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金
我所在的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北郊、高邮湖西畔,一直是全省民族工作对外交往的“窗口”。成立回族乡30多年来,在各级关心支持下,全乡2.3万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民族乡镇前列,先后四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18年5月,省委书记娄勤俭到乡里调研并强调,菱塘的发展得益于思想的不断解放,要在新时代继续走在改革发展的前列,特别是按照“四化同步”要求推进乡村振兴,建好少数民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牢记殷殷嘱托,菱塘发挥国家重点中心镇与全省唯一少数民族乡的政策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鼓励激励返乡青年就业创业,出台了鼓励创业、支持返乡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居民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发展特种电缆、智慧照明、现代农业、民族旅游四大特色产业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强化惠民政策落实增加转移性收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乡共有200多名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其中有少数民族青年60多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
乡里的清真村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作为该项目牵头负责人,我基本上每个星期都要去村里走一走、看一看。
一天清晨,趁村民在家还未外出,我早早来到村里,就张庄等庄台民居保护性修缮问题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刚到村口,就看见几个“老人”吃力地蹬着三轮车,车上坐着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孩子们。我当时就在想,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在忙什么。处理好手头上的事情,我跟随行的村干部聊起这个话题,他讲起了其中一户的情况。
薛大姐女儿女婿常年在南京打工,老伴老杨也一直在扬州做瓦工,都是过年过节偶尔回来。她每天都要忙里忙外,身子骨也不大好,还要照顾刚上幼儿园的孙女,属于典型的“空巢”家庭。“现在不少年轻人都到大城市发展了,类似这样的家庭,村里还有不少。”村干部说。
我感到,没有人气的乡村,即使条件再好、环境再美,总感觉少了一些生机与朝气。其实,只要让年轻人回来就业或者创业,类似这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我从村网格员那里找来薛大姐女儿小杨的电话,决定做做小两口的工作。
一天晚上,我拨通了小杨的电话,在说明意图后,她感到很惊讶。小杨说,2009年职校毕业后,一直留在南京打拼,目前在一家酒店做服务员,丈夫小金在同一家酒店当保安队长,两人的工资加起来每年差不多有6万多元,除去房租和一些必要的生活开销,一年下来基本上所剩无几。我向她介绍家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目前的就业创业政策,希望他们能回菱塘发展。但在近1个小时的交流中,小杨说得最多的,大概还是家里开销虽然比大城市少,回来发展也能照顾老小,但总觉得农村发展机会没有外面多,而且小金认为自己是汉族,小杨的亲戚大都是回族,担心回去后生活上会有不习惯。后来虽然多次与他们沟通,但小两口都以再考虑考虑为由,婉言谢绝了我。
2017年6月的一天傍晚,我正好在清真村开会,忽然有村民跑来说,薛大姐家里围了好多人。我立即和村干部前去了解情况。原来,她突然头晕,一头栽倒在了地上,老伴老杨在扬州一时半会也赶不回来,来看究竟的邻居大都是老人,一下子手足无措。我急忙撥打120,并联系医院帮忙治疗。随后,我又将老杨和孙女一起接到医院,并帮他们准备了晚饭和生活用品。安顿下来后,我打开微信与小杨视频通话,将这边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她。镜头这边几个月没见到妈妈的小杨的女儿大哭起来,不停地喊妈妈;镜头那边,看见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和面容憔悴的父亲,小杨也伤心地哭了。此时此刻,思念与无助的交织,小杨的心似乎一下子“融化了”,他说:“乡长,感谢您的关心,我听您的,年底我们就辞职回来。”
乡村振兴一定要留住年轻人。其实,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但想要吸引、留住像小杨这样的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我们必须给他们提供好的发展机遇、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找不到对的发展路子,就是回来了也会打退堂鼓。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一直在想能帮他们做点什么。有一次去南京参加活动,结识了省人大代表、扬州灯泡集团负责人。闲聊中得知公司有一部分氖灯组装业务想外包,没什么技术门槛,只需要几台专业设备,人员简单培训后即可,产品不用担心销路问题。这不是很好的创业机会吗?随即,我打电话问小杨有没有兴趣,小杨爽快答应了。只是4台设备需要16万元左右,小两口算了半天,手上只有不到3万元的可用资金,而且又没有厂房,手续也不知道怎么办理。这些困难成为小两口创业路上的“拦路虎”。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我把家中仅有的8万元全部借给他们作为启动资金,并为他们担保贷了一部分款,同时四处打听物色了闲置的厂房,乡代办员还全程跟踪服务帮助办理手续。不到一个月,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就等“老板”归来任职。
2018年3月,灯泡厂正式开始运营。“以前是为别人打工,现在是为自己打工!”小杨自豪地说。据她介绍,工厂每年可加工约2000万支氖灯,除去各类成本,每年纯利润约14万元,而且做得越多,赚得越多。创业初期,他们既当老板,又充当物流、会计、工人等多重角色,虽然辛苦,但小两口还是经常加班加点,不到一年就添置了私家车。
创业的路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天,乡里接到12345政府热线,有附近居民投诉小杨的加工厂经常深夜运转,噪声较大,影响了居民休息。由于历史和规划等原因,类似这样的矛盾在我乡时有发生。当天晚上,我带领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前往现场进行调查核实,离厂不远我就听到了机器运转的声音,但周围也没有民居,怎么会有人投诉呢?我立即让小杨先关掉机器,并问清事情原由。听说有人投诉,她好像早就知道是谁了。原来,小两口每天上午要到扬州送货取料,只有下午和晚上才会闲下来集中精力加工生产。厂房对面的一排低矮房子里,有个人租住在里面,由于在菱塘这边开农村公交,需要早睡早起,所以与小杨产生了一些不愉快。但不管怎样,遇到类似的投诉,企业肯定是理亏的,必须立即整改。可是关停企业无疑会要了他们的“命”,而搬迁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考虑到厂房周边也没有民居,我便带着小杨一同到租户那里打招呼。租户告诉我们在这里租住好几年了,跟小杨也没什么矛盾,就是嫌声音吵。听到这里,我便将小杨的创业经历告诉他,并提出帮忙在附近租一个房子。租户表示理解,二话没说就与小杨“握手言和”了。
为了更加方便解决小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还将小杨拉入乡级“店小二”微信群,只要遇到什么难题或有什么诉求,在群里@一下相关部门即可,相关负责人将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
如今,小杨事业家庭实现双丰收。一家人每天都能聚在一起,一日三餐,欢声笑语,昔日的“空巢”变成了现在的“暖窝”。
(作者系中共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