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悦
【编者按】
2020年初,湖北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面对严峻的疫情,全国文艺工作者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投入到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用心、用情、用爱创作了一件件令人振奋、令人感动、令人深思、令人警醒的精品佳作。作为新时代的煤矿文学作者,在面对危重疫情的时刻,挺身而出,拿起文学的武器,创作出大量正能量的作品,讴歌英雄,安慰人心,激发斗志,赞美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大爱情怀,讴歌煤矿工人在抗击疫情这场战争中的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我们精选部分作品刊出,以飨读者。
庚子的春天命运多舛,当人们沉浸在喜迎佳节的愉悦气氛里时,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由武汉向全国各地迅速蔓延开来。大年初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医护人员是这场战斗的急先锋、主力军,纷纷主动请缨,逆行湖北、武汉,他们用血肉之躯救护同胞守卫家园,用生命谱写的壮歌。
奔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春节前夕,武汉疫情爆发的初期,华润辽健集团的铁煤总医院取消春节休假,所有医务人员昼夜忙碌在发热门诊、感染病房和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感染者数字每天在快速攀升。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武汉,华润辽健集团也分别于1月26日、2月2日、2月9日、2月17日、2月20日派出5批64名医护人员组成援助医疗队,直奔湖北武汉、襄阳,冲向疫情的阻击战的第一线。
2月2日,第一批选派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丽君和护士尚占鑫,随辽宁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出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她们在请战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在战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向组织一次一次表决心……谁心里都清楚,这是一场与无形病魔抢夺生命的殊死大战。”
临行前,院领导关切地问他们有没有困难,“没有困难!”她们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其实,哪里是没有困难,只是他们抛开各自小家的困难、个人的安危,把国家和人民的安危排在了最前面,送行的院领导和战友们却忍不住眼眶湿润了。“多多保重”,“平安归来”……谁都知道这“保重”“平安”完全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叮嘱。
非同寻常的送别场面,让北方寒冷的早春,又平添了几分沉重的豪迈。
離别亲人战友的难舍之情,她们只能在心里默默承受,苦涩的泪水,就被咽下去了,把淡定、从容、勇敢写在逆行的背影上。
丈夫、儿子一同请战
赴武汉支援,王丽君心里早有准备,作为重症医学科(ICU)的护士长,她心里清楚,战“疫”打响,具有高难救护技术的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一定得首当其冲。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向院里交了请战书。手写体的请战书落款处,除了王丽君的签名,还有丈夫和儿子的亲笔签名,也按下了他们鲜红的手印。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像这样全家总动员的应战,令人感动和敬佩。她一直在说那句朴实的话,“我没什么特殊的,国家需要我,我就得上!”。
她在请战书中写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前线医护人员紧缺的严峻形势,面对深受病痛折磨的广大同胞,我决定奔赴疫情灾区,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舍小家,顾大家,为打赢这场阻击战,贡献自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全部力量。”
王丽君是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有着丰富的临床护理及管理经验,多次担任院内特护工作,还参加过无数次特、重大疾病的救治,获取《辽宁省危重症专科护士证书》,同时获得“BLS ACLS”合格证书,在2019年,被评为华润辽健集团优秀护士长、铁煤总医院先进工作者,25年护理生涯,练就了她医护高超的本领。
接到援助武汉出发的命令已是午夜23点,这个时间大多数人都在熟睡,王丽君刚刚在医院忙碌完,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就接到护理部主任打来的电话。连夜收拾行囊,准备天亮出发。只剩几小时的时间了,本应该好好安顿一下家里的事情,与亲人叙一下离别之情,她却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这场与无形病魔的战争,虽没有硝烟弥漫,对每一个白衣战士来说,都是一次生死“大考”。王丽君在入党申请书中写到:“……我有多年重症医学临床经验,全国疫情这么严重,我就是要到病人最需要的地方去!请党和人民对我进行考察和检验!”
