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蕾蕾 庞丹丹 阳虹
吞咽功能受到中枢神经的影响,且需要脑神经和口、舌等括约肌参与完成,脑卒中对患者的脑部神经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常常会出现吞咽障碍,对患者的营养摄入产生了不良影响,长期以往下去,不仅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会阻止痰液等分泌物排出,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使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增高[1]。因此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等症状需要有足够的重视。开展必要恢复训练,缓解脑部病变,从而可以改善患者营养摄入情况,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提供营养支持[2]。本文对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盲选法作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6.82±4.51)岁。观察组患者39例,男22例,女17 例,年龄57 ~77 岁,平均年龄(67.54±5.02)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各项检查,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工作。排除标准:非脑卒中引发的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其他脏器重大疾病患者;认知功能出现障碍,无法有效沟通患者。
1.2 方法 首先需要保证两组患者的脑卒中治疗,在后期康复训练中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其中有口周肌肉运动、发声训练以及吮吸训练和喉头上举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肌力评估:患者取坐位,对患者的舌肌和唇肌开展肌力评估操作,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训练任务方式。舌肌以及唇肌训练内容:让患者将舌泡置于舌面,采用舌尖用力,向上颚方向顶,并做周期性训练。唇肌训练内容,则是将舌泡放置于牙齿和嘴唇,以牙齿和嘴唇为主要运动部位,发力,对舌泡进行挤压,并根据患者训练效果确定频次和训练时间。面部肌肉训练:将舌泡放置于唇肌训练点向内2 cm,使患者保持面颊用力,对舌泡进行挤压,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耐力训练:在进行熟悉训练内容后,患者需要进行耐力训练,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可持续一段时间,并采用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并将舌肌训练、唇肌训练、颊肌训练等进行全部训练10次为1组,每天进行3组,并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完成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得到缓解,可恢复正常饮食;有效: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改善,可缓慢进食;无效:患者吞咽障碍无明显改善,无法进食。用洼田饮水实验评估吞咽功能,患者取坐位,饮用温水30 mL,其中根据患者的吞咽情况进行评分,5分制,患者吞咽功能越差,得分越高。使用生存质量量表(QOL-100)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该量表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处理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87%(37/3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1.57±0.16)分、生存质量评分(84.26±3.5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6±0.67)分、(80.57±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吞咽功能评分 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9 4.14±0.57 1.57±0.16 63.51±5.14 84.26±3.57对照组 40 4.23±0.66 2.46±0.67 64.46±4.97 80.57±4.58 t值 0.648 8.073 0.688 3.987 P值 >0.05 <0.05 >0.05 <0.05
脑卒中患者的脑部神经会出现损伤,而吞咽功能则是通过中枢神经控制,并和口、舌等括约肌共同参与完成,由于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会引发痰液等分泌物阻塞食道,进而影响电解质紊乱,造成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3]。主要表现为口唇无力,吞咽反射消失,并可能发生误吸等不良情况。因此对脑卒中吞咽困难要有足够的重视,需要进行恢复性训练,使患者的脑部病变逐步得到缓解[4-5]。针对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应以康复训练为基础,通过合理安排功能训练,其中包含了舌肌训练、唇肌训练、颊肌训练,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确定训练频次和时间,对患者的中枢神经进行刺激恢复,并和口、舌等括约肌得到训练[6-7]。对患者进行耐力训练,使患者的唇部肌肉和口部肌肉能够获得持久性刺激,锻炼患者舌、喉部括约肌,刺激口咽部,提升其灵活性和协调性,进而增强突触功能,促进神经传导通路的建立。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将肌电信号进行综合利用,并将其反馈给患者,使患者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恢复效果[8-9]。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1.57±0.16)分、生存质量评分(84.26±3.5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6±0.67)分、(80.57±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欧阳丽竹[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恢复吞咽功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