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阳,赵 莉
(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江苏 南京 211198)
大学的国际地位与学术声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水平,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逐渐向学科服务倾斜。国内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始于1998年,由清华大学率先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主要内容是推荐学科期刊、学科资源导航等。新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潮流的涌现,使学科服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助推,由表及里地将尊重用户体验、实现业务重组、探索创新融合等特性组合起来,重塑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业务流程。“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以下简称“江苏文献中心”)[1]是江苏省启动建设的四大科技公共基础服务平台之一,是江苏区域科技创新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平台。中心集成了十多家单位的信息资源,以共知共享共建的方式构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体系,2011年9月上线以来,共为各类用户提供文献90余万篇。
本文主要通过对“江苏文献中心”文献传递的请求数量、请求单位、文献类型、关键词等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读者文献需求的学科分布,深入分析读者的学科需求,探索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新方向。并通过调研“江苏文献中心”的共建单位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省农科院信息研究所、省技术监督情报所、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等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探索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融入科研、助力教学、支持决策的途径,构建学科服务平台,完善学科馆员制度,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提供一些新思路。
文章通过对“江苏文献中心”原文传递的年份统计、请求单位、文献类型、涉及关键词等与学科分布的关系分析,逐步探析读者的学科需求,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当然,一篇原文可能涉及多个学科,为便于统计,本研究将其归于一个主要学科。在学科归类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少数错误,造成误差,但由于本研究是从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参考的宏观层面把控统计结果,因此少量误差对研究结论几乎不造成影响。
“江苏文献中心”从2011年9月上线,到2018年12月31日,每年为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的数量分别是3 304条(2011年)、79 430条(2012年)、92 029条(2013年)、109 804条(2014年)、102 578条(2015年)、124 317条(2016年)、14 5054条(2017年)、181 245条(2018年)。除了2015年相较于2014年小幅回落以外,文献传递数量每年呈递增状态,特别从2016到2018年增幅明显。可见,“江苏文献中心”为用户提供的文献传递服务越来越被认可,从用户急剧增长的学科服务需求来看,学科服务也成为图书馆未来工作重心的重要走向。
从学科分布上来看,调研将每个年份文献传递涉及最多的5个学科(按二级学科细分)详细列出,见表1。本课题涉及的学科遵照教育部2018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
表1可见,每年有大量文献传递要求的学科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有6年进入前五,“基础医学”“冶金工程”有5年进入前五,“电气工程”有4年进入前五,“化学”有3年进入前五,“药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年进入前五,“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法学”“矿业工程”有1年进入前五。因此,图书馆的学科服务重点可以向这些学科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在学科服务平台的构建、学科服务内容的设置、学科馆员配置及学科课程推荐的时候可重点考虑这些学科的需求。
表1 “江苏文献中心”文献传递涉及学科前五位
表2 “江苏文献中心”文献传递涉及单位及学科分析
