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予菲
和很多位于市中心高档写字楼或者郊外安静艺术区的工作室不同,林帝浣的画室在广州中山大学旁,一座毫不起眼的房子里。以为屋子里能别有洞天,谁知走进去更是充满烟火气——墙上密密麻麻的画,要么缺一角,要么皱巴巴;墙角画框一幅叠一幅,和几双旧拖鞋堆在一起,乱成一团。环顾四周,回头发现,玄关处有一幅装裱精美的水墨,画中荷花一枝,青蛙立于秆上,半空中有只小虫,远远看去,清新淡远、颇具禅意,终于有了几分艺术家的悠然意境;可走近一看,青蛙鼓着眼,盯着虫子,垂涎三尺,留白处配小字一行:外卖快来。
林帝浣的很多画作,都孕育于这间画室。画室的功能很全面——白天接待友人,沏上一壶功夫茶,天南地北地聊;到了下午4点,闭门谢客,潜心创作,有时一天数幅,有时数天一幅。他将画案放在窗前,作画时立于案前,低头是灰土扬尘、混乱吵闹的街道,抬头是天空云朵,画到深夜的时候,还能看见月亮和星星。
林帝浣的画很有辨识度,线条勾勒、水墨晕染,画山水、画日常,寥寥几笔形神兼备。他为诗词配画:“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漫天星河倒映湖中,一大汉躺在竹筏上,醺醺然举起酒杯;“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男子盘膝而坐,书卷放在脚边,身旁油灯灭了,只有一轮明月当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荒漠被晚霞映成一片火红色,炊烟袅袅升起,太阳缓缓落下。显而易见,这些画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入画的风格,但又非一般学院派死板。而是活脱脱的小人物和平凡无奇的风景。
另一类画就更跳跃了。一个人吃火锅,烟雾直往上蹿,这一幅画,林帝浣有感而发——“人要是倒起霉来,吃火锅不管坐哪里,烟都往你脸上飘”;两条黑漆漆的腊肉,配两个红彤彤的尖椒,这也是一幅画,林帝浣借此自嘲——“岁月是把杀猪刀,人生像条烟熏肉,好好加班,不要装嫩”;支早点摊儿的胖子挥着锅勺,这还是一幅画,林帝浣在一旁写下——“早饭一定要好好吃饱,毕竟这是一天里,最便宜的那顿了。”犄角旮旯里的平凡事,加上自黑自嘲的段子,读来让人忍俊不禁,笑过之后又觉得——哎呀,人生不过如此。林帝浣总结:人生苦短,一秒开怀。
大俗大雅中,林帝浣的画,有一点丰子恺返璞归真的童趣,有一点八大山人大智若愚的禅理,还有一点朱德庸的狡黠诙谐。“每个人都想把日子过成诗,那不可能。诗意的和糟心的,肯定都一块来。抬头望星空,一低头,看到的可能还是满脚泥巴。而且,如果真有人能一辈子诗意,这人活着也没什么劲。前一秒纠结,一瞬间开解,这才是有趣的人生。”
林帝浣被人们熟知并喜爱,正源于这些不正经的涂涂写写。“小林”微信公号自3年前第一次挂出作品,至今已发出300多幅。这些画作再通过朋友圈的传播,把林帝浣推向了公众,让他收获了百万粉丝。3年来,林帝浣笔下的“诗和远方”“眼前苟且”,变成了一本本厚厚的漫画集《等一朵花开》《人间治愈术》《生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2019年岁末,《凡是过去,皆为序曲:2020小林漫画日历》出版,每日一页,每页一段新寄语、一些新感悟。
為何这么多人喜欢林帝浣的画?“画高山流水是为了洗眼睛洗心灵,大家当然喜欢。可没想到,画下的调侃和自嘲,也有读者留言附和——他们可能明白了,原来纠结郁闷的人,不只自己一个,于是看着看着就欣慰起来,看着看着就轻松许多。”
“用一种温情、悲悯的角度,让读者感到温暖,这是我创作里永恒的初衷。”他甚至常跳出自己的画,亲自慰问评论区的粉丝。有人问——怎么平衡生活和追星,林帝浣答——把明星当假想敌,多盘算盘算怎么超过他;有人问——手机怎么都拍不好,是不是缺个单反?他打趣道——买个单反会发现更拍不好;有人问——在班里举手回答问题太积极,被同学笑话,怎么办?他鼓励——继续举手,别人都丑。
无论画画还是写段子,林帝浣都希望以温柔眼光注视这个世界。“如果能多考虑他人的感受,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林帝浣爱画画,始于记事起。他生于广东湛江,在中国大陆最南边偏僻的乡下长大。小时候家里穷,他拿瓦片在墙上画,拿树枝在沙滩上画,在书的空白处画,照着蔡志忠的四格漫画《庄子说》画,对着搪瓷脸盆上齐白石的大虾画,学有力的线条,学简洁的构图,学画里的精气神,“纯野生式学习”。
一路打打闹闹画到高考,林帝浣报志愿的时候,父亲跟他说:“你读医吧。太平盛世也好,乱世也好,都会有一口饭吃。”林帝浣考入中山医科大学(后与中山大学合并),被七年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录取,读满7年,就硕士毕业。但大学一年级,他主动退出了硕士班,转到五年制本科班,主要原因是——觉得父亲赚学费太辛苦,“每次开学前,他都要为筹学费发愁,整夜失眠”。
虽然学医,林帝浣仍然爱着画画。他在学生会当宣传部干事,画自己喜欢的海报,毕业后留校进了团委,继续画。“现在想想,为什么辛辛苦苦凑钱读了医,最后却没做成医生?可能是因为我更爱画画吧。”
毕业至今,林帝浣一直在中山大学任职。尽管日子朝九晚五,过得束手束脚,但他一直没放弃“绘画事业”。在拨号上网的年代,他就设计开发了自己的个人网站,然后做博客、微博直到公众号。10多年来,只要不上班,他就画。一放假,就出去看展,回来在网上贴出随笔涂鸦,一个人认认真真经营自己的网络空间,不亦乐乎。
