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

2020-03-30 03:16郑利
考试周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考

摘 要:辨析题在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道德与法治的试卷中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命制这一类题型,既符合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思维要求,也符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对于辨析题,学生既要明确辨析题的分类类型,更要明确每一类辨析题的答题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游刃有余地答题。

关键词:中考;辨析题;单一类;混合类;条件限制类

辨析题在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中考”)道德与法治的试卷中是一种常见的题型。通过运用辨析题考查,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多角度、辩证分析问题并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知识考查这一角度,学生答好辨析题需要了解辨析题的类型,掌握各类辨析题的答题要求。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教学和江苏省十三市中考思想品德(现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试卷的分析得出,辨析题常用的设问方式有:谈谈对某一观点(认识)的看法;对某一观点(认识)加以评析;谈谈对某一观点(认识)的理解等。辨析题主要有单一类、混合类及条件类三大类型。各种类型有其各自的答题要求。

一、 单一类

单一类辨析题指的是所要辨析的观点是单一的正确的、错误的或片面的辨析题。

(一)单一的错误型

例:(2018年常州市中考第17题第二问)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某校九(1)班同学开展了以“学习十九大,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围绕十九大报告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断,同学们自发组织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观点。小李同学说:“我国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是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请你简要分析该同学的观点。

参考答案:观点错误。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2. 要想真正地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创新。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3.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質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对经济和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4. 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答这一类辨析题的要求是:先指出该观点是错误的,再说明理由。

(二)单一的正确型

例:(2018年泰州市中考第28题)对于宪法,你了解多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国绕宪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有许多经典话语言简意赅、令人振聋发聩。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成,法律效力。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请你运用有关的宪法知识谈谈对上述讲话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答这一类辨析题的要求是:先指出该观点是正确的,再说明理由。

单一的正确型或单一的错误型辨析题在设问上,有的会很直接,如:这一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三)单一的片面型

例:(2019年常州市第15题第二问)材料二:小明妈妈收到了学校班主任老师发来的一条信息,要求学生不准带手机进课堂。当妈妈告诉小明这一消息的时候,小明大声对妈妈怒吼道:“手机是我的私人物品,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想带到哪里都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请你简要分析小明的言行。

参考答案:小明的观点是片面的。“手机是私人物品”是正确的,法律保护私人财产。“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想带到哪里都可以”是错误的,公民行使权力不能超越它本身的范围和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答这一类辨析题的要求是:首先对观点做出判断,即说明该观点是片面的;其次分析观点中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最后对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或补充除了题中合理的内容还需要哪些内容。

二、 混合类

混合类辨析题指的是所要辨析的观点是由单一正确的、错误的或片面的组合而成的辨析题。

例:(一)正确和错误混合型

两年前,电影《寻梦环游记》在中国大陆热映。该片讲述了梦想成为音乐家的小男孩米格尔,为了梦想离开家庭,开启了一段神秘之旅,最终还是投入家人的怀抱。看了该片,让人感动,但也有同学认为“初中生就应该要有梦想,至于孝敬父母长辈是梦想实现后的事,更何况我们平时也做不到孝敬父母长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部分同学观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初中生要有梦想”是正确的,因为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但认为“孝敬父母长辈是梦想实现后的事,更何况我们平时也做不到孝敬父母长辈”是错的,因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孝敬父母长辈,包括尊敬、关爱、赡养等,对父母长辈的孝心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

答这一类辨析的要求是:先说明观点中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再说明观点中不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

这一类正确的和错误的观点混合的辨析题,不只是两个观点的混合,有时会出现三个观点的混合。

(二)片面加正确或片面加错误型

例:(2019年昆山市初三第一次质量测试第28题)2019年1月,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公布了2018年全省寻访“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活动结果。昆山葛江、吴淞江、汉浦、花桥、震川等5位学生获评“2018年江苏省最美中学生”。他们习惯良好、学优争先,他们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成为我们身边的好学生、好榜样。对于什么是好学生,有同学提出:培养好习惯,就能做学习的主人,与班集体没有关系。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参考答案:好习惯使我们终身受益,能促进学习的进步,成为学习的主人。认为培养好习惯,就能做学习的主人是片面的,要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认为个人成长与班集体没有关系是错误的,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

答这一类辨析题的要求是:先找到观点中片面的部分并按片面的要求分析说明,再找到观点中正确的或错误的部分并按照正确的或错误的分析说明。

三、 条件限制类

条件类辨析题指的是通过答题知识范围或通过材料限制进行辨析的一类辨析题。

(一)答题知识限制型

例:(2018年扬州市中考27题第二问)材料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一些精神是不容讨论的,总有一些价值是不容怀疑的,总有一些名字是不能忘记的。令人遗憾的是,一段时间里,社会上却出现了对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邱少云等英雄烈士调侃、戏说、质疑,甚至丑化、歪曲、调毁的现象,造成了恶劣影响。材料二: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规定,“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英烈保护法的颁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拥护,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应保持一份宽容之心”。请从“正确把握宽容友善”的角度。对少数人的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少数人的观点是片面的。材料中少数人的观点只看到宽容友善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宽容也要讲原则。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宽容友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宽容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宽容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宽容也不意味着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要与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规范相一致。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我们不能对这些人有宽容之心。这些人触犯了道德和法律底线,应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对于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這一类辨析题的要求是:答题的格式、规范要按照以上辨析题的要求,但答题知识的范围必须是运用题中限制的范围。

(二)材料限制型

例:(2018年苏州市中考第28题第二问)材料二: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王泽山从小就怀揣着强国梦想;他认为中国人有在世界上争先的能力;他始终和团队一起驻守在偏僻的试验场,攻坚克难,终于成为我国火炸药专家。学习了王泽山的事迹,有同学认为,一个人只要有崇高的理想,就能大有作为。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紧扣材料二,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崇高理想有利于大有作为,因为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但认为“只要有崇高理思就能大有作为”是片面的。一个人要大有作为,还要乐观自信;学会合作;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砺坚强的意志;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答这一类辨析题的要求是:答题的格式、规范要按照以上辨析题的要求,但答题运用的知识要与所给材料一致。

(三)题目限制型

题目限制型就是在一题中有两个观点或两个以上的观点,要求选择题中的某一观点作答。在2019年苏州的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的第28题设计了两个观点:无法治不自由,治理网络谣言只要科学立法;法律面前无特权,治理网络谣言只要全民守法。题目要求从两个观点中选其一回答。对于这一类辨析题,其答题要求是:答这类题要求先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其一作答,其次针对某一观点按以上分析的辨析题要求作答即可。

四、 总结

总的来说,中考道德与法治的辨析包括单一类、混合类和条件限制类,在答题过程中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审出是哪一类型,再根据教材知识作答。

作者简介:

郑利,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中考
一个模型在中考中的应用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优秀中考图书推荐
优秀中考图书推荐
优秀中考图书推荐
优秀中考图书推荐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点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中考“三数”大扫描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