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2020-03-31 03:00
农村百事通 2020年2期
关键词:雏鹅小鹅种蛋

小鹅瘟又叫德舍氏病、鹅细小病毒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

一、流行病学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并能经卵垂直传播。在高密度的孵化地区,该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大流行后的一两年内不会再次流行。雏鹅易感,雏番鸭也易感,其他禽类及哺乳动物不易感。该病多发生于3~25日龄的雏鹅,雏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月龄以上的雏鹅很少发病,成年鹅感染后一般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二、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3~5天。

1.最急性型。常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发病时往往没有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或发生精神呆滞数小时后死亡,爪尖、喙端颜色发绀,蹼色变暗,鼻孔有少量的黏液,病程短,传染快,死亡率高达95%~100%。

2.急性型。常发生于7~14日龄的雏鹅。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行动迟缓、站立不稳、缩头松毛、喜好蹲伏、缩颈闭眼。病鹅虽然随群采食到嘴内,但随即甩去而不吞食。常打瞌睡,离群独处,继而不采食,但多饮水,出现严重下痢,拉出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凸出,喙和蹼局部发绀,嗉囊松软,眼结膜干燥,全身有脱水现象。鼻孔流出绿褐色或棕色浆液性分泌物,因呼吸不畅而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病程持续2~4天,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3.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该病流行后期,多见于15日龄以上的雏鹅,也有一部分由急性型转化而来。主要表现为病鹅食欲减少或废绝,机体消瘦,常常腹泻,精神不振,两腿划动,倒地不起,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为4~7天或更长,少数病鹅可自然康复。

三、治疗

1.紧急治疗。对确定已经发生小鹅瘟的患病鹅,可用抗小鹅瘟血清进行紧急治疗。10日龄以下的病鹅每只胸部皮下注射1毫升,10日龄以上的病鹅每只胸部皮下注射2毫升。隔日再重复注射1次,治愈率可达80%以上。对未出现症状的雏鹅应立即隔离,经彻底消毒后将其饲养在干净无污染的场地,并且每只雏鹅皮下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0.5毫升。

2.辅助治疗。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禽用抗病毒药物来加强疗效,如恩诺沙星、复方阿莫西林等,同时适当补充电解质、维生素C、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帮助雏鹅恢复体能和增强体质,提高其免疫力,以控制继发感染。

3.中药治疗。可用大青叶、地榆、白及、紫花地丁各40克,甘草、绿豆各50克,黄芪、当归各60克,板蓝根80克,水煎取汁,药汁供病鹅饮水服用,药渣拌料饲喂。上述药量为420羽雏鹅1次的用量。每天1剂,连用3天。

4.紧急处置。全养殖场进行紧急消毒,对受污染的场地、用具、设备和养殖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洗。病死雏鹅必须进行深埋或者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同时进行全群带鹅消毒,以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四、综合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育雏期间要提供适宜小鹅生长发育的饲养密度、光照、湿度、温度和良好的通風条件,提供营养、全价、平衡、新鲜的饲料,饲草应饲喂易消化的牧草,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不同地区的雏鹅尽量不要混群饲养,尽量采用小群饲养,方便管理和控制疫情;圈舍要经常清理打扫,保持环境卫生;控制各种应激因素,提高雏鹅的抵抗力。

2.预防接种。在开产前20~30天,母鹅用小鹅瘟鸭胚化弱毒疫苗进行肌内注射,免疫效果能维持整个产蛋期。经免疫处理的母鹅所产的种蛋都含有母源抗体,孵出的雏鹅体内免疫抗体能抵抗病毒。对于未免疫的母鹅所产的蛋孵出的雏鹅,可于出壳后1~2天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免疫。

3.加强孵化室内的孵化设备和其他用具的消毒工作,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收购来的种蛋应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半小时,以防止病毒经种蛋传播。鹅舍、运动场地、道路、水源、用具等,应经常清洁打扫和定期消毒。

4.加强引种管理。采取全进全出和自繁自养的饲养模式,严禁从疫区引进种蛋或种鹅。如果必须引进雏鹅、种蛋或种鹅,应了解该种鹅场有无小鹅瘟疫情、雏鹅的健康状况、母鹅是否接种过小鹅瘟弱毒疫苗等情况,并做好隔离、检疫等工作。

(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杨金生   刘云志   宫江   李琳   邮编:130062)

猜你喜欢
雏鹅小鹅种蛋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雏鹅水中毒的综合防治
瘸腿小鹅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石头剪子布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鹅种蛋的选择、运输、保存和消毒
小鸡雏遇见小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