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枝头燕雀的啁啾,夏夜稻田阵阵的蛙鸣,深秋雨夜拍打的声音,隆冬风雪呼啸的呜咽……这些我们已然听惯、不甚上心的自然之声,对听力障碍者来说却是他们难以企及的鲜活世界。
听力损失及耳聋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位居全球疾病负担排行榜前列。超过全世界人口的5%,也就是4.66亿人,包括4.32亿成人和3400万儿童,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更重要的是,听力损失不只是人们上了年纪以后才出现,调查显示,4/5的听力损失发生在人们40岁以前,其中90%的听力损失可以通过现代的听力矫正技术及手段来改善。很多失聪的悲剧本可以避免。
3月3日全国爱耳日的确定,正是基于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如今,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让老百姓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体会到日常保健、规律生活对听力健康的重要意义,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无论“听不见”抑或“听不清”,对生活造成的困扰都可想而知。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平时就应该注意爱耳护耳,适时接受听力筛查,不把噪音当“享受”,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養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听得清,看得见,这个世界才能总是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