本调研还对文献传递的申请单位及申请单位请求文献传递内容中涉及的学科进行了统计,选取了申请量前十的单位及该单位申请内容涉及学科的前三位,详见表2。调研中发现申请文献传递最多的还是个人用户,申请量远远超过单位,且个人用户的申请内容几乎涉及全学科,申请最多的是“化学”“社会学”“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表2可见,申请量大的单位多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且学科专业性较强,对文献的学科需求也较为集中,相关度高。这就为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提供了新思路。当下高校馆的学科服务以嵌入科研为导向,表2也显示出校外单位对学科资源与服务的巨大需求,因此在为本校院系科研提供学科服务的同时,图书馆也可向与本校进行横向科研联合的校外单位提供学科服务,从而提高学科资源利用率和学科服务影响力,彰显图书馆学科价值。
在对文献类型与学科分布的统计上,本调研选取用户需求总量排名前十的文献类型及每种文献类型中需求学科前5名,详见表3。
表3 “江苏文献中心”文献传递涉及文献类型及学科分析
表3可见,用户需求的文献类型中排前三位的是“中文期刊”“外文期刊”“中文学位论文”。这就给图书馆在购买纸质与电子资源时文献类型的侧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其中需求“中文期刊”的用户涉及学科排名前五的是“化学”“基础医学”“社会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因此图书馆在购买中文期刊资源时就可将涉及这些学科的期刊作为重点采购对象,适当扩大采购覆盖面,对一些需求量不大的学科,则需甄选高质量期刊适当采购即可。这样的用户需求调研,可为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提升资源利用率。此外,图书馆在给院系、科研单位提供学科资源服务时,可根据课题涉及的学科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科资源,如课题涉及“化学”学科,就侧重提供中文期刊、外文期刊类学科资源;若涉及“冶金工程”,就侧重提供中文标准与信息资讯服务;若涉及“医学”,则多提供科技成果、会议类的学科资源。
本调研还根据用户文献传递的内容名称析出学科热点关键词,进一步深入细化学科服务内容。表1中对2011-2018年用户需求最多的学科做了统计,分别是:化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机械工程、社会学、电气工程、药学、矿业工程、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法学。其中,“化学”学科主要的热点如具体的化学物质、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化学制剂、化学结构等;“基础医学”的热点有癌症、肺病、糖尿病、胃病、肝病、心脑血管病等;“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热点有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合金材料、隔热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生物包装材料等;“机械工程”的热点包括原油机械、煤矿机械、机械系统、印刷机械、机械传感等;“社会学”热点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歧视、社会历史、老龄化、社会舆情等;“电气工程”热点有电化学、配电系统、发电系统、电力调度、风电场等;“药学”热点有仿制药、生物医药、药物输送、药物动力学、药物表达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热点有云计算、云存储、数据迁移、智能分析等;“建筑学”热点有建筑结构、建筑安全、建筑规范等。
调研不仅统计了用户需求高的学科,更析出了学科研究热点,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的深入细化提供参考。例如,可以帮助科研团队准确把控研究热点与趋势,避免研究冷点,在科研团队选题、制定科研计划时给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思路,推动图书馆由“文献中心”向“科研智库”转变。
本研究还对“江苏文献中心”共建机构已提供的学科服务进行调研,主要集中在科技查新、学科咨询、统计分析、读者培训等方面。
共建单位中,省情报所、省农科院、南京图书馆、南大图书馆、东大图书馆、南农图书馆、南医大图书馆都提供了科技查新类服务,详细情况如下:
省情报所的科技查新服务最为详细,设有专门的江苏省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是国家一级查新咨询单位[3]。
南大图书馆设有“科技查新与查收查引服务平台”[4],且附有详细的使用指南,须注册登陆,且主要服务对象为校内、附属医院及长期合作机构。
东大图书馆有专门的查新系统网站,是教育部的科技查新工作站[5],用户可以进行自助式的查新服务。此外,东大图书馆要求博士生必须参加图书馆举办的电子资源利用培训,具备自行查新能力后,方可对博士生毕业论文开题。
南农图书馆也有专门的查新网站,是教育部和农业部的科技查新单位[6]。
南京图书馆设立了科技查新中心[7],用户可以网上委托。
南医大图书馆只有流程介绍、文档下载、联系方式[8],较为简单。
省农科院图书馆也有科技查新服务[9],较为简单。
从调研结果看,提供科技查新类服务较为普遍,但众所周知,科技查新类的服务具有被动性、局限性、标准化等特征,一般都是被动地接受用户委托,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上有欠缺;且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用户比较局限,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再者科技查新讲究规范性、标准化,但不同学科的需求与学科特征不尽相同,图书馆科技查新类的学科服务亦可往更主动、更宽泛、更细化的方向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科服务。
