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 洁 黄海涛
《后汉书》记载,东汉永初二年(108年),邓太后下诏褒扬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务在惠民”。这是“羔羊之义”这个词语的由来。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羊有角不触人,杀之而不悲啼,跪享母乳,知仁、知义、知礼,集各种美德于一身,是仁人君子学习的榜样。“羔羊之义”指为人清白有节操。那么,这位“蹈羔羊之义”的王涣是怎样一个人呢?
王涣,字稚子,广汉郡郪县(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人。他年轻时喜欢行侠,“尚气力”,经常与江湖中快意恩仇、强悍轻捷的少年为友。随着阅历的加深,王涣浪子回头,不仅认真学习儒学,还精心研习《尚书》和律令,被史书称为“晚而改节”。
王涣最初担任广汉太守陈宠的功曹。陈宠被调入京城任大司农时,和帝问陈宠说:“你在郡里是如何治理政事的?”陈宠顿首回答说:“臣任用功曹王涣为我选拔贤能之人,任用主簿镡显为我纠正过失、弥补缺漏,臣不过奉旨宣读诏书罢了。”和帝听了非常高兴。王涣也从此出了名。
王涣获举荐为茂才(孝廉、茂才等为汉代举荐人才的科目,每年举荐茂才的人数在二十上下,获举为茂才十分不易),朝廷任命他为温县县令。温县有许多奸诈狡猾之徒,长久以来成为人们的祸害。王涣“以方略讨击”,将他们全部消灭,境内自此太平,商人可以在路上露宿。那些在外放牛的人,要是遇到奸诈狡猾之徒,经常说自己是为王涣放牛,因此得以免遭侵犯。王涣在温县任职三年,郡内大治。宋代王令仿照唐朝李翰《蒙求》撰写了《十七史蒙求》,其中对王涣的为政能力大为赞赏,有“苏琼止盗,王涣诛奸;杨修俊才,张尚辩捷”之说。
永元十五年(103年),王涣陪同汉和帝南巡,回到京城后担任洛阳令。为政期间,王涣“以平正居身”,处理政事宽严适中。对那些长期争讼的疑案难案,他都能弄清真相、分清是非。他又能用机巧的办法揭发隐藏的坏人坏事。据《东观汉记》记载,王涣任洛阳令时,有盗贼刚刚得手,就被人发现,无法逃脱,他们有的藏在沟渠内,有的伏于瓮下。王涣经过分析,推测出盗贼的藏身之所,最后将盗贼一一拿下。京城的人都称赞感叹,认为王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105年),王涣病逝于洛阳令任上,“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王涣的灵柩西归,路过弘农县,民众都在路边摆起了盘子桌子,放上祭品。官吏询问原因,百姓说以前运米到洛阳,总是在路上被兵士猾吏抢夺,常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在洛阳任职后,再没被侵吞粮食了,所以前来祭奠报恩。百姓怀念他的恩德,为他在安阳亭西边建立祠庙,每当祭奠时,就一边进献食物,一边和弦而歌。
王涣的为人为官得到了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的普遍赞誉。汉代乐府诗兴盛,既有文人创作的,也有民间创作的,吟咏的内容也很广泛,在汉代乐府诗中,有一首《雁门太守行》就是歌颂王涣政绩的:“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民……治行致贤,拥护百姓,子养万民。外行猛政,内怀慈仁。文武备具,料民富贫……贤哉贤哉,我县王君。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临部居职,不敢行恩。清身苦体,夙夜劳勤。治有能名,远近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世,莫不称传。”
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四月,汉桓帝下诏,拆毁全国的名人祠堂,唯独在诏书中明令两处祠堂要保留:一个是汉武帝时太傅卓茂在密县的祠堂,另一个就是王涣在洛阳的祠堂,足见王涣的影响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