文化保护达成共识,人们逐渐意识到民间文化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民族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传承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