共建单位中南京图书馆、东大图书馆、南大图书馆、省情报所、南医大图书馆、南农图书馆、省农科院图书馆提供了学科咨询类服务,详细情况如下:
南京图书馆的学科咨询服务分两个平台,分别是江苏省公共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网和南京图书馆网上咨询平台[10]。江苏省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网是由南京图书馆牵头,市、县图书馆共建的资源共享和免费服务的系统,提供表单、实时、电话等多种咨询方式,以知网、维普、北大法意、国研网、中宏产业数据库为依托,为用户提供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传递服务。网站还提供了各公共图书馆请求与响应文献资源数量排行、图书馆排行、咨询员排行、实时咨询统计,以激励各成员馆积极参与。南京图书馆的网上咨询平台可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分类找专家进行咨询,也可根据细分的学科进行咨询。
东大图书馆的学科咨询服务做得比较细致,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说明,且论文收录证明可为校内外用户提供[11]。此外,东大图书馆还提供“课题咨询与前沿跟踪服务”,为科研机构、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主要涉及计算机科学、管理学、材料科学、信息学、医学、通信等领域[12]。还可根据用户需求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跟踪检索与专题推送,将某一主题的最新检索结果定期以书目、索引、全文等方式推送给用户。
南大图书馆设立了在线咨询台[13],该咨询台分为留言咨询和在线咨询两个部分。留言咨询是一个FAQ系统,读者的问题也被进一步分类处理,包括科学类咨询、文献荐购、馆际互借等问题。
我们应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书写民心相通、文明互鉴、发展成果共享的多彩篇章。各种文明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异彩纷呈、各有千秋,但其思想、价值、行为的“同”远大于“异”,正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比如,各种文明皆有真善美的追求,都有诗歌、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中国是盛产诗人的国度,波斯也有享誉世界的文坛四柱,印度有迦梨陀娑、泰戈尔,阿拉伯有努瓦斯、穆太奈比,欧洲有荷马、莎士比亚,美洲有聂鲁达、惠特曼等著名诗人。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同”与“通”,是推进传统与现代艺术建设的精神基石。
省情报所提供专利信息咨询、专题信息咨询、引文查证咨询等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利检索、专利侵权及企业专利战略研究,为用户提供专题性竞争情报服务以及科研成果收录引用证明。
南医大图书馆设立了“在线咨询服务平台”[14],需注册登陆,不过该平台大多提供的是针对普通读者的一般性提问,如图书分类、书刊捐赠、数据库使用等问题,很少涉及专业学科服务。
南农图书馆也有专门的咨询页面[15],涉及一般性问题并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学科服务。
省农科院图书馆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16],如馆藏资源、检索利用、查收查引等,较为简单。
从调研结果看,虽然很多图书馆都开始提供学科咨询类服务,但服务水平与深度差异较大,有的停留在普通咨询层面,有的已经开展联合性、专业化、全周期的学科咨询了。此外,调研中除了南京图书馆的咨询对学科进行了细分,其他的细分则不明显,因此还可以根据学科特征,进一步深化学科咨询的细分度。
学科统计分析类服务是学科服务中参考价值较高、对学科发展具有一定趋势指向的学科服务,共建单位中只有东大图书馆提供了学科统计分析类服务,详细情况如下:
东大图书馆提供的学科统计分析类服务包括:学科态势分析,充分发挥学科馆员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优势,为学校一流及新兴学科提供学科态势分析、学科前沿预测和相关学科领军人物识别等深层次情报分析服务,对相关学科前沿热点进行监测、对比,定时发布本校及其他关注高校各学科热点研究前沿[17];学科竞争力分析,图书馆利用自身情报分析专业能力、先进工具、平台及文献信息资源,为本校提供学科分析报告,从多角度呈现本校科研竞争力,充分展示本校与对标学校的差距与优势[18];科研绩效评估,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应用Web of Science、InCites、Scopus、CSSCI等数据库进行机构和人员的科研绩效对比分析,通过论文、专利和专著的产出数量来揭示学术研究活跃度,通过被引或者转载等情况来体现学术研究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是一种投稿支持服务,图书馆通过对学科内学术期刊的统计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投稿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各类型学者寻找适合各自学术水平的投稿期刊,使学者有效、快速、尽可能多地发表文章,增加学者发文数量,帮助机构增加高质量论文,提高机构指定学科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机构的学术成果影响力[19];学科排名导引,根据国内外知名的学科排名榜如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及软科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等,为学校学科设置与发展提供更多决策参考信息[20]。
