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鹏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经顺利完成了从资本输入国到资本净输出国的历史性转化。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中的投资,更是促进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对外投资中,我国国有企业独具优势。本文将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风险的有效防控进行探讨,为保证广大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风险防控;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策略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逐渐呈现出发展和壮大的态势,特别是2015年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后,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撑下,我国很多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从而导致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出现了巨大风险。一直以来国有企业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中坚力量,很多国有集团在发展期间提升了风险防范意识、内控意识。但是,在具体的对外投资过程中仍有很多风险需要防范,还有很多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优化和完善。因此,在风险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加大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是目前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必须高度关注的话题。
一、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基本内容
(一)投资环境带来的风险
由于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过程中涉及国家较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十分复杂,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制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必须站在总体战略发展和规划的基本前提下,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各东道国的具体情况、实际需求等,才能保证投资的成功性,并实现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我国国有企业在对外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东道国的投资法规、相关的法律制度、经济政策、资本流动管理等的最新变化,否则将对企业的投资带来巨大的损失和风险,严重的还将是企业遭受灭顶之灾。
(二)货币金融带来的风险
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过程中还会面临货币金融带来的风险。“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要求在该沿线的投资重点应集中在实体经济层面,但是也不能忽视货币金融层面带来的风险。无论是融资方式还是融资条件,东道国均与我国存在很大的差别,必然会使国有企业面临竞争风险的发生。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的国家在货币币种、是否可兑换、币种之间的汇率等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稍有不慎,很可能导致我国国有企业投资面临多重汇率变动的风险。
(三)投资方式引发的风险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采取并购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能够促进东道國企业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对东道国企业的运营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最终对东道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正是基于此,东道国通常会通过政府干预或限制性的措施对我国企业提出要求。这也就引发我国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还会面临投资方式的风险。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成因
(一)“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相关风险的分析
目前我国“一带一路”所覆盖的国家基本为发展中国家,有的甚至为贫穷国家,这些国家不论是在人才储备、科学技术、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模、治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与他们相比,我国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这些国家全面克服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激发这些国家的发展潜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中亚地区存在的社会动荡问题,导致我国国有企业在投资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对东南亚国家政府、社会关系、政治体制的认识是不足很可能导致投资风险的发生。
(二)政府层面的原因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并在国内外合作中起到主导性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在国际协调、国内相关立法、相关管理、市场组织的引导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差距导致我国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缺少了风险防范和对自身利益的保护。
(三)企业层面的原因
国有企业内部自身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对外投资成功与否。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过程中,未能清晰地认识到东道国的政治局势和社会格局,特别是对外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先进的经验。例如: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应对国际风险的专业人才,导致对外投资风险的激增。
三、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高度重视经济安全,制定突发应急预案
我国国有企业在对外进行投资中我国国有企业在对外进行投资中预案,以此来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安全问题的发生。例如:国有企业可以对外投资中选择恰当的投资方式,在具体操作中谨慎行事,一定要避免急功近利问题的发生。“一带一路”这一项具有国际视野的经济战略布局,它涉及众多方面,每一个细节的失败都可能导致投资巨大的损失。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过程中,必须从整体上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彻底从根本上解决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例如:某企业于2013年在中国香港上市,从资本市场上募集到78亿元资金,从此该公司开始进入盲目资本扩张阶段,近几年来累计投资的净流出达到100多亿,这比当初募集到的资金高出近100倍,巨大的资金缺口导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无法满足公司资金的需求,该企业只能通过大量的举债来维持正常的资金运转。在实体经济不断下滑的大背景下,该企业这种大跃进式的产业布局导致其资金链紧绷,该企业应从这些问题中得到警示,从财务管理、投融资、经营等不同的层面对财务风险进行防控,尽快完善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战略投资计划,尽管收缩投资规模,优化投资资本结构,以此来化解在投资中出现的财务风险。
(二)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出对外投资岗位责任与授权审批机制
国有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与授权审批机制,在投资的职位主要包括:战略决策、战略决策、批准计划、落实投资、实现成本核算、对投资活动进行管理与监督、相应的股权与债券的管理等不同的岗位。另外,国有企业还必须制定完整的对外投资项目授权审批机制,在授权允许的范围内由财务部门协同审计部门进行审核后,再根据审批者的意见对对外投资项目进行处理,而对于超出授权范围的对外投资项目,经办人应坚决拒绝办理,并立即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汇报。同时,国有企业还应该在财务主管财务工作者中采用定期轮换制度,并健全财务交接,严格遵循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交接,从根本上降低财务工作者的舞弊行为。
(三)从内部着手,进一步规范对外投资处置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就要求各国有企业必须从内部着手、从细处着眼,进一步规范对外投资业务处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对外投资处理的流程和方法,以此来确保与投资处理相关的文件信息和凭证记录更加完整、更加准确。例如: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国有企业必须严格遵照国家最新财会规定、对资产的各项规定,对投资业务的审批资料、资产清单等进行认真的审查,并建立相关的档案资料,以此来确保资产在处理流程中的合法性、合理性,避免出现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
(四)实时评估东道主国运营商环境,及时纠正企业的不规范行为
作为国有企业,在对外进行投资时必须对东道国的运营环境进行科学评估,正确认识到本国和存在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对企业在投资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予以纠正。例如:国有企业可以加强对员工的跨文化交流,使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能够快速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发展规划;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可以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防范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必须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内控体系,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管理统一性的形成,还能够保证国有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拓展国有企业经营规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管爱琴.“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如何防范风险[J].中国外资,2016,22 (4):70-72.
[2]于津平,顾威.“一带一路”建设的利益、风险与策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01):68-69.
[3]李忠武.“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下风险规避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 (09):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