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星
2019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五部委发布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推进我国印刷业的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绿色环保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绿色环保是印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业界针对VOCs减排主要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方面着手。笔者认为这三方面措施可以延伸为印企实施绿色印刷的整体路径。
源头削减主要是指通过设备或技术改造、工艺改良或流程优化、改变产品配方或设计以及原辅材料替代等手段,在进行废物处理和再生利用以前,减少有害物质和污染物的产生数量。
业内有不少人士,尤其是出版物印刷从业者,对于政府在环保治理过程中针对印企实施限产停产有所质疑。他们认为印刷属于来料加工行业,油墨通过物理手段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属于物理工艺。工艺中除制版环节外,几乎没有化学变化,也就是说并不会产生新物质。这使得印刷行业本身并不会“生产”污染物。污染物主要还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自身所含有的。印企的污染物排放量比一般的化工企业要少得多。由此得出结论,印企所采购的原辅材料是否环保直接决定了后续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是否绿色环保。例如可以通过选用经过可持续森林认证的纸张替代普通纸张,植物油基油墨代替矿物油基油墨,免酒精(异丙醇)的润版液代替普通润版液来实现环保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免处理CTP版被越来越多的印企采用。这是继CTP技术后又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它是指在完成曝光后,无须进行显影处理就可以直接上机印刷的CTP印版。免冲洗CTP版的显影机理与普通CTP版不同,前期曝光完成后,通过光化学反应,使印版中的非图文部分转化为气态生成物直接挥发,所以不再需要进行冲洗(显影);另外一种是借助印刷设备中的润版液,对印版进行冲洗。省去了普通CTP版制版过程中的显影液冲洗环节,避免了原工艺中大量显影和冲版废液的产生。
过程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制度建立、员工培训,规范操作,工艺控制实现节能降耗、减少危险废物排放的目的。
印企可通过编制企业内部实施绿色印刷的保障措施文件,进而建立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如建立车间能效考核制度,定期统计水、电单位产量的综合消耗数据,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制定印刷机印版、橡皮布损耗率控制程序,建立实施减少印刷机空转制度。印企可通过对员工开展系统培训,使员工熟知并理解绿色印刷的相关要求,从而规范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流程。
在过程控制中印企可以通过以数字方式传输文件,无纸化办公,采用中央供墨系统,建立实施印刷油墨控制程序,集中配墨,定量发放,以及车间、办公用房采用节能LED灯照明等措施實现资源节约,贯彻绿色印刷理念。过程控制的好坏真正体现了企业自身的生产管理水平,更多体现的是企业的“软 实力”。
末端治理是指通过引进建造或改造升级废气、废水、废物等处理设备,或借助第三方处理手段,使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水平达标的 措施。
对于印企来说,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废气(VOCs)的无组织排放至关重要。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11/1201—2015)》将无组织排放定义为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目前我国主流的印刷设备本身并不处于密闭环境下的,这是设备本身设计的原因,短期内很难解决。可以通过加装符合相关要求的局部或整体集气设备实现进一步的去污染处理,最终实现达标排放。目前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催化燃烧法、液体吸收法等方式。除废气外,印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墨、废清洗剂、废溶剂、沾有油墨或溶剂的棉纱、抹布等废弃物应放入具有标识的密闭容器中,定期交由具备为废物回收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并做好记录和留存相关票据。
从人类的环保历史进程看,末端治理是阶段性产物,存在较大局限性,是对污染物的滞后处理,并且需要企业前期投入高昂资金引进设备,后期运行费用高,使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属于企业被动而为的补救措施。考虑到印刷行业的自身属性,从源头上有力削减将会使后期的污染物排放控制事半功倍。而过程控制为企业实现绿色环保提供持续动力,是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发展核心要素。印企需要充分意识到,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措并举的同时,应该更注重源头削减和过程控制,从而实现标本兼治。
在人们日益重视绿色环保的今天,印企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绿色印刷路径,实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友好型蜕变,为社会提供更为环保和优质的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李倩 liqian@c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