2016年,在角落里自娱自乐埋头画画的林帝浣突然火了。11月,中国二十四节气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被选中作为申报推介宣传画的,正是林帝浣闲时画下的一组二十四节气国画。他用一支丹青妙笔,画四季流转,画气候变迁,画中国人的诗意栖居,征服了联合国的申遗评委。第二年春节,央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美轮美奂的舞台背景图同样出自林帝浣的手笔。当初筹备节目,节目组寻访了很久,找到林帝浣的时候,时间已非常紧迫。节目组定了10首诗,请他创作10幅对应的画。不到两个礼拜,林帝浣洋洋洒洒交出10幅长卷,画芦苇荡漾,画江天一色,画灼灼桃林,浑然天成。观众大呼,“真是美醉了”。
画到今天,林帝浣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其间无数次,他也想过辞职,一心一意当个画家。但每次蠢蠢欲动之后,林帝浣又回到现实,老老实实上班下班,挤时间涂鸦。前几年他还很纠结,想创业,想单干。直到这两三年,思考慢慢沉淀,他仿佛顿悟了,突然明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够了”。“这和多少人认识你没关系。心无杂念地画,当个业余画家,才好玩。”
如今的林帝浣,忙着参加国内外的画展,忙着飞到各地讲学,边忙边提醒自己:别忘了初心。在几场展览上,他的画作卖得高价,挣来的钱却悉数投给了云贵地区的几个扶贫公益项目,“我只是想压制自己对金钱的渴望,不让这些浮云飞絮乱了眼睛,也恳请亲爱的朋友们,多加鞭策提醒”。
林帝浣是个“斜杠中年”,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除了画画,摄影、书法、写作都是他的爱好。而这些一环接一环的爱好,又都是从画画延伸出来的。
最初玩摄影,就是想给画画找一些现实素材。林帝浣跑过中国很多地方,做过流浪摄影师,有一大筐“高大上”头衔——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务院新闻版图片库签约摄影师、《炎黄地理》《中国画报》旅游专栏作者,但他最常拍的还是那些不起眼的景色,那些平凡的日常。他做过一个漫长的专题——我想给你拍张照,镜头里都是陌生面孔。“在这个过程中,我去了解这个社会,了解这个时代,了解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中国人都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这散落在各地的故事,是我创作漫画的重要来源。”
喜欢吃这件事,也是為画画服务的。林帝浣自诩吃货,边吃边画,留下了很多“不那么一本正经”的美食图,自成系列,煞是有趣:要下锅的鱼,在画里不屑一顾翻白眼;横行霸道的螃蟹,旁边多了两个蒜头,两个尖椒;“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肥鳜鱼,赫然躺在一棵桃树下。别人读《诗经》陶冶情操,他专门著一本《诗经》美食集锦,画大理桃花酿、杭州莼菜羹、广州粉葛鲮鱼赤小豆汤、云南乡下配着金黄酸木瓜的酸辣鲫鱼……“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常人读这句,都在想象窈窕淑女有多貌美,他却认真考证荇菜能不能吃、好不好吃、该怎样吃。
甚至学医5年,都成了画画的“基础”。林帝浣在中山大学的师弟王冬杰聊起他:“看过生死的人,更懂纾解苦闷。”林帝浣则如此理解画中的黑色幽默:“很多时候你想起一件事会哭,但过了很长时间,你会笑着把这件事说出来,事情还是那件事情,只是你脱离了那个环境后,以一个局外人的角色再看,也没那么严重了,人瞬间就被治愈。负能量和正能量只有一念之差。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负面情绪,它会变成一种促进你前进的力量。”
画家、摄影师、美食家、医科生,在各种“标签”中转换,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白天画画,深夜写文章,那一天就挺痛苦的,每件事需要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有时候是逻辑思维,有时候是形象思维,有时候是发散思维,脑子就转不过来。”但林帝浣享受这种随时切换的人生。“一辈子若只做一份工作是挺吃亏的。对于我来说,就希望有不同的尝试,有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会让人变得有趣,让人没那么油腻。”
林帝浣现在的目标是——“做一个有趣的人”。前段时间,他见到“启蒙老师”蔡志忠,一脸认真地问:“蔡老师,我的画什么时候能超过你?”蔡志忠故作语重心长:“你不要想了,这辈子不可能了,下辈子吧。”林帝浣听了,心里不服,气得半死,但转念一想,“还真是个好玩有趣的人啊”。“人到中年,只能用有趣对抗衰老、对抗油腻、对抗人生的乏味。”
关于未来,林帝浣“要继续写作,写自己的段子,写陌生人的故事,写我们这个时代;当然也要继续画画,画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画人生中的点点滴滴,各种如意和不如意”。
(周雨桐荐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