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笑一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6)
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慢性代谢类多发疾病,是一种以糖代谢异常,胰岛素分泌异常为主要的内分泌疾病[1-2]。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控制情况不佳,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生并发症,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其并发症的一种,对患者的视力影响严重,如治疗不及时则会引发失明[3-4]。患者经积极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后,出院后的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观察延续性护理对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认知能力的提高作用,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做如下的报道。
1.1 基本信息。研究时间2017 年l 至12 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 例位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3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8-78 岁,平均(60.11±3.27)岁;男与女比例16:14;糖尿病病程7-15 年,平均(11.38±1.25)年。研究组年龄49-77 岁,平均(60.08±3.51)岁;糖尿病病程2-16年,平均(11.51±1.17)年。收集两组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无器质性病变疾病。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进行居家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叮嘱患者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研究组开展延续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组建延续护理小组,针对患者情况,以往护理经验等制定延续护理计划。制定健康宣传手册,内容通俗易懂,并配图及文字说明,方便患者的理解;在出院前进行发放,对内容不理解的地方耐心讲解。对患者及家属信息详细填写,方便后期的随访工作。定期实施专病防治知识教育,包括定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活动;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通过微信平台的建立,方便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微信群定期发送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并设立专家解答、留言等模块,方便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实施护患约定式健康行为指导,定期按约定了解评估患者自我行为能力并对DR 患者进行健康行为指导。对患者复诊时间提前提醒,并通知相关准备事宜,提前进行拍好预约等服务。与患者家属建立沟通,侧面了解患者情况,并叮嘱家属督促作用的重要性[5]。
1.3 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6 个月、出院后12 个月认知行为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认知行为能力评分采用(糖尿病眼病知识、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 软件,以(±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 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入院时认知行为能力情况调查评分掌握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6 个月,12 个月研究组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情况调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跟踪随访认知行为能力情况比较
表1 两组跟踪随访认知行为能力情况比较
?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已成为成年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6-8],DR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大多数患者只重视疾病住院期间的治疗医嘱,而忽视了疾病的自我防护,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随之结束,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通过电话随访,微信平台管理,定期家访等多种形式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疏导中的不良情绪,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机体内分泌状态的影响;指导患者用药,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切勿私自调整用药方案[9-14]。同时阶段性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更好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日常注意事项等,对疾病有深入正确的认知。延续护理是通过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在出院后继续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对病情的控制,对患者居家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科学指导,具有持续性,协调性。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和健康恢复,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认知能力,从而能长期坚持按健康计划接受眼部检查、治疗及遵医进行自我行为监测和各种眼部护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