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刚需属性强的公司获资金关注

2020-03-30 03:21刘增禄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净利润业绩A股

刘增禄

在市场动荡期,每一个积极的信号总是会给投资者以希望,如在本周,新诺威、凯尔新材、正海磁材、锦浪科技、新媒股份、同兴达等公司相继在一季报业绩预增公告公布的当日,股价强势收出了涨停,如此的市场表现,充分说明了市场资金对于业绩增长明确的公司是积极看好的。

多家绩优股股价逆市上涨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使得各国股市都相继受到拖累且出现深幅回调,相比之下,A股市场明显抗跌,有很多个股走出了逆市上涨的行情。统计数据显示,在3月6日~25日上证指数下跌9.44%背景下,凯尔新材股价上涨了23.83%、同和药业股价上涨12.98%、奥飞数据股价上涨8.48%、赞宇科技股价上涨7.42%,就这些逆市上涨公司而言,除了热点概念的影响,最主要还是与其自身2019年度业绩增长、2020年一季度业绩继续预增有着直接关系。

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一季度即将结束,但因疫情影响,上市A股2019年年报披露进度较往年明显放缓。截至3月26日,正式公布2019年年报业绩的公司虽然只有339家,但统计数据也显示,两市有1697家公司提前公布了年报业绩快报,合并计算,共有2036家A股公司的2019年度经营情况已完全明朗或基本明朗化。

分析上述2036家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可以看到有1088家公司不仅2019年度实现盈利,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较2018年度实现增长。增速上,有394家公司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在年内都实现了超过20%的增长。因为有部分公司已经披露了完整的2019年财报数据,因此再结合其扣非后的净利润去进一步分析,则可发现,沃施股份、凯尔新材、恒瑞医药、同和药业、牧原股份、百傲化学、沪电股份、深南电路、中公教育、同花顺等60家公司2019年扣非后净利润均实现20%以上的同比增长。从环比角度进一步分析上述公司2019年四个报告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毛利率变动情况,可以看到如牧原股份、百傲化学、恒瑞医药、深南电路、同花顺等公司,盈利能力呈现出逐季提升的态势。

疫情冲击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

相较2019年度业绩的平稳,突发的疫情还是严重拖累了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多数公司的一季度业绩出现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就目前两市提前公布今年一季报的111家A股公司业绩预告来看,有50家公司给出了首季业绩下滑或亏损的预期。其中,预计亏损金额最重的为湖南黄金,一季度净利润亏损区间预计在2350万元~4700万元。鼎汉技术紧随其后,今年首季也预计将出现3200万元~3700万元的亏损。除此之外,华平股份、华宇软件、舒泰神等10家公司也均相继提前预告了今年首季的净利润,亏损额也在千万元以上,而在下滑幅度上,怡达股份、伊戈尔、铭普光磁等18家公司预计首季净利润或将出现超过100%的同比下降。就这些公司给出的亏损原因看,多数公司业绩下滑甚至亏损都是因为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受到了延迟,因此对生产和销售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除了目前已经明确公布一季报业绩亏损或下滑的公司,《红周刊》记者还以投资者的身份对一些已经公布2019年年报的绩优公司进行了调查,相关上市公司纷纷表示,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因疫情原因受到拖累已成必然。

身为5G概念的龙头公司,深南电路刚刚披露的2019年年显示,公司年内实现了76.8%的净利润同比增速,而2017年和2018年度的净利润也分别实现63.44%和55.61%的快速增长,然而就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情况,深南电路证券部工作人员给出的回复是,虽然公司一直在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但新冠肺炎疫情对产业上下游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公司很难独善其身,“不过,公司对疫情的反映比较及时,1月下旬已开始建议武汉的员工尽量留在工作地或提前返回,对疫情的防控工作也做得比较积极,目前来看,影响仍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白酒公司山西汾酒虽然在2月7日公布了靓丽的2019年年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实现了25.72%和34.19%的不俗增势,但在今年一季度,因疫情“黑天鹅”的突袭,白酒消费市场也遭遇了严重打击。不过,因为行业的特殊性,疫情的影响传导到酒企的时间会较酒商滞后,尤其是知名酒企,大都会提前1个月完成年度任务,即经销商在2019年12月就已经开始执行2020年的计划,所以始于1月份的疫情,给了酒企1个月的缓冲期,因此在表面上对白酒公司一季度的业绩影响相对较小,但无论如何负面影响也可能会在二季度业绩中有所体现。山西汾酒证券部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和去年一季度应该相差不大,但二季度的风险就比较大了,如果疫情难以解除,则白酒消费市场就很难实现全面复苏。”

