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03-27 06:25房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7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效能优质

房慧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作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因素多与遗传、社会心理困素及生物学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个性改变、言行古怪、注意力不集中、社会功能下降、幻觉、妄想、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等[1]。现阶段对于该病临床首选方案为药物治疗,但由于需要较长的疗程,且该病易反复发作,因此需要在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鉴于此,本次研究对精神分裂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相应的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收治的3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 例,男3 例,女12 例,年龄20~55 岁,平均(36.14±2.32)岁,病程3 个月至27 年,平均(10.21±3.45)年;对照组15 例,男2 例,女13 例,年龄21~56 岁,平均(36.25±2.19)岁,病程4 个月至26 年,平均(10.16±3.56)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有可比性(P>0.05)。入选患者经相关临床检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颁布的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且患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指导患者用药,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若出现不良情况及时进行处理等。

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方案:(1)规范化护理行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团队,制定每一项护理详细内容,并落实到每一位护理人员职责中,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予以相应的护理计划,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操作[4],若在护理过程中发现存在不良事件则及时进行有效处理。(2)加强监护:采用24 h 护理负责制,护理人员轮流值班,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状态做好严密监护,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避免出现不良事件,同时在生活上提供护理服务,指导患者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定期打扫病房和更换被单,为患者营造舒适卫生的治疗环境[5]。(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消除负面情绪,并为其举一些成功案例,协助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治疗态度,进而提升治疗配合度[6]。(4)康复练习:依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及日常行为习惯,了解兴趣爱好,之后依据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安全有效的康复练习方案,通过活动练习增强患者的身心舒适度[7-9];同时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循序渐进予以全身放松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播放一些舒缓身心的音乐,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态度。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总分为50 分,分值越高抑郁情况越明显。(2)自我效能:参照李克特量表,其中包含10 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4 分,依据患者自我效能情况分为完全不正确、还算正确、基本正确及完全正确,分值越高代表自信心越强。(3)统计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情况,其中包括了自残、暴力、出走、不合作以及自杀等行为。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HAMD 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

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 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MA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HAMD 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HAMD 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分)

组别 例数 HAMD 评分 自我效能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15 25.14±2.56 15.23±2.12 19.41±2.13 22.86±2.86观察组 15 25.23±2.57 9.47±2.03 19.39±2.22 29.05±2.72 t 0.411 11.458 0.408 8.795 P 0.342 0.000 0.357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0 例自残自杀、1 例暴力、0 例出走、1 例不合作,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发生1 例自残自杀、2 例暴力、1 例出走、2 例不合作,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0%(P<0.05)。

3 讨论

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还未明确,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多迁延,一般情况下患者会表现为不同程度上的综合征,且智力正常和意识清晰,少数患者会在病情进展中在认知、行为、情感及思维等多方面常会存在不协调或者障碍情况,并且不同的患者表现程度也不一样,患者极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10-12],在社交方面存在障碍,会直接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与生活能力造成极大影响,严重的还会出现自暴自弃及自残等行为。由于该病进展缓慢、易反复发作及恶化加重,使得难以达到理想的预后效果,严重情况下还会发生精神残疾症状,目前临床多数采用控制疾病发展为主,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并且当患者的病情相应稳定之后,在受到应激性因素影响之下,导致复发频率较高。

现阶段对于此病临床通常是采用抗精神药物进行治疗,在关于联合护理干预或家庭关怀上应用还较少,患者仅靠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因此还需要同时联合护理干预来巩固药物疗效[13],重视到精神干预与康复环境的效果。本次研究在观察组中采用优质护理后心理状态与自我效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何卓玲等[14]研究报道结果趋于一致,可见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优质护理服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不断改进与完善,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理念[15],制定优质的护理措施,并落实到每一位护理人员手中,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确保护理服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因此在护理中更需要关注到心理状态,再加强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况,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便于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与患者主动沟通,可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与患者之间能够建立信任桥梁,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不良事件情况,同时予以康复练习,了解患者兴趣爱好,为其制定有特色的康复训练方案,能够使患者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正面对待生活,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还能够促进护理工作更好地贴近生活、社会,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医疗投诉,创建和谐的就医及护理氛围,还能够获取到社会关注度,使护理人员也能够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进而使护理人员能够更为耐心且细致地为患者提供相应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关心,促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心理及生理状态,促进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用优质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效能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