九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此次援鄂医疗队进驻的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这里是收治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指定医院,李兰娟院士带领她的团队也在这所医院。医疗队被分成五组,每组20人负责两个病区。王丽君和尚占鑫在第五组,负责医院六楼的三病区。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她们俩提前上岗到病区熟悉环境,为阻击疫情做好充分准备。经过疾控专家组短暂的专业集训,她们便投入到紧张的战“疫”中。
2月5日6点至12点,是铁煤总医院医疗队员所在小组上岗的时间,也是她们第一天正式深入病区与疫情展开较量。穿脱防护服需要时间较长,为不误上班时间,凌晨四点多她们起床、简单洗漱、吃早餐,5点一刻从酒店出发,直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下来每一天的早班都是如此。
和其他战友一样,她俩互相把名字写在穿着防护服的后背上,一进入病区,便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三病区15张床位已全部住满病人,其中两名是重症病人。隔离病房的护理人员除了完成测体温、发药、静脉输液处置、更换氧气瓶等常规护理工作以外,还要照顾患者的生活。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身体状态不好,王丽君和尚占鑫一起把老人搀扶到卫生间,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王丽君一直站在卫生间里扶着老人,长时间卧床使老人排便困难。20多分钟后,她发现老人出现乏氧症状,马上叫来尚占鑫一同将老人扶回床上,立刻吸氧,看着老人呼吸逐渐平稳她们才安下心来,又用各种办法帮助老人解决便秘问题。除了繁重的护理工作之外,病区的消毒、床单准备、医疗垃圾处置都由她们一并完成。
每个班至少要坚持9个多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所以,她们上班来之前不能多吃多喝。进入病区再忙再累再憋得难受也得忍着。走出病房时,已接近下午2点。从早上5点钟到下午2点钟,持续9个小时她们没吃饭、没喝水、没上过厕所。她们不仅要有与病魔鏖战的精湛技术,还要有强大的内心力量来承受与死神赛跑的耐力和体力。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体力消耗使她们俩感到身心疲惫,王丽君却淡定地说:“可能是第一天进病区,精神有些紧张,我得尽快调整好,接下来重症患者要陆续送过来,工作会更繁忙。我们要为更严峻的战斗做好准备。”
不知道有没有人测试过人承受压力的指数是多大,如果有数值,我们的白衣战士的抗压指数一定是最高值。
高难度重症救护让人心里发紧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重度感染的患者,ICU重症监护是坚守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病人全身插满管子、各种仪器与身体导联,繁琐高难的操作,使救治工作异常艰难,传染性也是最强的。穿上隔离服冲在最前沿与病魔奋勇厮杀的勇士,没有退路,没有选择,只能与病魔死搏斗到底。在重症监护病房,王丽君曾连续奋战过4个夜班,一层一层厚重的防护服湿了干,干了湿,她一直咬着牙坚持,实在困了就在墙角眯一会儿。医院六楼三病区的发热门诊、拍片室、隔离抢救区、为病人做心理疏导,为战友们协调购买生活用品,哪里有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随处都能看到她背着“王丽君”三个字忙碌的身影。
2月14日,我在王丽君的微信中读到她写的一篇战地日记,那种工作场景一下子就被拉到眼前:
今天,2月14日,武汉风雨交加,气温骤降,雨水夹杂着雪花散落一地。午夜零点到早晨6点是我们第五组值班时间,班车准时开往医院,车里很安静,可以听见风雨拍打着车窗的声音,雨刷器不停地来回摆动。不知道大家都在想什么,可我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个35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听说今天要给他上最高端的治疗技术ECMO(体外膜肺氧合),这将是辽宁医疗队首例应用ECMO技术进行新冠肺炎治疗的患者。对我来说这是一项新技术,护理起来有一定难度,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护理知识,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有点紧张,班车一路直达医院,下了车一路小跑到病区,顾不得暖暖双手,就马上穿好防护装备进入战斗状态。
进入重症病房,一眼就看到那个年轻的小伙子满身的插管和导联线,我的视线模糊了,我知道他正在拼尽全力跟病毒作斗争。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ECMO机器正常运转,血液透析也开始应用,我们辽宁医疗队为了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也是拼尽了全力。领队指示:医护要高度重视,严密观察,不能出现任何闪失!我也深知职责所在,便寸步不离患者,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和病情变化,记录每小时的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ECMO参数、血滤数据、更换各种输液袋、每4小时抽血化验血气分析及凝血指标、吸痰、翻身……就这样毫不停歇地围着患者忙碌着,转眼6个小时过去了。
接班的战友来了,我做了详细的床旁交接,当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时,汗水已经浸透全身,护目镜在鼻梁上留下深深的压痕,耳朵也勒得钻心地疼。有人问:“你们累吗?”我说:“累啊,但为了挽救生命、挽救同胞、战胜疫情,再累也值得。”有人问:“你们怕吗?”我说:“不怕,因为全国各地支援我们,集团和院领导关心我们,家乡人民惦记我们,康复患者激励我们,我们不再害怕!”
