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第二课堂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深化其文化育人功能。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化传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3-0155-02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人文基础课程,理应响应时代的要求,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以“文学经典”为载体,以“汉字文化”“思想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为手段,逐步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品味,提升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的目标。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语言能力及人文素质亟待提升
笔者针对河北某高校大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取有效问卷1568份。结果显示:21.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赏析能力比较欠缺,71.4%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阅读、赏析能力的判断是“一般”。在写作能力方面,50.9%的学生表示除规定的作文外,从未主动写过文章;近9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水平一般及以下。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想通过学习语文课提高自身母语应用能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文化根源挖掘不够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多从文学篇章入手,要么重点放在赏析作品本身,对作品的结构、人物情节、修辞等细致地分析;要么重点放在探究作者个体,结合其心境、遭际、写作时间等深入剖析。这些办法都是必要的,但是對于大学语文课程而言,仅从文学角度讲解又未免过于狭隘,还需将作者、作品乃至文学创作放在一个更广博的空间中去看。文学是人文活动的产物,它有具体的人文脉络,成形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只孤立地讲作品、作者,不挖掘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也容易让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价值产生误解,产生大学语文无用论的错误判断。
(三)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这是由教师的课程意识、当前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等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仅从形式上、仅靠一两次活动课的开设来改变大学语文死气沉沉的教学现状是远远不够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的关系
(一)母语教育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的文化深层含义都蕴含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最基本的元素。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大学语文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提升母语应用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必要内容。
(二)文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文学,大多是作者借助语言的外壳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思想主张与精神追求,其中蕴含着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文化与文学紧密相连,互为骨血。
大学语文以具体的母语文本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有关哲学、历史、民俗、艺术等作品篇章的阅读,感受、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经典作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形象载体,通过文本学习、自主研讨,学生便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髓形成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的深入认识。
(三)文化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的最终归宿
语文的“文”,不仅仅是指“文字”“文学”,还蕴含有“文化”的意思。大学生学习语文,不应该只是了解几个字词、阅读几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大学语文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直内化在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的动力和基础。
三、如何深化大学语文的文化传播功能
(一)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解读
1.汉字文化与思想文化结合。大学语文是母语的高等教育,因此语言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字词义的死记硬背,而应更加注重汉字演变、造字法等文化的传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古籍阅读习惯,掌握追根溯源的学习方法。例如:儒家伦理道德的最高范畴为“仁”,何为“仁”呢?从文字学研究“仁”,《说文解字》云:“仁,亲也,从人从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才能体现“仁”,“仁”最初含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不仅局限于对亲人、朋友,可推广至跟所有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达到“仁”?孔子提出了两个标准:“忠”“恕”。“忠”,《说文解字》中讲:“忠,敬也,尽心曰忠。”从造字可以看,把心放在中间,位置摆正,不偏不倚,正直公正,即为“忠”。“恕”,从字面来看,就是“如心”,如自己的心,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的解释。
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法、汉字的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学生通过汉字载体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观念和思想精髓。
2.文学与民俗结合。“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了解了中华民族丰富、生动的民俗文化,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荣誉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有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当时人类对周围自然事物、爱情、战争、历史、政治最朴素最基本的认知,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形成。
《国风·周南·汉广》是一首描述男子追求女子而不得的爱情诗。其中两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众多读者解读文本的时候认为这个男主人公是个樵夫,不然为什么要砍柴、割草呢?其实这与古代婚嫁习俗有关。
古人婚嫁有六礼,迎亲在黄昏进行,儒家认为这是阴来阳往、阴阳交替之意。所以在先秦文献中,结婚均称为“昏”,后来才发展为“婚”字。《仪礼·士昏礼》中记载男子迎亲,有“执烛前马”“使徒役持炬火居前炤道”的描述,由此可见,此诗中的“错薪”,应为婚礼迎亲时燎炬为烛之用,故《诗经》中嫁娶多以折薪、刈楚为兴。
此外,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关于礼仪规范、禁忌,节令习俗及衣、食、住、行等内容的文化知识不胜枚举,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二)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式多样,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无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凸显语文知识的“实践性、开放性”特点,利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建立“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体系,变“理论讲授”为“指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實践能力。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学习通等途径,扩充教学资源,让学生开阔视野,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文化思维素材,养成文化思维习惯。同时也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讨论、评价等。
(三)构建多样的第二课堂文化交流平台,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识
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发丰富的实践活动,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渠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培养学生特长和兴趣点,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如书画大赛、人文知识竞赛、语文阅读与欣赏能力大赛、篆刻大赛等,进一步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的能力,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识。
参考文献:
[1]林玮.深化大学语文教学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1).
[2]易思平.大学语文“文化化人”策略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8).
[3]林莹秋.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
[4]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Study on Deepening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College Chinese Courses
WANG Ying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51,China)
Abstract:College Chinese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epen its cultural education function from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second class.
Key words:College Chinese;cultural communication;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