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老区山水间

2020-03-31 03:02李国成
党史文汇 2020年2期
关键词:娄烦县秀山烈士陵园

在青松翠柏掩映下的山西省娄烦县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园,长眠着一位身经百战、战功显赫的老将军,他是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他是一名久经考验的老共产党员。战争年代,他在娄烦工作战斗多年,视娄烦为第二故乡。他就是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开国将军杨秀山。

杨秀山,原名杨木森,1914年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峰口镇(今属洪湖市)万宝村一个佃农家庭,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骑兵营政委,第三五八旅第四团政委、旅副政委等职,参加过收复晋西北七城、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晋绥军区独立第四旅政委、西北野战军独立第四旅政委,率部参加过吕梁战役、延安保卫战。他是红色经典小说《保卫延安》 中的政委杨克文的生活原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秀山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校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后勤学院院长等职。

1993年初,我调任娄烦县史志办公室主任。搜集整理娄烦的历史资料,成为我的主要任务和职责。上任后,我觉得1940年发生在山西省娄烦县的米峪镇战斗不仅是一段重要的地方史,也是一段不可或缺的抗战史。参加和指挥这场战斗的张宗逊、杨秀山等将军当时还健在,作为党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相关史实进行发掘和整理,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杨秀山将军写了一封信。我在信中写道:“尊敬的杨秀山将军,我是您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山西省娄烦县的一名党史工作者,我们县正在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我党我军光荣传统。我们正在搜集整理编辑我县的党史、军史资料。我县有米峪镇战斗、高君宇故居、刘少奇同志路居娄烦等革命遗址,我们想为这些遗址修建纪念碑,想请您题词。另外,我还想去北京拜访您,聆听您讲述在娄烦战斗的故事,也期盼您能重返娄烦,看望老区人民。老区人民想念您!”

这封信发出去仅仅过了十几天,我便收到杨秀山将军的回信:“李国成同志,你好!5月10日信收悉。你热爱党史研究工作,精神实在可贵,要保持下去,做出更好的成绩。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保护少奇同志路宿处、米峪镇战斗遗址,拟建碑纪念,是个好事,但应注意量力而行,目前娄烦县经济条件不算很好,千万不要向群众集资,不要增加老百姓的负担,我建议在娄烦县经济大发展之后再办这件事,届时除建纪念碑,恐怕还要建个烈士陵园配合才妥。以上意见仅供参考。祝工作顺利!杨秀山,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1995年7月中旬,正当我们筹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活动之际,我接到县委办通知:“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杨秀山将军,即将重返革命老区娄烦,请李国成同志参与接待和陪同考察。”接到通知后,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7月15日这天,我终于见到慕名已久的杨秀山将军,当时已经是82岁高龄的杨将军,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他思维敏捷,平易近人,使我因敬畏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倏忽消失。杨将军对我说:“李国成同志,我在新华社内参上,看到过你呼吁整修高君宇故居的文章,是你写信邀请我回来的,我这不是回来了嘛!”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杨秀山将军到娄烦的第二天,就不顾疲惫看望老区人民。首站他来到米峪镇兴旺庄村——米峪镇战斗遗址。他指着村西土崖上的一孔窑洞对我们说,那就是当时四团的指挥部,当时四团最先赶到国练村与曹家掌村交界的河滩,向敌人打响了第一枪。他告诉在场的同志:“那一仗是一个歼灭战,打得真漂亮,三天两夜消灭500多日军精锐,在那时真不简单。因为日本鬼子装备精良,枪法也准。相比之下我们就差了一些,我们的战士平均每人不到5发子弹,不少战士没有枪,只有大刀片,但敌人还是被我们消灭了,可见战争的胜负,主要在人不在物。也离不开群众的积极支持,日军的残暴激起了老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八路军的爱护增强了军民的鱼水深情。老乡为战士们送饭、送水、送弹药,穿行在枪林弹雨之中。没有了老乡的支持,就没有我们的胜利,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真大啊。”村里的群众,听说当年的杨政委回来看望他们,男女老少很快圍了一大片。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们高兴地喊:“咱们杨政委又回来了。” “杨政委,我们真想您了。”将军拉着一位80多岁老人的手说:“忘不了你们啊,乡亲们,你们就是我的亲人,我常常想起娄烦这块地方,想起你们,今天回来看看,看看你们生活过得怎么样?”乡亲们告诉杨将军,现在的日子好多了,家家都吃得好,穿得好,还盖了新房。将军听后欣慰地笑了,告诉大家要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要牢记历史,不要忘记日军侵略的暴行,要发扬老区人民的优良传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努力生产,早日致富,为国家多作贡献。