返回驻地的路上,自己默默叮嘱自己要多吃饭,增加营养,保持体力,抓紧时间休息,养足精神,为下个班做好充足的准备……
“心里一直惦记那个35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看到这句话时,我内心的酸涩往上撞,泪水夺眶而出。千里他乡,一心牵挂的却是病人,只字不提自己的亲人。6年前她丈夫因突发脑出血丧失工作能力,家庭生活的重担压就压在这个孱弱的女人身上,坚强、乐观是她应对所有困难的武器,用弱小的身躯为这个家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孩子大学刚毕业尚未工作,久病的丈夫和年迈的双亲都需要她的照顾,她这一走,怎会不担忧、不牵挂呢?她本人还患有慢性胃炎,医生一再叮嘱她要准时吃饭、少吃多餐、劳逸结合。可在武汉的重症病房里,要持续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胃痛时常发作,她匆匆吃一粒胃药持续继续战斗。过度劳累,她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
在私下微信里,我试着问她是否担心家里,她坦诚地说:“我也担心家里,但抗击疫情更重要,我义不容辞。”我不禁想起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也是对今天的白衣战士强烈爱国胸襟和民族气节的写照。
一转眼王丽君和尚占鑫在武汉已经工作、生活二十多天了,每天给病人喂水喂药、收拾大小便、清扫病区、卫生消毒、运送垃圾;握着病人因发热而烫人的双手时,忍不住一阵阵心头发紧;看着病人因咳喘而紫红的面容,忍不住有种和他们同样的窒息感;听着病人因疼痛而痛苦的呻吟,忍不住揪心的难受;拨打太平间师傅的电话时,泪水混同汗水一起流到密不透風的防护服里……
2月25日晚,我给王丽君打了电话,询问她的身体情况和那里的近况。她说整体情况向好,但重症病人还不少,医护人员正在全力以赴地抢救中,战斗还没有完全打赢,我们还不能轻言胜利。还说自己的身体很好,已经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她又用极其兴奋的语气说“我们这里物资极大丰富,全国各地捐赠的物资应有尽有。全国人民送来的温暖,真是让人感动,感觉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知道她一切都好,我也很欣慰,舍不得多占用她宝贵的休息时间,我主动挂了电话。
与死神抢夺生命的大孩子
26岁的尚占鑫是一名男护士,在我们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2年多了。因为是男生,科室里所有的脏活儿、累活儿他都主动承担下来,重症临床护理技术也是一流的,是院里公认的优秀ICU护士。驰援武汉,尚占鑫主动请缨,当父母得知儿子主动交了请战书,而且要去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时,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去。他耐心劝说父母,“我是一名医务人员,当国家、组织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退缩,只有勇往直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嘛!”父母看儿子如此坚决,只好同意,内心既不舍又欣慰。
尚占鑫的未婚妻赵慧慧是与他同科室的护士,他们原本计划今年3月份举行婚礼,眼看婚期临近,尚占鑫却毅然选择了奔赴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婚期只好推迟。未婚妻非常支持尚占鑫的选择,临行前,她依依不舍地说:“家里就交给我吧,不要担心我们。放下负担,才能轻装上阵打好这场硬仗,我和爸妈在家等你平安凯旋归来。”有爱人的支持鼓励,尚占鑫沉重的心理压力减轻了许多,也减少了很多后顾之虑,对坚决打赢这场重大疫情的阻击战充满必胜信心。他对慧慧说:“等我回来,一定会补给你一个盛大的婚礼。”
由于走得匆忙,到了武汉,尚占鑫抽时间紧急完成了两件事:一是把自己剃成了“光头强”,为的是穿戴防护用品便利;二是郑重向援助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里,他和护士长王丽君分配在同一个病区工作。每天他把男子汉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护理工作和病人身上,尽力照顾好病人,满足病人的需求。把一日三餐余下来的牛奶、酸奶、水果等食物分给他的患者们吃。对尚占鑫来说,最难是与病人的语言交流,隔着一层一层防护物,再加上病人说话声音底气不足,微弱的声音还带有当地的口音,他常常是一遍一遍耐心倾听,一次一次耐心询问、解答,直到患者满意为止。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穿起白衣,学着大人的样子从死神手里抢人。”被网络刷屏的这句话,不也是在说尚占鑫吗?