南京图书馆只提供文献借还实时统计和每月的业务统计,均不涉及学科服务。
从调研结果看,东大图书馆呈一枝独秀的情况,各种学科统计分析类服务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将前期学科服务的研究成果都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用户的需求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会呈飞跃式发展,图书馆应当顺应潮流,兼顾各学科的特色,致力于挖掘学科信息,并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结合多种信息分析工具及评价方法,从信息资源的角度对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析,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决策提供咨询和服务。
共建单位中,南医大图书馆、南农图书馆、东大图书馆、省农科院图书馆提供了读者培训类服务,详细情况如下:
南医大图书馆的读者培训主要是针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23],主要包括新生入馆教育、“书香南医”讲堂和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涉及到一些学科服务的内容,但学科针对性不强。
南农图书馆的读者培训主要有新生入馆教育和数字资源培训,主要介绍一些文献管理软件和数据库的使用,以及文献选题、投稿、写作工具和知识图谱的使用,这些课件都可以免费获取[24],但学科针对性也不强。
东大图书馆也提供学术素养培训[25],主要是针对研究生开展的包括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论文协作规范与学术道德培养等主题的培训。此外还举办“我与主编面对面”活动,不定期邀请著名出版社的权威主编、编辑、审稿人来校向师生介绍论文投稿相关问题[26]。
省农科院图书馆开展的读者培训也是集中在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上[27]。
从调研结果看,开展读者培训类服务的图书馆主要是集中在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文献管理的软件与工具的使用、论文写作与投稿、原文获取技巧等方面,均未与学科特色相结合,因此这也正是图书馆读者培训服务的新拓展方向。
除前文提到较为普遍的科技查新、学科咨询、学科统计分析、读者培训等学科服务,共建单位图书馆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学科服务:
构建学科性质的数据库,如药大图书馆自建的“世界首次上市新药数据库”“中外药品质量标准数据库”;南京图书馆自建的“中国近现代史系列讲座”“江苏文化数据库”等。
学术知识的智慧发现系统,如南大图书馆与美国EBSCO公司联合研发,利用EDS平台授权提供国外出版商合法元数据和先进的外文多语种搜索技术,集合本地化服务功能,搭建的国内领先知识发现平台“Find+”[28],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学术资源发现和共享服务。
教学与学习支持,如东大图书馆提供的教学支持是面向教师、针对教学过程提供的服务,包括空间服务、教师荐购、试题资源等;提供的学习支持是面向学生、针对学习提供的服务,包括开放课程、文献调研辅导、论文协作指导等。
从调研结果看,共建单位图书馆构建的学科数据库较少,自建数据中学科专业性较弱;知识发现尚未涉及到学科知识发现;教学与学习涉及学科的也不多。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江苏文献中心”用户文献需求的学科特征分析,结合共建单位已提供的学科服务现状,为图书馆学科服务进一步凸显学科特性提供参考,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学科服务融入科研,有利于提高本校学科竞争力,形成优势学科与学科群,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强有力的助推器,但从前文对“江苏文献中心”共建单位的调研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与科研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服务是科技查新、学科咨询、学科统计分析类服务。