杨秀山将军还探访了他曾经居住过的曹家掌村。他站在住过的土窑洞前,拉着老房东席根全的手问长问短。当席根全告诉他,现在村子里有700多人,家家都过得不错时,老将军激动得热泪盈眶。杨将军告诉在场的人们,他在娄烦地区居住了4年多,参加大小战斗100余次,消灭了1900多名日军(不包括米峪镇战斗消灭的敌人),那时曹家掌村才百十多口人,是老乡冒着生命危险给八路军送情报,掩护子弟兵,八路军才得以生存下来。

我请杨将军讲一些他当年在娄烦工作战斗的情况。时隔半个世纪,杨将军回忆起当年在娄烦抗战的情景,仍旧记忆犹新。他提到了烈士滕嗣坤。据杨将军回忆,滕嗣坤是八路军总参谋长滕代远的弟弟,延安抗大毕业以后,担任第三五八旅四团二营六连的排长。1941年秋,在大夫庄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年仅20多岁,就掩埋在大夫庄村。讲到这里,他的眼睛湿润了,深情地说:“在娄烦的每一片土地上,都洒有我战友的鲜血;在娄烦山的每一个山头上,都掩埋着我的战友的遗骨。”

短暂的娄烦之行即将结束,临行前,杨秀山将军为我们留下了“米峪镇战斗纪念碑” “水峪事件殉难烈士纪念碑” “刘少奇路居纪念地”等题词。将军的书法作品,笔力雄厚、飘逸俊健,有横扫千军之势。

为进一步抢救搜集娄烦党史军史资料,筹建娄烦革命烈士陵园,我于1996年、1997年先后两次进京拜访杨秀山将军。

1996年初,我到达北京。杨秀山将军详细地给我讲述了人民军队在娄烦驻军情况、一些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革命烈士以及日军当年在娄烦的暴行等多方面的情况,为我后来编纂《娄烦县志》 《娄烦军事志》 《娄烦红色记忆》 及影视文学剧本《血战米峪镇》,提供了很大帮助,也为后来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和建造革命烈士陵园,提供了非常丰富和珍贵的原始材料。

1997年初,我又一次到北京。在杨秀山将军的引荐下,我拜访了在娄烦工作战斗过的原八路军第三五八旅旅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原部长张宗逊上将和原八路军第三五八旅七一六团政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汉生中将。通过这两位老首长又了解到不少娄烦县党史军史和抗战史资料,并请这两位老首长也为米峪镇战斗纪念碑和烈士陵园题了词。他们的题词分别是“米峪镇战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勿忘侵略者的暴行,弘扬老八路的斗志”。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杨秀山将军还抱病列席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27日,将军因病在北京辞世。遵其遗嘱,骨灰撒在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园,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战友们中间。

绿荫覆盖的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园内,一颗粗壮高大、青翠欲滴的松树下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岗岩石墓碑,墓碑上方有两颗醒目的红五星,红五星下铭刻着“老共产党员、解放军老战士杨秀山将军骨灰撒放处”。清风习来,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太行山上……

(责编 杨挺)

猜你喜欢
娄烦县秀山烈士陵园
娄烦县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
普兰店区唐房革命烈士陵园
沙岭战役烈士陵园
大石桥市烈士陵园
铁岭市烈士陵园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娄烦县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秀山花灯
雪花
重庆秀山高台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