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军 莫汝雪
荔波县自然资源局 贵州 荔波 558400
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河网密布,河流深切,地貌类型多样,主要山脉和水系沿地质构造走向发育,其组合形态亦复杂。主要地貌类型为侵蚀类型、溶蚀-侵蚀类型和溶蚀类型。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受特殊的地貌类型和地质构造影响,荔波县地质环境脆弱,截止目前,全县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3处,其中崩塌27 处,滑坡6 处,险情等级特大型1个、中型8个、小型24个;威胁100人以上的隐患点4个,威胁50~100人隐患点5个,威胁50人以下隐患点24 个;现状地质灾害威胁306户1179人生命财产安全,潜在经济损失24860 万元。各乡镇(街道)均分布有地质灾害隐患点,隐患较为严重的是玉屏街道12 个和黎明关水族乡9 个,分别占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36%和27%。(朝阳镇2个、瑶山瑶族乡1个、小七孔镇2个、甲良镇2个、茂兰镇2个、佳荣镇3个)
荔波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坍和滑坡,滑坡时往往还会同时产生泥石流灾害,使得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和危害程度进一步提升。
(一)滑坡的形成原因。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包括岩体自重应力、渗透力、构造力以及震动力的综合作用。由于喀斯特山区地质环境非常脆弱,一旦有灾害性降水气候出现,有很大可能会引发滑坡灾害[1]。出现滑坡灾害几率较大的地区组成结构往往是表层残坡积松散堆积物,因此软质碎屑岩以及风化强烈,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是滑坡灾害的高发区域。
(二)泥石流的形成原因。泥石流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包括地质因素、气象因素以及水文地貌因素。除此之外,还有植物因素.土壤因素.土体因和人为因素等。荔波县地貌主要为溶蚀和侵蚀,且有较大的地形起伏变化,地形坡度通常高于25°,沟谷高差300-1000米,沟谷断面以V 字形为主,且切割强烈,加上植被破坏严重,废弃土石等固体碎屑物,一旦受到强降雨的影响,有很大可能形成泥石流灾害。
(三)崩塌的形成原因。以荔波县茂兰煤田为例,该地区广布石炭系的泥岩和砂岩,地质岩组主要为软质岩,也就是煤系。开采煤层时,由于采空区暴露面过大或缺少足够的矿柱支撑,很可能造成顶板塌落,从而使得上覆岩层出现垂直裂缝,在降水气候中雨水渗入裂隙扩溶,导致岩块脱落,山体失稳,最终形成崩塌。随着近年来荔波县采矿活动和道路建设的不断增加,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崩塌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
近年来荔波县所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以小型为主。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小型岩石崩塌和滑坡所造成。从调查数据上来看,荔波县几乎每个乡镇都发生过地质灾害或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部分乡镇甚至一年发生多次地质灾害。其中泥石流灾害多发生在碎屑岩组成的中低山地貌区,岩石崩塌及岩溶塌陷多发生在在岩溶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地貌区[3]。此外,不同自然边坡坡度,地质灾害发育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坡度为25-50°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较高,在这个坡度范围内,人口密度收大,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较高,也容易产生地质灾害,在坡度小于15°时,斜坡较缓,一般不易产生地质灾害。当坡度大于50°时,人类工程活动较少,除岩石崩墙和危岩外,地质灾害较少。
(一)植树造林。针对土层较厚的区域,植树造林上防治上述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开展植树造林能够有效截留地表水,使地面土体凝聚力提高,进而对边坡滑坡进行有效的治理。
(二)减少人为扰动。人为因素是当前引发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荔波县由于特殊的地貌环境,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并且由于复杂的地下环境,如果收到人为因素干扰,就有极大的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因此无论是进行工程施工还是资源开采,都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措施。
(三)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预防地面塌陷需要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进行合理的控制,地方政府需要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严格的论证。需要注意的是,对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会对地下水资源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搬迁避让。一种是进行集中搬迁,由政府部门组织该地区群众进行规模性的搬迁。另一种是自主分散进行搬迁,也是由政府组织,但由群众自主选择搬迁地。两种方式实施对象都是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当地群众,目的是为了保证其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地质灾害威胁。
(五)工程治理。防治地质灾害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先难后易、先大后小的防治原则,规划利用好中央下拨的地质灾害防治专款,紧密结合本地地质灾害现状,有效开展防治工作。尤其是在工程治理方面,要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标准进行规范,加大对非法开采行为的惩处力度,从而使人为因素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降到最低。
总而言之,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的重视。尤其是在地质灾害频繁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地方政府更要充分认清地质灾害特征,如此才能合理、高效的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