目前,科技查新类服务在主观能动性、用户局限性、学科针对性上还有提升的空间,结合前文对“江苏文献中心”用户服务案例的统计分析,增强学科服务指向性与精准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增强主观能动性。从“江苏文献中心”原文传递涉及学科的分析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冶金工程”“电气工程”“化学”等学科文献需求量大,科研活动较活跃,因此科技查新类服务可主动深入这些学科的相关院系进行宣传科普,增加学科馆员数量,主动为这些学科的科研人员提供科技查新服务,还可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利用各种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为科研人员挖掘学科前沿热点;(2)增强学科精准度。一般科技查新都是利用一些检索平台对某个课题进行检索,但通过前文“江苏文献中心”原文传递调研中“文献类型与学科”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学科需求的文献类型侧重不同,如“化学”学科偏重于期刊资源,而“冶金工程”则偏重于中文标准,“医学”更侧重科技成果类学科资源,“计算机科学”则是外文学位资源需求最多,因此查新检索的文献类型是要根据学科不同进行调整的,若是对科技成果、会议类成果见长的学科着重进行了期刊检索,则会造成查新结果有失偏颇;(3)扩大服务覆盖面。科技查新服务基本都是面向校内院系,但从“江苏文献中心”的文献传递需求来看,除个人用户,很多企业的学科资源需求也非常大。高校图书馆既拥有高质量的学科资源,又拥有高水平的学科馆员,完全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科服务范围,促进校内外相同学科的科研合作,如南医大与原子医学所、南农大与省农科院、东大电气工程学院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等。这使得图书馆从学科服务提供方逐步转化成学科合作的促成方,通过校企合作,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科研资源,还可通过技术转让使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
共建单位提供的学科咨询类服务水平不一,结合“江苏文献中心”用户服务案例的分析,学科咨询类服务可向细致化、区别化和调动学科馆员积极性的方向探索:(1)学科内容细致化,一般学科咨询服务主要集中在学科发展态势研究,但有些交叉学科领域的课题很难做学科划归,也很难完全把握住课题的精髓面和创新点,如“鹿茸对盐酸-乙醇诱导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桔梗中的同半乳糖醛酸及其衍生的聚/低聚半乳糖醛酸的抗血管生成活性”“雷公藤内酯可降低实验性膜性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并对体外C5B-9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等,这样的课题涉及中药学、医学、化学、细胞学等多个学科,在做学科咨询时可进一步析出课题关键词。前文在“江苏文献中心”学科关键词统计中,已对用户需求高的学科关键词做了一些统计分析,对“化学”“基础医学”“药学”的热门关键词也做了统计。在做“鹿茸对盐酸-乙醇诱导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这样的课题时,就可从关键词的角度对“鹿茸”“盐酸-乙醇”“胃黏膜损伤”对这些研究点的成果做进一步检索分析,了解课题涉及关键词的研究进展,从更宏观全面的信息中确认本课题的研究价值;(2)服务对象区别化,前文“江苏文献中心”请求单位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单位侧重的学科不同,如泰州中国药城主攻“药学”学科,省农科院以“作物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又从不同学科主要需求的文献类型中看出,“药学”用户对外文期刊、外文学位论文、中文科技成果的需求量较大,“作物学”用户对中文会议需求量较大。由于不同学科需求不同,为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学科咨询服务时也应有所侧重,如“药学”涉及的细分学科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代谢等,文献需求的类型也较多,因此可对不同细分学科、不同文献类型提供模块化组合型学科服务,同时“药学”学科充斥大量的实验,也可对这些单位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而“作物学”对中文会议的需求量较大,学科咨询服务可进一步分析学科相关的会议精神,促进特色学科合作,特别是“作物学”与“精准扶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热点研究相结合;(3)进一步调动学科馆员积极性。在调研“江苏文献中心”文献传递服务案例中,笔者发现不同文献类型响应速度不同,如中文期刊、外文期刊、中文图书、中文学位、中文会议等较容易获取的资源响应速度很快,而外文学位、外文标准、科技成果、国际规范等较难获取的资源响应速度较慢,甚至无响应。因此应建立较为健全的学科馆员激励机制,特别是对服务冷门学科、冷门课题、获取不易得文献资源的学科馆员,要能够确保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构建“学科顾问+学科研究员+普通学科馆员团队”的模式,在普通学科馆员无法完成一些学科咨询工作时,可向学科研究员求助,而在战略合作、学术拓展、学术资政等更宏观层面的咨询上,可由学科顾问协助完成。
