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康泰医院 神经内科,河北 沧州)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正在不断深入,老年人在我国人口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对于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态链以及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舒适体验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1]。高血压是当前发病率相对最高的慢性疾病,甚至有成为流行病的趋势,该病对于患者的威胁来自于其长时间失控之后可能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其中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致残、致死率三高的特点,由于血肿存在的占位效应对脑组织造成直接损害,同时存在于血肿周围的组织水肿也会诱发继发性脑受损,对于病情相对轻微的可选择保守治疗方案,但从疗效而言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院在2018 年对保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对病情治疗有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取本院内科2018 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100 例并对其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患者中男性51 例,女性49 例;年龄在31~78 岁,平均为(55.1±3.5)岁。患者临床症状与相关体征均与《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当中关于高血压脑出血诊断内容相符合。
纳入标准[2]:①有高血压病史;②存在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楚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③急性发病;④接受头颅CT 确认为脑实质内出血。
排除标准[3]:①单纯性脑室出血;②动脉瘤或者动静脉急性;③蛛网膜下腔出血;④颅内肿瘤;⑤原发性或者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等导致的出血症状。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方案,包括控制血压稳定状态、止血、调整颅内压、营养支持、保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等。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每次应用剂量为10 mg,qd,晚间顿服。
所有患者均连续接受14 d 治疗,期间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或者进一步恶化,立即转为外科手术治疗。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结合临床具体症状变化,相对于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所降低且幅度超过91%,相关临床症状消失,病残程度检测提示为0 度,判定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幅度在46%~90%,病残程度检测提示在1~3 级,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并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判定为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在治疗后改善幅度在18%~45%,病情有所改善,判定为有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存在恶化,判定为无效[3]。
对于实验所需要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0.0 进行处理,所得数据应用卡方和t 检验,并通过(%)()表示,如提示P<0.05 表示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对高血压脑出血评价提示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评价提示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有显著优越性(P<0.05),详情请见表1。
表1 两种治疗方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治疗效果(n, %)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血管疾病类型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的一种,一般而言病情威胁程度高且在较短时间内恶化,有偏高的致残、致死率,如果没有妥善及时的治疗,即使顺利抢救后依然会留下一定程度的后遗症。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推广,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更趋向于成熟完善[4],但当前依然存在对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了解不够详细,处理方案不及时的情况,导致患者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期,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5]。
在冬季和春季是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峰时期,在这个时间阶段应该注重对血压指标的调整。在基底核区还有丘脑两个部位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主要病灶位置,这和高血压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关联[6]。
高血压脑出血一般为短暂性出血,在发生出血后6~8 h 会明显扩大,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一般可在数分钟到数个小时之间发展到高峰,临床症状与病灶所在位置、范围、机体状况等有关联。一般情况下患者会突然感受到头部有自觉疼痛感,频繁呕吐,情况严重的在几分钟内出现昏迷且合并大小便失禁[7]。
临床检查诊断手段的完善让高血压脑出血的确诊时间明显提前,而这也为保守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他汀类药物在应用后能够直接对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通过抑制羟甲戊酸的代谢过程来最终达到控制胆固醇合成的效果[8],以负反馈机制方式对细胞进行刺激,强化LDL 受体的数量还有活性,促进胆固醇的清除速度,最终有消除炎症、抗血栓的临床价值[9]。在本次研究中可知,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后对高血压脑出血病情改善效果更为突出,不但能够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同时还能够纠正患者存在的神经递质紊乱,确保机体的微循环良好状态,让病情的调整更加良好。
综上所述,为采取保守治疗方案干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于病情有更进一步的改善与保障效果,对患者尽快康复及回归社会提供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