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校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大都在传统的校园报刊等形式的基础上,利用学校官方网站或微信公眾号传播校园新闻,借此增强与家庭和社会的互动,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但同时笔者也发现,这些“官网”“官微”上发布的校园新闻在写作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笔者仅以上海某区2018年教育系统学校新闻评优活动中的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其写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改进校园新闻写作的建议,希望为中小学校提升校园新闻写作质量和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笔者本次考查分析的38篇校园新闻获奖作品,分别来自上海某区教育系统的各中小学(幼儿园),新闻内容基本是对于单个即时性事件的报道,对应新闻中的消息类型,基本不涉及通讯或评论,发表载体包括本校官网或官方微信、区域教育新闻网站等。需要说明的是,登载于学校官方微信的内容不一定都是新闻,这里所分析的文本均为评优活动中各中小学(幼儿园)自行申报的作品,所以当作新闻看待。
此外,笔者之所以选择消息这一类型进行分析,是因为它在校园新闻写作中更为常见,也更具有基础意义。尽管如今新媒体在快速经历着形式上的更新迭代,未来还可能出现新的校园信息传播渠道,但对于校园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应该是一以贯之的,包括对于新闻事实的快速精准捕捉、对于用词造句的精准锤炼等。同时本文中提到的这些问题尽管更多属于“软伤”,一般不妨碍读者获取基本信息,但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加以改正,则有利于提高新闻品质,增强基层学校的传播公信力和美誉度,提升学校整体形象。
从笔者研究的这38篇获奖作品来看,其写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明显问题。
1. 标题不恰当
好的标题应该能够概括新闻事件的核心要素。校园新闻的标题通常可分为引题、主题(主标题)、副题三类,主题重在记述核心事实,引题通常虚一些,是对主题的引领与升华,副题往往起到补充阐释的作用。限于在新媒体登载的特殊状况,38篇作品中的大部分作品只使用了主题,少部分使用了“引题+主题”,没有“主题+副题”或“引题+主题+副题”的情形。
具体来看,这些校园新闻在标题写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活动名称作标题,表意模糊;二是以活动主旨作标题,冗长拖沓;三是新闻亮点不突出,平淡寡味。如“龙舟竞渡,敢为人先,同舟共济,勇往直前—某区第五届运动会龙舟(青少年组)比赛暨上海市QG中学第二届龙舟节顺利进行”,这样的标题若改为“某区第五届运动会龙舟比赛在QG中学举行”,则显得简明扼要。又如:有一则新闻标题为“YLW小学举行‘大师伴我读经典活动”,初看倒也中规中矩。但笔者读过正文后得知,演员六小龄童曾在该校的活动中为学生讲解经典名著《西游记》,若将这位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嘉宾写入标题,改为“六小龄童做客YLW小学解读《西游记》”,则新闻亮点更加突出。
2. 导语不规范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通常为首段,也可能为前两三段,它帮助读者即使不读后面的段落,也能大致把握新闻事件的要点。导语要用尽量简短的语言把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说明白,在此基础上再添加场景渲染、活动目的等内容。从这些获奖校园新闻来看,它们在导语写作方面主要存在内容冗长、重点不明,写法老套、生硬呆板,要素不全、时间不准等问题。
如笔者发现,至少有五篇校园新闻的导语开头使用“为”或“为了”句式。以“为了”起头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通知、活动策划的写法,用于新闻写作则显得生硬呆板。若将“为了”之后的内容进行压缩,放在主陈述句之后,将预期目的变为活动宗旨或达到的效果则更为妥当。还有的校园新闻是把活动策划书略微改编变为新闻导语,结果内容中只有活动方案,而未出现新闻事件的参与人员、事件过程等要素,如同一场纸上活动、假活动。还有的导语对于新闻事件的时间表述不精确,如使用“某活动今天开幕”的表述,正文中皆无活动的具体日期,这就不利于事后回看这条新闻,而且经转载后也很容易因为时间信息缺失给工作造成不便。
3. 结构设置与词句表述不当
其一,整体结构设置不当。在校园事件的讲述中,有价值的内容都可以构成新闻主体,并可以根据需要分为多个小标题进行阐述。但是个别新闻却设置了“前言”“花絮”“后记”“活动后续”等部分,这样的表述往往会矮化扭曲新闻内容,因此写作中需尽量避免。