在学科统计分析类服务方面,共建单位,中东大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较为细致,包括学科态势分析、学科竞争力分析、科研绩效评估等,值得借鉴。结合“江苏文献中心”用户服务案例调研,学科统计分析类服务还可往与“一流学科”结合、细化科研绩效评价分析、扩大统计范围等方向延展:(1)与“一流学科”建设相结合。“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越发重视学科建设,例如南大的哲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东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南农大的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国药科大学的中药学[29],图书馆可利用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优势,为本校的一流学科与热门、新兴学科做学科态势与学科竞争力分析,充分了解本校与其他高校在相同学科的差距,进一步为学校学科建设宏观决策做参考;(2)细化科研绩效评价分析。目前科研绩效分析是通过对机构、科研人员的成果产出数来揭示学术活跃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结合“江苏文献中心”文献传递服务案例统计出的学科关键词,例如“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有的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合金材料等,“机械工程”主要的热点包括原油机械、煤矿机械、机械系统等,在对学科内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及某个研究热点的研究人员机构分布进行统计时,将科研评价与学科相联系,并进一步细化,为学科建设增强补弱及促进机构间学科合作发挥作用;(3)扩大统计范围。学科统计分析服务不仅针对本校,还可针对某学科内的其他高校,甚至企事业单位,例如“药学”学科,除了可以对药大、北京协和医学院等科研院所做统计,还可以对辉瑞、诺华、先声、强生等药企做统计,全面掌握学科整体研究架势,明确自身研究地位与科研特色,助力寻觅科研伙伴。
《2016年美国图书馆状态报告》指出,“高校图书馆正在通过资源与服务转型,来满足21世纪数字化世界的需求。高校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要能够为学术交流,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学习、教学和研究提供支持。”中共建单位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中,读者培训、学科数据库的构建等都是助力教学的方法。
但从调研结果看,目前读者培训工作集中在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文献管理的软件与工具的使用、论文写作与投稿、原文获取技巧等方面,进一步与学科结合是新的探索方向,可从助力学科课程设置、统筹展示学科课程、推动新生学科教育等方面进行:(1)助力学科课程设置。学科统计分析服务中,对学科态势发展、学科排名、学科竞争力的分析正是为学科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为学校学科课程设置、作业设置、实验设置、考题设置提供更专业的学科视角,并根据不同学科特色,协同教师参与学科课程开发与规划、教材选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定制、教参资源,甚至合作授课等;(2)统筹展示学科课程。图书馆可以设置专门页面,将学校所有院系学科所开设的课程信息统筹展示,如“材料科学与工程”下设的“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物理化学”等课程,按照学科侧重点,将课程简介、推荐书目、教授信息、研究技巧、学科数据库、检索技能、分析工具及图书馆为本学科配备的学科馆员等都集中展示,使学生对自己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教辅参考、师资力量都一目了然,推动高校教学集成化发展;(3)推动新生学科教育。目前图书馆对学生普遍开展的是文献检索技能教育,其实对于新生而言,从文理分科式教育到细化学科式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新生存在较多的不适应性,因此图书馆的新生信息素养教育应在保证技能性的基础上,增加学科性,例如向不同学科专业的新生推荐该学科入门类型的讲座、图书、期刊、数据库、视频资源,并组织与同学科高年级学生互动交流,甚至为新生联络一些实地参观、实际操作的机会,使新生迅速了解学科,适应专业学习。
学科数据库的构建也可以帮助学科教学工作,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如药大图书馆构建的“世界首次上市新药数据库”“中外药品质量标准数据库”等。图书馆可以根据前文“江苏文献中心”调研需求量大的学科,并结合本校“一流学科”建设,且与学校学科发展规划相融合,构建学科数据库,为教学科研工作助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教师荐购、教材优选、试题资源、开放课程等途径支持教学工作。
以“江苏文献中心”作为纽带聚集起的共建单位,正好可以以联盟的方式,构建以学科为主导的多种服务集成式的学科服务平台。在构建经验上,前文调研中,由南京图书馆牵头,市、县公共图书馆已共同构建“江苏省联合参考咨询服务平台”,而南京图书馆自己的网上咨询台可根据细分学科进行咨询。因此,本平台的构建是有实践支撑的,本平台的构建也将从平台自身构建与平台用户营销两个方面来阐述。
