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洋
闵歆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化艺术与设计专业博士生第十届(2019年)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
闵歆手里那台原本像个儿童玩具的相机模型突然成了“真的相机”。“这个3D打印模型相机上的斑马纹路都是我自己贴上去的,先通过扫描和定位这些纹理的3D点云,长得像滑雪眼镜的微软HoloLens混合现实头戴显示器就能精准地识别、跟踪模型。当你的手指做出一些指定动作时,通过电脑与头显连接的体感手势控制器就能判断出来,并将这些手势在产品上对应的功能在眼镜上显示出来。”闵歆解释道。她的这项成果叫“VPModel”。
本科学习工业设计专业时,闵歆便常常听到来自产品设计团队这样的抱怨:直接根据CAD图纸生产出来的产品时常会与概念中的不符。那么,如果能在概念模型到真实产品的过程中增加一个过渡环节,即“快速+高保真”的产品原型仿真最终产品,不就能让工程师和设计师在设计阶段能逼真演示最终的产品设计效果、及时找到设计缺陷了吗?这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还能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在产品设计领域非常有价值。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闵歆对计算机相关的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关于“VPModel”的想法也渐渐成型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闵歆对计算机相关的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关于“VPModel”的想法也渐渐成型。
此前几年,由于技术的限制,虚拟现实并不能达到与真实的电子产品相同的呈现效果,但随着MR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原型无限接近于真实产品外观、实体结构、使用过程模拟”的设想逐渐成为可能。闵歆在设计中创新性地将3D打印模型和带有LeapMotion(体感控制器)的HoloLens(MR混合现实设备)结合,突破了虚拟模型和物理模型实时匹配(物体识别,实时匹配/跟踪)、用户手势动作识别(手势识别、动作认知)的核心技术难点。
在闵歆眼中,数字化艺术与设计专业是一个设计和计算机结合的专业,涵盖面很广,包括跨媒体设计、数字创意、文创等等方向。
作为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民族民间文化的创新工艺产品与數字博物馆应用示范》资助下展开并完成的项目,VPModel的核心技术还可应用于数字博物馆中展品的高保真展示与文物使用的仿真体验,在娱乐、营销、培训等方面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闵歆目前也正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机协同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设计研究》项目的研究,她所在的实验室有着近十年的外骨骼研究基础,VPModel是在扩展现实(Extend Reality)这一前沿科技概念上的初步探索,将VPModel与外骨骼机器人结合,未来可应用于康复医疗、军事、航空、远程协作等领域。
“我前期的作品都是比较偏向纯设计的路线,后来开始慢慢往学科结合发展。”
闵歆坦言,自己的设计经历了从纯设计、纯工艺到产品与实际相结合,再到学科交叉的进化史。
2014年,就读于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闵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较有影响力的竞赛——德国红点奖投了几个小组合作的作品,“没想到运气那么好,中了两个。”其中,“Lock for the blind”是专为盲人设计的锁,通过对锁表面的凹陷进行特殊设计,盲人可以触觉感知锁表面a到j对应的盲文,方便地解锁。“Baby Safety”则是为移动公共交通工具设计的大人婴儿两用座椅,它比普通的公车座椅多开了两个洞,折起时可以如婴儿车一般放置儿童的腿脚,防止儿童因急刹车而倾倒。“那个时候我们做设计就比较偏向真善美,为弱势群体服务,主要也是从设计本身出发进行一些结构上的美化。”闵歆说。
2019年韩国国际综合设计营团队合影
在国际会议做报告
在后续的课程实践中,闵歆也创造出了不少喜人的成果。比如在《信息产品设计》课程中,闵歆的团队开发出了可以通过哭声和活动监测孩子是否醒了,从而在白天和夜晚分别进行自动播放音乐及摇摆进行哄睡的摇篮椅——“Baby Max”。在结课的概念发布会上,“Baby Max”获得了任课老师和行业内天使投资人的一致好评。由此,闵歆也逐渐看到,只有经过调研、准确结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随后,闵歆又陆续设计了防雾霾口罩、提示防爆炸的高压锅,均是基于社会热点做出的产品。
“我前期的作品都是比较偏向纯设计的路线,后来开始慢慢往学科结合发展。”闵歆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比赛中,闵歆和光电专业的同学合作,协助进行光斑大小可调、颜色亮度均匀、光谱可调、能够实现深伤口照明的LED手术无影灯外观设计,填补了手术无影灯光谱调节的空白领域,还申请了专利。在2016年“创青春”比赛中,闵歆又与致力于全球顶尖三维成像技术开发的高科技公司——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参与了深度相机项目的设计。第二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闵歆又和利珀科技公司合作,创造出了更加商业化的项目产品。“接触了更多的技术以后,我慢慢学会了把技术带入设计,这样的成果不仅更容易落地,也更有价值,不仅仅只是美观这样子。”
在闵歆眼中,数字化艺术与设计专业是一个设计和计算机结合的专业,涵盖面很广,包括跨媒体设计、数字创意、文创等等方向。“我们专业下面各个实验室做的东西也都很多,不同的老师做的项目都不同。有些偏设计智能,比如‘双十一时自动生成了高达 4 亿张海报的技术,就是工业设计所老师和阿里团队共同开发的AI设计师‘鹿班;有些偏跨媒体设计,例如2019年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的作品‘入画,它是一个视听融合的跨媒体生成平台。”闵歆说。
“我觉得浙大,尤其是我们这个专业的老师的教育模式比较开放,鼓励我们自己去寻找兴趣点,给予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寻找自我、自由发展,这对学设计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闵歆对浙大的专业教学充满感谢,同样,闵歆的同学们也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创造出了不少精彩的作品。《信息产品设计》课程每年都会办学生的新品发布会,如让孩子在玩乐中养成收纳好习惯的玩具收纳助手“Mito 米托”、能够管理学习情绪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智能机器人“咔比 Cabe”、輔助你冥想的“杳 | FLOW”等等,这些质量极高的创意产品不断在一届届大会中被设计出来。还有海内外学生共同完成的“折纸机器人”项目、“这是一本书”项目,跨界碰撞出的特色,令人眼前一亮。
对闵歆来说,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学,从小坚持的课余爱好也为她的设计灵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闵歆油画、素描、水彩、水粉样样拿得起来,还锻炼出了极高的摄影水平。作为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她多次在全国摄影比赛中获奖,她说:“其实我觉得摄影也是设计的一部分,做设计完全离不开摄影,涉及到那种美的学习。当然,我们的产品也是需要摄影把它进行包装的,所以我在这方面可能比较有优势。”此外,闵歆小时候还在陈经纶体校练过三年的专业游泳,甚至当时和孙杨是一个教练,“那时候每天放学都要去陈经纶练习游泳,每年只有过年能休息一两天,这也培养了我的毅力和体能。”
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免试直博本校的闵歆一直保持着超强的奖项收割能力。在校期间,她曾获得唐立新奖学金等校级及以上奖励及荣誉 40 余项,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一等奖、2016年“创青春”全国金奖、第二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科研竞赛奖励10余项。作为博士生,她已在SCI、E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篇,成功申请专利5项,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顶级期刊TVCG(CCF-A类)发表了学术论文,论文内容正是本文开篇提到的“VPModel”。
责任编辑:陈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