其二,俗套性修饰语泛滥。如有些校园新闻会在标题或正文中加上一些修饰性状语,包括“全面”“如期”“顺利”“成功”“隆重”“圆满”“有幸”“亲自”“在百忙之中”等,看似是在为新闻壮大声势,实则干瘪无味。校园新闻写作人员要有意识地避免使用这些修饰语,要通过对新闻事件的精准描述、对人物话语的捕捉与提炼等,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其三,人物称谓使用不当。例如:在一则新闻中,某个人物首次出现时可使用“职务/头衔+姓名”的形式,以后再出现时直接用姓名表示即可,尤其要避免使用“李局长”“张校长”“王主任”这种“姓氏+职务/头衔”的表述方式。因为新闻写作人员与新闻中所列人物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尽量避免在新闻中流露出对官员或名人的过分仰视乃至谄媚之态。
其四,滥用“我们”致叙述主体错位。校园新闻的写作者是“我”,包括信息员、通讯员、新闻干事等人员,随意使用“我们”会因为指代不明,使得新闻叙述主体发生改变。倘若要用“我们”,也是在新闻的某个直接引语中,用某个特定人物的口吻来讲述。
4. 结尾滥用评论或抒情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式是由“我”即新闻写作人员从个人视角来陈述事实。但笔者发现,一些校园新闻在前半部分还能保持良好的叙述节奏,但到结尾时却变换写法,从“我”的视角变为“全知全能型”视角,对事件本身进行评论或抒情,看似拔高主旨,但却由于打乱了叙述节奏,使得内容显得不伦不类。经初步统计,在38篇获奖作品中,结尾处存在此类问题的作品超过一半,足见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如一则新闻的结尾写道:“短短两个多小时的会演,在全体师生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作者何以知道一场校园活动在“全体师生”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这不符合常识也不符合逻辑。类似表述要尽量避免。
各级教育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校园新闻写作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各种方式的工作改进提升校园新闻写作质量,以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在家长、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1. 唤醒新闻写作人员的精品意识
校园新闻写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写作主体亦即各基层单位的新闻写作人员在新闻业务能力方面的欠缺。要想提升校园新闻质量,首先要唤醒新闻写作人员的精品意识,要求他们在更高站位上树立起对校园新闻写作的责任感,并通过主动学习提高写作能力。如新闻写作人员可以订阅国家级或所在省市以教育报道见长的报纸,学习这些职业记者如何报道学校新闻,如怎样拟标题、怎样写导语、怎样处理对话等,从模仿写作开始,不断提升新闻写作素养;还可以在开学第一课、毕业季等学校重要节点活动中参与策划,推出并捕捉活动亮点,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园新闻的传播效力。
2. 增强对新闻写作人员的机制保障
基层单位领导要提高对校园新闻写作工作的认识,并通过相应的机制扶持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投入热情。其一,要把文字功底扎实、热爱写作的人配备到校园新闻写作这一岗位上,并建立主角与备角,确保校园新闻写作工作的顺畅。其二,可以建立内部激励机制,为校园新闻写作赋予更多的绩效权重。如新闻素材一旦被社会媒体采纳、在各类评比中获奖,就给予写作者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其三,要创造条件让相关人员参加专业机构举办的新闻业务培训。
3. 强化区域顶层设计及政策引导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宣传部门有必要通过顶层设计,强化对基层单位的政策引导。其一,定期开展区域性的新闻写作培训活动,邀请社会媒体记者对校园新闻写作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其二,鼓励区域教育新闻媒体面向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选稿、用稿奖励机制,每年开展评优表彰活动,激发新闻写作人员写稿与提高的主动性。其三,将新闻院校教师、教育媒体记者等引入校园,或安排校园新闻写作人员到媒体开展短期挂职学习,以提高其新闻素养和写作水平。(注:本文写作得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优秀青年骨干培养计划支持,敬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