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从阳 毕素华
瘟疫,就像人类的影子,几千年来与人类一直相伴相随,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关注中国古代如何防治瘟疫,对当前防控疫情具有借鉴作用。
防治瘟疫的常用方法
从《史记》上明确记载公元前243年“天下疫”始,至1949年,我国有确切记载的大瘟疫就有500余次。在长期与瘟疫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人民积累了宝贵经验,从可以查到的典籍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是以蜃炭攻杀貍虫法。《周礼·秋官·序官》:“(赤犮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凡隙屋除其貍虫。”周朝时候,防治瘟疫就安排专人负责消毒的工作,用蜃壳烧成灰,和上水,洒于屋隙,毒死带有病菌的貍虫。
二是杼井防疫法。《管子·禁藏》:“钻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也就是说,淘掘井土,使易新水,把井底疏浚一下,清洁水源,用来防止瘟疫。
三是萩室防疫法。《管子·禁藏》:“当春三月,萩室熯造。”新造的房子,湿气停蓄,易生瘟疫,焚烧艾蒿等去除房子的湿气,同时也杀死病毒寄生的虫蚁,让病毒无处藏身。
四是隔离防疫法。隔离感染源,可以用来控制疫情,防止患者数量增加。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一套疫情检查和患者隔离措施,云梦竹简记载过疫情申报之事,有了疑似病例,典甲(即乡长)必须承担起调查、报告的责任,然后政府派医生来检查,一旦核实,即行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夏天,青州大疫,平帝诏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政府组织力量,在疫情严重的地区腾出一些住宅作为患者的隔离病房,集中治疗,以防扩散,切断传染源。
抗疫赈灾的有效措施
在两汉时期,疫病频发,史书明确记载的疫病有38次,其特点为:发生频次后期较前期增多,与行军作战密切相关,乱世发生频繁,高发区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同时与其它灾害相伴发生。在疫灾发生后,汉朝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抗疫救灾措施,如发放药物、医治疫病、强制隔离病人等;还减免田租、赋税,发放财物,开仓赈济,安置流民,节用抗灾。
古代的科学技术很不发达,更没有能力发现细菌病毒等,但中国古代在防止疫病的过程中迸发出来的创见和做法有许多是值得借鉴的。一是隔离治疗,阻断传染源。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对疫病患者采取了隔离措施,并设立“临时时疫医院”,隔离传染源。此后历代效仿,至今也是一条非常有效的措施。二是颁布医方,引导群众使用。大力宣传防治疫病的方法,在村口驿道旁要立牌晓示或编撰一些简单的强体避疫的药方引导广大百姓运用,增强抵抗力,控制疫病蔓延,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三是巡视散药,赐棺埋瘗。给未感染者送药预防,一旦有患者死亡,朝廷免费制棺深埋,以防疫病的进一步扩散,并给予补贴。平帝元始二年下诏,凡是在疫病中一家死掉6人以上的赐给葬钱五千,一家死掉4人以上的赐给葬钱三千,2人以上的赐两千。名义是葬钱,其实是对幸存的家属给予经济扶助。
明朝惠民药局是官方在各地设立的诊病卖药的医疗机构,瘟疫发生后,最关键的救灾手段就是向瘟疫发生地区遣医送药,明代政府向瘟疫发生地区派遣医官巡视灾情,并由惠民药局免费散发药物。万历九年(1581年)交城县“自春徂夏大疫,至有举家毙绝者。知县吴腾龙集医于惠民药局,施药活之”。万历三十九年、四十年疫厉甚行,大人小儿多患,保德州知州胡楠设局延医施人参败毒散及二圣救苦丹,全活者甚众,建药王庙祭祀之。如果没有地方官员的高度重视,没有这些地方医疗机构的积极作为,当时瘟疫的情况可能一发不可收拾,影响社会稳定。清代没有设立惠民药局,但在瘟疫发生之后,官方也会设立临时性场所遣医施药。这些地方医疗机构各地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地方甚至流于形式,所以灾情来时,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总结防治经验,推动医学进步
在古代社会,每一次瘟疫都会推动医疗卫生的大进步。在与病毒作斗争的几千年中,中国的中医更加体系化,在防控疾病方面越来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历代医家著书立说,记录研究成果,对后世起到借鉴作用。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指出,“疗狂犬咬人方,仍杀所咬犬,取脑敷之”。他还列举了数首“辟瘟疫”“辟天行疫病”的方剂,这应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预防与治疗疫病专方。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把伤寒病、時气病、热病、温病、疫疠病进行了分析比对。唐代孙思邈做过一些用疫病患者的脓汁、血清进行接种以防治疣、疵的尝试。他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还载有近20首辟疫方,在药物的使用方式上,除佩带在心前外,还有口服、烟熏、粉身、身挂、纳鼻、浴体等,药物剂型除蜜丸外,还有散剂、汤剂、酒剂、膏剂等。在代表性的药方中,雄黄、雌黄、细辛、川芎、蜀椒、桂心、白芷等都是用得最多的药,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借鉴。明末医学家吴有性的《瘟疫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论述瘟疫成因和防治的专著,在瘟疫防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代中期,叶桂的《温热论》、薛雪的《温热病篇》、吴瑭的《温病条辨》、王士雄的《温热经纬》为代表的"瘟疫学派"逐渐形成,对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有了进一步发展。
几千年的防治疫病的经验证明,只要组织有力,社会积极参与,隔绝病毒感染源,重点发展医疗技术,做好民生保障,就一定可以战胜疫病。
(作者单位: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张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