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400 广东省廉江市第三中学 王洪峰
时代变迁,岁月转换,许多旧物件渐渐被新的物件代替,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我家里。这些年,我们家在时光流转中丢弃了很多物件,唯独妈妈房间里的那台缝纫机依旧被珍藏着。
妈妈的那台缝纫机放在床头柜的旁边,用一块充满年代感的布盖着。掀开布,用手一摸,缝纫机纤尘不染,它坚固的躯干如同钢铁一般,躯干上有一条条细小的划痕,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的脸颊。这台“老宝贝”承载着我们最快乐的记忆,收藏着妈妈的爱,编织着我们过往的生活。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已经有这台缝纫机了,妈妈的缝纫手艺一流,经常帮邻居、村里其他人缝补衣服。因为手艺好,后来妈妈干脆在村里开了一个裁缝店来养家,缝纫手艺也成了妈妈最大的骄傲。
我以前非常调皮,老爱在村里、山上乱跑,衣服的胳膊肘、膝盖部分很快就被磨破了,回到家就要被爸爸臭骂一顿。每到夜晚,妈妈都会静静地帮我把衣服补好。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每天都要给别人缝补衣服,总是要干到深夜,才有时间给我收拾“烂摊子”。妈妈在昏黄的灯光下低着头、弯着腰给我补衣服的身影,成了我最温暖的记忆;妈妈踩缝纫机踏板时发出的“嗒、嗒、嗒……”的声音,是回荡在我耳边最欢乐的歌,我经常听着这首歌入睡,在这歌声里,我渐渐成长。
每年我最期待的就是春节的到来,因为过年时,妈妈会为我做一件新衣裳。那时,一听到缝纫机的声音,我就会高兴得不得了。那会儿,在缝纫机前忙碌的心灵手巧的妈妈,就是我专属的服装设计师。妈妈做的衣服穿着既合身又与众不同,年初一每当我穿着新衣服跑出去,总能收获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虽然小时候我家里并不富裕,但妈妈用一针一线给我缝制了一个骄傲的童年。
时光飞逝,我也在缝纫机的“嗒、嗒、嗒”声中长大了,要离开家到外地上学。开学前夜,妈妈把我要带上的衣物仔细检查了一遍,有稍微脱线的地方,她都用缝纫机补好。我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描述的就是此刻为我缝补衣物的妈妈吧。
今年开学前,我来到妈妈身边看她缝缝补补,却发现妈妈操作缝纫机的动作没有以前那么敏捷了,穿针时也没有以前那么精准了,穿了几次都没成功。我走过去,一下子就把线穿过了针孔,妈妈笑着感叹道:“我真是老了,以前我穿针和你一样准。”
经历了岁月的侵蚀,家里的缝纫机似乎笨拙了不少,它曾经欢悦的声音变得低沉迟缓,但妈妈却爱它如往昔,不断用它缝出生活的淳朴。如今,我们穿的衣服都是从商店里买的成衣,也早就与补丁说再见了,缝纫机大多时候被闲置在角落,妈妈亲手缝制了一块漂亮的布将它盖上,也盖上了一段清贫却快乐的岁月。
每当想起这台缝纫机,我就会想起妈妈踩着缝纫机的那段岁月,感受到满满的爱意。
简 评
中学生写作写什么?有两个维度:向外突围,写这个自己一点一点开始认知的大千世界;向内挖掘,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呈现个体的生命世界。本文属于后者。时间总是向前流淌,总有些记忆难以忘却,拎出来就是写作素材。作者巧妙抓住“老式缝纫机”这一核心物件,将有关的记忆细致梳理,缝纫机的样子、妈妈开裁缝店、妈妈为“我”补衣服的身影、春节裁新衣、去外地求学前妈妈为“我”缝补衣物、妈妈穿针不再敏捷……这些零碎往事的记叙,使文章内容充实,不乏温暖人心的细节。
中学生写作有啥用?有个重要功能,那就是净化心灵,提纯精神。在写作中,无数次回望过往,妈妈深夜踩响踏板,伙伴于春节羡慕“我”的新衣……咀嚼那些清贫、温柔、忧伤的瞬间,一个人对生命的理解会越来越明晰、透彻。这就是:少年写作,润泽生命。
(郭培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