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在减少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2020-03-31 02:42理之源
黑龙江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预防性脑出血血栓

理之源,刘 静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郑州450000

脑出血是临床常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且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经脑出血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需长期静养,进而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放缓,易出现凝结障碍,导致血栓形成。有研究表明,手术治疗辅助预防性护理可有效缓解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抑制血栓的再形成[2]。预防性护理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采取针对性治疗干预措施。该护理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有效阻断疾病发展进程,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减弱甚至消除后期病症发展对患者的损害程度。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减少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2.91±4.42)岁;病程1 h~7 d,平均病程(4.01±1.05)d。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62.96±4.49)岁;病程2 h~6 d,平均病程(3.54±1.23)d。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3,0.115,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脑出血诊断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中标准:常于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发病。常伴随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脑穿脊髓液含血且压力增高;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指标:患精神疾病患者;严重传染性皮肤疾病者;患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一般性护理包括通过发放手册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导;谨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参考患者病情制定饮食、睡眠指导方案等。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包括:(1)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日常情绪,主动与患者沟通,强调焦虑抑郁情绪对康复的危害,了解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保持平和心态。(2)教育护理。采用有效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出血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表现、应急处理措施等;向患者推广康复者的治疗经验,强化成功案例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3)康复护理。定时定点为患者翻身,4 h/次,3次/d。保持患者平卧位,护理人员采取合适力度及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刺激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待患者机体性能稳定后,根据病人耐受力进行定量脊椎、四肢训练包括测定上举、伸曲、抓握等动作训练频率、强度;细化呼吸、平衡、行走训练,如完成坐起、抬臀、站立、搀扶行走等练习,鼓励家属陪伴一起锻炼,鼓励督促确保坚持完成康复运动。(4)生活护理。制定针对性饮食、作息方案,营养均衡,搭配合理。叮嘱其少食多餐,以高钙、高维生素、高纤维、高蛋白、食物为主,必要时强化补充酮饮食,包括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硒的食物;指导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忌烟忌酒。(5)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准确测定用药时间、用量标准,告知患者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加强用药期巡视;观察患者用药期间是否有出血倾向,监测各项生命指标,密切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瘀斑,皮肤颜色温度变化、血痰、胸痛、呼吸障碍等异常体征情况,及时对症治疗。两组均干预3个月,结束时评估护理效果。

1.4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3]:治愈为意识清楚,上下肢瘫痪肌力恢复到5级,能独立行走;好转为意识清楚,上下肢瘫痪肌力恢复到2级以上,或恢复至1级但失语、球麻痹并发症好转;无效为较治疗前恢复不明显或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严重。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2)凝血指标对比: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结束后,均抽取所有患者的肘部静脉血3-5 ml,离心分离出上层血清后,利用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G)等凝血指标进行测量,比较其前后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护理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凝血功能

护理前,两组患者PT、TT、FIG等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IG、PT、TT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表2 两组凝血指标对比()

时间护理前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P护理后 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P FIG(g/L)4.75±0.34 4.77±0.35 0.275 0.784 3.53±0.31 2.73±0.80 6.333 0.000 TT(s)36.53±1.42 36.54±1.38 0.034 0.973 30.85±1.12 25.13±0.95 24.894 0.000 PT(s)19.68±1.47 19.53±1.45 0.487 0.627 14.89±0.96 13.24±0.64 9.593 0.000

3 讨论

手术是临床常用的脑出血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手术自身存在较大的创伤性,再加上术后长期卧床,肢体不可自主活动造成下肢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因此,要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预后。

有研究表明,患者消极的心理状态、不良生活规律、不健康饮食习惯也会对术后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刺激血栓的形成[5]。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在早期就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减弱上述不良因素的影响并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预防性护理强调在发病之初就开始预防,此外也强调在出现症状和并发症之前诊断疾病,其是在细致观察、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较强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模式。护理人员基于专业医理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根据患者临床发病情况,进行准确预测、提前预防、科学地依据病况数据采取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措施,将后期可能发生的病症在前期的护理干预过程中给予控制及消除[6]。预防性护理可将被动护理转化为主动护理,从单纯的遵医嘱转化为主动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疾病评估状况调整护理方法。该护理模式下,从患者心理状态、病情观察、用药情况、饮食情况等方面实施预防性干预措施,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收集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意见与建议,满足其正常要求;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治疗配合度;通过教育宣教,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为患者答疑解惑;开展健康讲座,将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护理相关知识普及给患者及其家属,大大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掌握并发症表现、应急处理措施等,将护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患者及家属的安心度及信任度,有助于稳定并改善病情;通过生活、康复护理,大大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概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速患者康复进程[7-8]。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将预防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患者,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可提升脑出血术后患者临床效果,且在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预防性脑出血血栓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