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弘杰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事业单位作为基础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担。为进一步提升该领域发展运营的规范性,将内部财务处理公开化、透明化,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对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会计制度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受实施范围和实施周期的影响,相关制度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衍生出大量新问题和新矛盾。鉴于此,文章紧紧围绕现代财务管理理念,综合分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两者之间关系,通过对相互之间影响要素的把握制定出一系列应对措施和具体方法,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的持续改善和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
从所属范围上来看,财务管理属于企业众多管理内容中的一项,该环节主要是以单位整体发展规划和目标为依托,对相关财务目标进行明确,然后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式对单位资金、资产购置、利润分配以及投资融资等进行安排,在预算管理和财务实施等手段的辅助之下,实现对单位资源的合理划分,促进单位整体发展的长远性与完整性。当前阶段,对于事业单位核心竞争优势的改善与提升,财务管理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单位在对内部财务进行管理时,需严格遵守以下几点原则。第一,成本效率原则。对于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而言,其中主要目的是对达到对单位成本降低的效果,确保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获得,因此,在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应将成本效益比纳入考虑范围,通过较低的成本得到最高的收益。第二,动态调整原则。主要指的是财务管理活动可预测未来发展,并能够实现对预算方案的有效编制,但受未来发展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活动中应注重动态调整和控制。第三,时间价值原则。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资金可能产生严重贬值,因此资金统筹规划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时间所带来的资金价值损耗的减少,促使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一方面,单位会计制度的适应范围的变化。若要从根本上实现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办法的加强和改善,首先明确新旧事业单位的变化规律。只有在此基础上方可对症下药,制定具有目的性的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各项工作的開展。但对于新事业单位而言,随着内部融合的不断深入,使得不同类型行业领域内的会计类型在计量口径方面逐渐呈现标准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会计制度中“门户之别”特点,导致各单位在会计制度方面整体范围处于相对狭窄状态,而在新事业单位下,不断融合的各个事业单位,使得“门户之别”被逐渐打破,扩大了会计所各项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适应范围,且对会计人员自身工作能力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对会计综合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在新事业单位中,若要做好会计本职工作,需会计人员对自身专业能力进行不断提升,结合自身现有能力制定更高的发展标准,培养工作的积极性,改变单位整体工作氛围。在新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人员如果要保持长期工作的稳定性,除了要报以忠诚可靠的心态外,还应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掌握和了解与行业相关的内容,确保自身能力与整个工作要求相适应,在具体核算工作中为单位贡献力量,确保事业单位在具体财务运营过程中,时刻保持理智性、高效性以及准确性。
三、新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新事业单位中,会计需面临全新要求,即,加重预算的分量,进一步提高对预算的重视程度,促使会计工作与单位具体发展要求相适应,并且从根本上推动单位自身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但从目前实际来看,文化事业单位绝大多数会计工作者对预算工作的认识和了解过于片面化,缺乏对相关预算工作的重视。在预算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会计的工作的出发点为单纯的收支平衡,预算工作未能做到与预算编制和预算评价相结合,导致部分预算经常流于表面形式。
(二)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文化事业单位而言,若要确定运营成果上的进步,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人员需具备更加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通过对实际情况的研究与分析发现,目前,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征途能力有所欠缺,大量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和学历未达到实际所要求标准。
(三)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从实际来看,部分文化事业单位尽管已经建立起一整套财务管理制度,但制度本身漏洞百出,再加上财务相关制度中的内容和标准尚未全面贯彻落实,使得制度最终执行效果不理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相关人员在执行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严重匮乏,突出表现就是财务管理人员自身在责任心方面的严重匮乏。
四、加强和改善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完善内控监督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管
为确保文化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趋于透明化,以及实现对各类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需加快实现对单位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简历与完善。
首先,以财务监督管理为标准进行相关制度的规划自定,对当前财务监管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加强对部分业务监管力度,如,核心资产、核心业务以及大金额业务等等,定期监督管理一些次要业务,从根本上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例如,实时记录重要资产的捐赠、采购、维修等过程,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准确核算,最大限度的减少资产流失和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其次,协助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通过对相互之间职责的明确,与各个内控部门形成有效配合,消除工作中的一切抵触性情绪,且相关管理层还应对员工思想进行全面疏导;
此外,为实现内部监督和审计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独立性特点,一方面,应在于其他部门向平行的状态下设立与之相应的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直接隶属于特定的管理层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在业务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需严格执行轮岗制度,针对不同业务的审计监督应定期有内控员工进行完成,在确保制定科学有效的内控报告的基础上,为单位领导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若要保证其顺利实施需以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坚强后盾,如果这个实施过程缺乏人的参与,整个制度将沦为一纸空文,无法确保整个内容的贯彻与落实,因此,文化事业单位应不断人才招聘渠道,积极开展各类岗位培训工作,确保单位人才的技术性和专业性,为部门甚至整个文化事业单位贡献力量,有序开展各种运营活动。只有在确保人才素质和技能全面提升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文化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实力。此外,应给予财务人员较好的薪资待遇,在增加人才数量的同时,避免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
(三)加强预算管理,科学编制预算
在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是整个工作进程中的核心与重点,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预算管理的逐步加强可促使整个资金使用效率的全面提升,对财务考核制度及流程进行不断完善。因此,需从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一方面,围绕预算管理目标进行合理的设定,确保预算目标、单位发展现状以及会计制度三者相互契合,实现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正确反映;另一方面,对整个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编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备选方案的制定,通过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确保每一笔资源应用于实际财务活动中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主要讨论文化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通过与当前实际财务管理现状相结合,对我单位所面临诸多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并从管理角度出发,提出多项解决办法,以实现对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意识的不断增强,促使相关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从根本上推动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田鑫.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经贸,2016,11 (20):219-219.
[2]刘悦.试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9,216 (07):56-57.
[3]彭凌云,王秀霞.试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9,216 (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