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洁 冯林 邵建科
摘要:本文对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会计控制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企业会计控制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会计控制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提出了提升企业会计控制效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条件;企业会计控制;概念;问题;措施
前言
在现代经济形势下,企业为了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在发展经济业务的同时做好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使会计控制工作得到高效落实就成为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综合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力求实现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最终达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而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则是更细分的一个工作领域,它更重视会计信息的二次核查与审计控制,保证达到单位全部资产的安全性与全面性,追求会计数据的精准可靠。在信息化时代,先进技术的推广利用為企业会计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助力,它改变了传统控制模式主要依靠人力操作的局面,可以对企业面临的一系列相对零散、重复的会计核算问题做统一的规划与管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根据准确的财务数据做出科学战略决策提供了良好前提条件。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会计控制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增加了会计信息发生风险的概率
尽管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广为改善工作效率、提升会计数据准确性提供了重要保证,但也同时带来了会计信息存在安全风险等的隐患。因为信息技术毕竟是一种机械化工具,不能完成许多人性化的工作任务,例如在突遇突发状况时,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并不能迅速反应并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而如果企业内部参与会计控制的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形成了过度依赖,还会影响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长期举步不前。
(二)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与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求存在差异
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关注经济效益的获取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过于追求收益甚至是短期收益而忽视综合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无疑会造成巨大隐患。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企业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引进、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许多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并不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使得财务工作长期一团乱麻,为企业的收支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三)会计人员的工作方式与信息化要求不符
现代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经济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考验,就新时代会计控制工作的开展来说,它要求企业建设科学的信息系统,创新其工作方式,实现企业和控制工作的现代化转型。但事实上,许多会计人员一直沿用传统工作模式,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这就导致技术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工作效率难以快速提升。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提升企业会计控制效率的重要措施
(一)健全管控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由于企业的会计控制工作本身对企业战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且该项工作的开展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复杂性,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控制度,为会计工作的进行提供科学引导。首先,企业要重视安全制度的建设,注意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在网口端设置相关监管设备,确保单位财务数据不泄漏、丢失或者被篡改。而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在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财务分析与处理时,更要注意设置好操控密码,并且分门别类地对各部门生成的数据资料加以存储及备份,提升信息的安全性。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提升管理效率
企业的会计控制质量会直接影响某个企业单位甚至某几个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控制工作,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可以为强化控制效果、理清各利益主体关系作出贡献。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出现冲突和纠纷,员工和企业能够依据有关法律要求清晰界定各自的职责范围,使得财务工作的开展更加透明、规范化。通过制定统一的制度体系,将有助于形成一致的工作标准,降低员工不规范操作的几率。
(三)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员工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因此企业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员工的能力满足信息化的要求。企业要根据会计人员实际的管理能力开展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活动,不断丰富员工的工作经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会计控制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在明确企业会计控制存在的具体问题,如增加了会计信息发生风险的概率、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与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求存在差异、工作方式与信息化要求不符等基础上,提出提升企业会计控制效率的重要措施,健全管控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提升管理效率,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思文.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1):215-216+218.
[2] 高丽郡.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3):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