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搞活企业为中心加快恢复经济常态

2020-03-25 15:09张二震
群众 2020年5期
关键词:外资企业复产常态

张二震

江苏是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江苏是实体经济大省,先进制造业占比接近50%;江苏是开放大省,利用外资全国第一,对外贸易全国第二。新冠肺炎疫情几乎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的背景下,江苏经济加快恢复常态,对于江苏决战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关键作用,对于稳定全国发展大局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经济运行从几乎“停摆”到恢复经济发展常态,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江苏如何加快恢复经济常态指明了方向。恢复经济常态,复工复产是重点。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只有企业活了,整个经济才会活,企业正常运转了,才有产出,才有就业,才有消费,社会经济才能恢复常态。可见,搞活企业是恢复经济常态的关键。

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各项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疫情发生以后,由于停工防疫,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江苏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遭受重创,很多企业苦苦支撑,甚至面临倒闭破产。这个时候,政府必须出手,首先要让企业能够“活下去”,才谈得上恢复发展。这次疫情进一步显露了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已经出台的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企业。要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可以考虑在协调完善的基础上,把一些在正常情况下本该实行的减轻企业负担的改革政策转化为长期性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增强“造血”功能。特别是小微制造业、服务业企业,本小利薄,但是对于经济运行和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突出将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作为长期的政策导向。

恢复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企业正常运行的外部条件。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使经济循环重新恢复畅通,是全面恢复生产秩序的重要一环。总体看,江苏应该属于较低风险区,更有条件也更应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率先在全国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事实上,江苏在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作为实体经济大省,特别要注意呵护制造行业的产业生态。疫情防控导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停摆”,直接引发产业链、供应链的中断,对企业运行带来极大困难,危及发达的制造业分工体系。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省内外区域之间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要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要加强对企业复工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特别是要加强防疫服务和畅通物流管理。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及时梳理哪些事情是企业正常运行必需的环节,以及受疫情防控的限制单靠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比如,复工复产,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做到“货畅其流”。如果说物流是经济运行的血脉,金融就是企业运行的血液。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问题,应加大金融支持。这些单靠企业和市场是无法解决的,各级政府必须主动作为,主动服务。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了,就会启动经济社会循环,市场“元气”就会迅速恢复。企业这个经济运行的“细胞”活了,产业发展的“生态”恢复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自动引导企业恢复经济活动。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总体上看,江苏市场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但还应在促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方面继续起引领和探路作用。比如促进城乡之间人员、土地、资金等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向民营企业放开放宽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通信、金融等基础产业领域的市场准入,打破行政性垄断,促进竞争,释放增长潜能。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江苏民营经济发达,企业家敢闯敢拼,发现商机、创新创业能力强。一旦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市场准入有了新突破,打破行政性垄断有了新进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会有大发展,江苏经济就会更具活力。

高度重视外资企业的复工复产,千方百计保障外资企业全球供应链正常运转。这一点对于江苏特别重要。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全球供应链产生了很大冲击。江苏是开放大省,从某种意义上说江苏制造业已经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外資也已经深度融入江苏经济,成为江苏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资企业恢复常态运行,不仅对江苏经济恢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因此,帮助外资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不仅是江苏经济恢复常态的需要,更是增强外资对江苏长期信心的需要。

一是要保障外贸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特别要优先保障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中具有关键环节的外资企业、掌握关键或者核心零部件的外资企业、形成关键模块生产的外资龙头企业复工复产。江苏要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要利用江苏产业体系门类齐全、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强劲的优势,加强内外资企业的协同合作,全力应对疫情带来的短期经济冲击。

二是切实落实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凡是给内资企业的救助帮扶政策,都无条件适用于外资企业,切实减轻外资企业负担。外资企业是成熟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外资企业实施同等政策帮扶,留住产业链关键环节,稳定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

三是大力推动外贸新业态,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省内各地积极创新发展各类贸易业态,推动苏州、南京、无锡等地用好综合试验区政策,加快发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推动传统内贸专业化市场转型升级,实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数字贸易。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易”,大量线下需求转移到线上,激发了大量创新业态,促进生产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作者系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开放经济方向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陈学科

猜你喜欢
外资企业复产常态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价值链中的采购结构及产出用途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复产复工 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穿透虚假外资企业的“包装外衣”
浅谈外资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成败因素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