平台自身构建上,南京图书馆已成功牵头公共图书馆,构建联合参考咨询服务平台,因此平台构建的技术、资金、权责分配、统筹运营等问题应都可以妥善协商解决,本文不再讨论。本研究讨论的重点是以学科为主导提供集成式学科服务平台的内容构建。所谓“以学科为主导”就是以学科为区隔,将整个学科服务平台模块化,每个共建单位负责自己擅长学科的咨询,例如南医大负责医学,药大负责药学,南大负责哲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东大、省情报所负责理学、工学、军事学,南农大和省农科院负责农学,南京图书馆负责艺术学、历史学等。根据“江苏文献中心”学科文献需求量,为那些学科研究较为活跃的学科,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冶金工程”等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就较为丰富,如文献传递、科技查新、学科咨询、学科统计分析、用户培训、决策支持等,每个细化学科配备的学科馆员也较多,甚至可以通过学科热点关键词或关键词组配,对学科热点问题提供跟踪服务,还可根据不同学科需求的文献类型,调整文献支撑的文献类型比例;对于用户需求较少、科研活动不活跃的学科,则是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来适配学科服务内容。当然这也是灵活的,平台可按年为单位,对不同学科用户需求进行大数据调研,根据需求增补或削减学科服务内容,重新调整下一年不同学科的学科服务内容安排,保证人员和资源的利用率。
在平台用户的营销上,虽然当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一般只针对本校师生及部分合作单位,笔者认为既然以联盟平台的模式提供集成式的学科服务,那就应当以最广的面来服务信息用户。但由于学科馆员人数有限,供给跟不上需求的情况必然会出现,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用户优先级”的方式,将按照是否共建单位人员、咨询课题级别、累积咨询次数、咨询主体(是企业单位还是个人)、与共建单位有无合作关系、咨询课题的时效性等,权重累积用户优先等级,等级高的优先获得平台学科服务,使学科服务的精准度与覆盖面良好地结合。鉴于移动客户端广泛应用,平台还可以推出微信版,这样更方便在线咨询、信息推送,还可推出个性化服务,例如向不同学科的高校毕业生推出毕业论文撰写相关服务。
学科态势分析、学科竞争力分析、科研绩效评估、学科排名等这些服务也可以为科研决策做参考,无论是对学校还是企业,都可从学科角度充当决策部门的智库辅助。要密切关注学科研究热点与科研增长点,如通过对“江苏文献中心”学科关键词的统计,了解到“社会学”近期集中在对社会保障、社会歧视、网络舆情、老龄化、工资标准、社区产品等方面进行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域纳污能力、电子产品污染、环境监控、水源净化、海洋污染、湿地环境等方面,从而准确开展学科情报预测,并通过与同类别机构开展对比分析,了解本机构学术实力的全球定位,协助决策人员迅速获取学科前沿情报,定位优势学科,发展潜力学科,推动学科优化布局,同时还可以帮助决策部门挖掘高影响力与发展潜力的科研人员,担当起学科创新、人才引进的重要支撑,也有助于图书馆融入学校发展主流。
图书馆学科服务还可承接企业决策的参考服务,特别是与本校有科研合作的企业,这也是从需求侧开拓图书馆学科服务领域。根据不同企业涉及的学科,图书馆都可利用学科文献资源、数据分析工具、情报挖掘技术等,对企业发展战略、项目投资等重大问题,从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开始,将这些问题所涉及学科特征剖析明确,并根据不同学科特性拟出方案、选择方案、组织实施,在及时接收成效反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方案,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学科馆员制度的完善有很多途径,如激励机制、管理方法、团队意识、制度建设等,但本研究着重从学科视角出发。首先,不同学科的学科馆员数量配备应根据学科需求来确定,而不是“一刀切”,每个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和学科需求,给重点建设与咨询量大的学科配备更多的学科馆员。其次,要根据学科特色配备或培训学科馆员的不同专长,例如“药学”“中药学”“化学”等倚重实验的学科,配备的学科馆员要善于科研数据管理与熟悉实验操作规程,能够深入到实验周期,从实验设计、实验方法、操作步骤、实验器材等多方面给予科研人员文献支撑与软件培训;“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需要走访调研的学科,学科馆员应向科研人员多提供一些调研方法与调研帮助类的文献;“地理学”“地质学”“海洋科学”等需要实地考察的学科,学科馆员也可根据具体的科研课题,为科研人员推送一些野外生存、乡野调查等相关的文献资源,对于一些危险的考察环境,学科馆员还可通过虚拟现实的VR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系统,模拟产生虚拟考察地的三维空间,使科研工作人员如身历其境一般进行模拟演练,更直观地感受考察地的实际情况,为实际考察做好应对之策与思想准备。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江苏文献中心”文献传递内容的年份、请求单位、文献类型、关键词等与学科分布的分析,深入了解用户的学科服务需求。并通过调查共建单位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包括科技查新、学科咨询、学科统计分析、读者培训等,充分了解高校图书馆现有学科服务水平。再将“江苏文献中心”文献需求学科分析与共建单位学科服务现状相结合,从学科特征视角,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融入科研、助力教学、构建平台、支持决策、学科馆员配备等方面,探索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新方向,也是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的新思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