身为医药生物板块的龙头,且正在参与研发新冠肺炎疫苗的华兰生物近年的财务数据显示,其业绩同样实现了持续的增长,然而在此次疫情期间也同样受到了拖累。在接受《红周刊》记者以投资者身份的咨询时,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员回复称,疫情对采销量产生了近1个月的影响。而至于正在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未来会不会给公司带来很好的业绩提升。“疫苗目前还在研发过程中,暂时还不好回答。”该工作人员如是表示。

疫情期,企业的刚需属性很关键

虽然多家公司近期纷纷明确了自己在疫情期间受到了负面冲击,但目前的统计数据却显示,有60家公司仍给出了一季报业绩将实现增长的预期,其中,多达26家公司预期一季度净利润将较去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观察这些业绩快速增长公司的利润来源,可发现不乏有一些公司的业绩增长是得到了外延收入的极大粉饰。如奥飞数据的业绩快速增长就主要是受益于全资子公司广东奥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参与设立的产业并购基金所投资企业紫晶存储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股票于今年2月26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因此获得了可观的投资收益。创业板公司开尔新材也凭借处置立昂技术股权获取投资收益预计高达3700萬元,进而使得公司一季度净利润预期额上升至4000万元~4277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上述依靠外延式收入获得业绩增长的公司,也有部分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还是凭借自身的主营业务不断发展所得。如赞宇科技就明确表示,经过持续整合,公司表面活性剂及油脂化工领域的优势逐渐明显,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虽然疫情期间物流受阻,下游部分企业复工推迟,但凭借前期原料及产品的涨价影响,毛利率和营业利润依然实现了显著增长。沃华医药也凭借着在疫情期间发挥多年积累的独家产品竞争优势,抓住了国家医保局关于慢性病医保药品“长处方”的政策机遇,全力推动治疗慢性病的沃华心可舒片、骨疏康胶囊/颗粒、荷丹片/胶囊、脑血疏口服液四大独家支柱产品的销售在一季度取得了较快增长。同时,公司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组织加班加点生产国家疫情推荐药物及清热解毒类药品,此类药品也为一季度销售收入贡献了新的利润增长点。类似公司的还有阳普医疗、普利特、克明面业、金字火腿、姚记科技、游族网络等,他们也因外界在疫情期间对医疗用品、防护用品、生活刚需用品,以及特殊时期娱乐需求的推动,业绩纷纷在一季度实现不降反增。

当然,若将上述公司的成长性统计期间进一步拉长观察,可以看到,其中有15家公司在2017年~2019年持续盈利且增长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也提前明确了业绩的继续增长。结合公司估值分析,有多家企业的估值相较行业均值明显更具优势。如赞宇科技随着业绩的持续增长,其目前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4.1倍,明显低于日用化学产品板块的44.89倍行业平均估值;医药公司富祥股份目前的动态市盈率为23.95倍,相对其所处化学原料药行业34.41倍的平均估值也是有明显估值优势的。对于此类业绩持续稳定增长,且目前估值相对行业均值明显偏低的公司,在目前市场调整期,安全边际相对更为明确。

附表 部分2017~2019年净利润持续增长且今年一季度再次预增的公司

猜你喜欢
净利润业绩A股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沪市主板)
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本周公布2017年业绩大幅预增预告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2014年净利润增(降)幅最大的50家公司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2013年净利润增(降)幅最大的10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