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兆美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 骨一科,湖北 恩施 445000)
下肢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创伤疾病,一般情况下,该骨折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而引发的,手术治疗是其中应用广泛的治疗方式。在术后康复中,应通过良好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骨折愈合速度,预防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开始广泛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积极影响到护理效果[1]。很多医学家开始研究骨科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以便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2]。本课题主要对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试验,报道如下。
1.1 资料。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104 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经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 例,观察组,包括男28 例、女24 例,年龄28-78岁,平均(57.31±2.46)岁;对照组,包括男27 例、女25 例,年龄27-76 岁,平均(58.32±2.78)岁,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①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观察病情、建康复锻炼以及处理并发症。②观察组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首先,创建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在骨科主任领导下成立该小组,科主任、主治医师、 护士长、 护理组长以及临床护士为其中主要成员。在制定术后护理方案、护理管理体系以及护理流程时需考量患者身体情况。与此同时,需给予所有成员专业培训,使其均能掌握团队协调能力、专科知识、护理流程以及沟通方法。其次,进行术后基础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早期阶段进食进水,使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促进患者康复效果,防止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主治医师在术后8 小时应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床上被动运动。2 天后,辅助患者下床活动,使其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防止出现泌尿系感染。在实施一体化护理中,还应对患者切口、疼痛加强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疼痛,防止切口感染。与此同时,对患者加强翻身, 将其体位进行合适安置,防止发生压疮。第三,给予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术后康复锻炼,由护理小组为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确保活动的全面性、系统性。比如,由医生告知患者康复锻炼的方法,以及与骨折愈合的相关性。护理人员为患者重点讲解康复锻炼的方案以及原则。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与住院时间。②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测评数据主要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患者术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用(±s)和率(%)表示,t 与χ2为检验值,对比组间数据,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
2.1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与住院时间。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41±2.76)分,住院时间(13.57±2.19)d,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6.23±2.44)分,住院时间(18.24±2.36)d,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与住院时间
表1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与住院时间
?
2.2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与住院时间
表2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与住院时间
?
下肢创伤骨折很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运动功能障碍、循环障碍以及肌肉痉挛,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护理不当会使骨折患者在术后康复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无法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3]。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属于新型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升护理效果,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该护理模式始终以患者为中心,能够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确保医护之间的协调性,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将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是由医护之间共同开展护理工作,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给予改进,加快康复速度[4-7]。与此同时,还应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形成和谐的医护关系,减少医患矛盾,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8-10]。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41±2.76)分,住院时间(13.57±2.19)d,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15%,明显高于观察组5.76%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的临床指标得到改善,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