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和深圳一样,政府在服务民营企业方面,都是按照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来对标的。顺德产业城是顺德面对深圳的长远规划,主动承接深圳优势产业的溢出效应,把顺德打造成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节点,推动深顺产业的协同创新。
8月6日?7日,由佛山市顺德区科学技术局与深商联合大学联合主辦的“深顺产业协同发展”顺德大讲堂活动在顺德顺利举行,深圳市委原副书记庄礼祥、顺德区委常委周旭、副区长蔡伟等领导出席活动。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世联行集团董事长陈劲松,光峰科技CEO薄连明,星河产业集团总裁陈忠,TCL科技集团副总裁杨进,深顺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负责人高海燕等领衔的20余位授课导师以及100位深商企业家与顺德的100余名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深顺两地创新协同发展之路,对接产业资源与合作通道,实现深顺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意在落实顺德区政府与深圳市商业联合会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举行深顺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并考察了顺德投资环境及美的、碧桂园等顺德重点企业。作为深商会粤西服务中心,深顺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将进一步推进深顺产业融合、优势互补和资源配置,实现两地协同发展。
公益星火讲堂,渐成燎原之势
作为一种公益模式,深商联合大学公益星火大讲堂以面对面实战授课模式、顶尖的商业资源、公益的办学模式,受到各地政界与商界的追捧。本次公益星火顺德大讲堂活动,实行分班教学模式,除了有多位深圳顶级企业家导师结合实践分享智慧之外,辅导老师还根据企业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来自深圳100名优秀的各行业企业家,与顺德的100多名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共同碰撞智慧、交流思想、探索深顺两地创新协同发展之路。活动借助深商的优势力量,助力顺德中小企业成长,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协同发展,企业间资源整合,深顺产业升级和优势互补起到积极的作用,助力顺德高质量发展。
课程开始前,深圳市委原副书记庄礼祥,招商银行原行长、深商联合大学名誉校长马蔚华向授课导师颁发了聘书,马蔚华代表深商联合大学向顺德区政府授予感谢状。
深圳市委原副书记庄礼祥在致辞中说道,深商联合大学公益星火大讲堂在2018年7月和8月,分别在铜仁和珠海举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因为有马蔚华主席、王石主席以及一大批深商大咖作为授课导师,用他们的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和企业家们进行交流、互动,在两地的企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现在这个影响还在继续发酵,让我们对深商联合大学这种公益形式更加充满信心。”
庄礼祥表示,深圳和顺德的企业家都有着敢为人先,勇于拼搏的精神,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处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位的深圳和顺德,责无旁贷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顺德区副区长蔡伟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和顺德有着相同的基因,相同的传承和相同的抱负,这些特质作为桥梁架起了深顺合作之路,相信通过这样的公益学堂,能够进一步促进顺德企业家和深圳企业家更好的合作。在过去40年里,顺德和深圳一样不甘寂寞,从来都是走在改革的最前沿。
小政府,大企业。蔡伟介绍,顺德和深圳一样,政府在服务民营企业方面,都是按照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来对标的。顺德产业城是顺德面对深圳的长远规划,主动承接深圳优势产业的溢出效应,把顺德打造成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节点,推动深顺产业的协同创新。
群星璀璨,干货满满
招商银行前行长、深商联合大学名誉校长马蔚华以《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为题作授课分享。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有一份责任感,既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追求社会价值。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不仅要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还要尽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疫情影响之下,作为企业家来说新的发展理念非常重要,要学会用影响力投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金融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
危与机并存,内循环和国际市场双引擎已经启动。三诺集团董事长兼CEO刘志雄授课分享时说到,后疫情时代,三诺从产研新平台、产链新领域、产融新模式、产城新媒体四个方面予以应对,在危机中育新机,以创新持续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进入了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的时代,新基建的推进速度加快了,它包含着所有智能社会的最新产业集群,是个千亿级别的产业,对于制造业来讲是个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的大好机会。
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服务,跟上城市的转变。授课分享时,世联行董事长、创始人陈劲松介绍在进入物业管理3.0时代后,当城市空置率上升时,世联行的一些做法和思考。“最难的就是我们有没有创造价值,有没有真的将内容赋予更好的形式,并把更好的形式赋予产业方面的内容。因为在产业方面赋予内容,才会使得整体上的城市价值得以提升。”
小不一定美,大也不一定美,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才是最美的!光峰科技CEO薄连明分享了他归纳的四种企业成长模式:“蜕变式”、“独木式”、“苔藓式”、“森林式”,以及光峰科技特有的从小到大的“榕树型”成长模式——根系发达、主干粗壮,独木成林,不断壮大。每种成长模式都有它独特的特性,也需要单独的资源禀赋,在硬核科技创新时代,企业选择合适的成长模式尤为重要!
“智慧园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智慧园区带来整个管理成本的下降,带来管理效率的提升。” 星河产业集团总裁陈忠分享了星河集团成功的产业园运营模式:要满足政府、企业家、企业员工三者的需求,在产城融合的业态上,强调的是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融合,这是星河产业集团独特的优势。产城融合,是时代的机遇,也是市场的机遇。
TCL副总裁、紫藤知识产权董事长杨进授课分享时说到,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独占资产,它的保护和运营关乎着企业的生死。创新型企业要把知识产权工作做好,需要做的是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中国有着联合国定义的全球最为完整的工业链和广阔的市场,随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日益完善的,企业要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把握其中的机会。
“深顺协同,是一个双向协同,是一个混合协同。”深顺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负责人高海燕分享时说道,希望透过研究院的成立,形成以通过服务企业在一个产业链、产业生态项下的协同,既能够帮助企业有所增长,又能够帮助区域经济有所增长。接下来的主要工作,主要是通过产业协同推动两地的经济融合。
深顺产业融合,协同创新发展
顺德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环核心圈,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首位(2012?2019年)。顺德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拥有家用电器与机械装备两个近三千亿级的产业集群。2019年,顺德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3.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7639.8亿元。顺德名企汇聚,共30多家世界500强集团在顺德设立超过100个投资项目。民营经济发达,目前全区有工业企业26000多家,主板上市企业29家。
近年来,深圳加快实施珠江两岸北扩西联空间发展战略,探索区域都市圈融合协同发展思路。深圳与顺德,具有相同改革基因,有着相似的营商环境。深圳是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顺德是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两地都拥有一批敢为人先、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眼光的企业家,让敢于创新勇于改革的基因始终流淌在城市的血脉中。
同时,深圳和顺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两座重要的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背景下,两座城市产业协同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两地间交流互动频繁,顺德多次组织在深圳开展招商推介会,深圳企业也多次到访顺德考察投资。去年12月,深商总会理事会主席、万科创始人王石一行考察顺德,盛赞顺德营商环境、产业基础。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热情接待,双方就推动深商大湾区产业联盟、顺深产业协同研究院等项目落户展开洽谈交流。在深顺双方的共同推动下,大疆创新、华侨城集团、天劲新能源等10余个优秀深圳企业在顺德已有投资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超百亿。
今年3月,顺德区容桂街道和深圳市深商总会签订深顺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项目合作协议,深顺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正式落户顺德。该研究院将按照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要求,配合順德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总体布局,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的产业对接通道,引导深圳科技项目落户顺德创新再造,推动深顺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未来,深顺两地将持续深化合作,实现深圳优质项目在顺德落地,共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跨区域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