十五的月亮十六离别
2月8日是正月十五,全国疫情依然很严峻,每天人们都在期盼着被感染的人数快点降下来,没人有心情过什么元宵佳节。我们医院是当地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单位,已经收治了2名确认病人,发热待查病人也在一天天增多,被视为当地的“疫区”,所有医护人员日夜紧张的忙碌着。就在疲惫的月圆之日,又接到上级的指令,再选派出3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第二天一早就要出发。
时间紧,任务重,院里紧急选派了内科主任兼呼吸内一科主任李作盐、呼吸内二科护士长李秀英和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承国三名精兵强将加入逆行者的行列。月圆之夜,他们不是在赏月,而是在各自收拾行囊,与家人道别……一轮圆月挂在夜空,繁星闪耀,一缕一缕清辉,正努力照亮明天的征程……
此次医疗队员将全部进驻专门为接收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建立的雷神山医院。2月9日早上6点钟,铁煤总医院赴湖北支援的第二批三位勇士随同辽宁援鄂500人医疗队准备启程了。
院领导、战友和亲人为即将远征的勇士们送行,“感谢你们在国家和人民为难之时挺身而出、勇往直前,你们要代表铁煤总医院用心、用情救治湖北的每一位患者,给予患者最真切的关怀和帮助。同时一定做好自身防护,一定平安凯旋归来。”院长沉甸甸的嘱托,让每个人的心里更加沉重,谁都知道此时此刻,说什么都是沉重,说与不说都是沉重。可除了叮嘱和期盼,我们这些留守后方的人还能做什么呢?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他们等不到家乡的月圆升起了就要冲向抗疫第一线了。
我翻看了他们的朋友圈,2月9日5点08分,李秀英发出一条信息:“太着急了,不能一一回复大家了,请谅解!一定不辱使命,平安回来!”李作盐在2月9日10点54分发了一条信息:“从昨晚9点到现在,我的内心一直没平静。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国家有难,必定尽责,谢谢大家关心!”
战友们都知道李作盐抛下年迈的老人和因双膝半月板损伤而要他楼上楼下背着去上学的读高三的女儿,毫不迟疑地选择了逆行湖北;李秀英与家人挥手告别时,不忍回頭看一眼从未离开过她的满脸泪痕的小女儿,毅然踏上逆行的征程,只因肩负着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职责和使命;杨承国对同在医院工作的妻子说:“院里的培养,国家的需要,我义不容辞!我走后你要照顾好年迈的双亲和年幼的儿子。”临行前,杨承国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只有让党来指引他远方的脚步,才不会迷失方向。
李作盐被组织任命为华润集团医疗队队长兼第三临时党支部书记,到了雷神山医院,又被任命为C11病区的主任。李秀英被任命为这个病区的护士长。异地他乡,病毒四伏,重担加身,验证了那句名言“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没错,他们确实是铁煤总医院乃至医疗、护理行业的“金子”。正值华年的李作盐担任铁煤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已多年,又兼职整个内科系统的大主任,在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各种呼吸衰竭方面经验丰富,率先在辽北地区开展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他有高超的医技高尚的医德,多次荣获铁能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十几种荣誉称号,他是战友们的典范、是患者的“定心丸”;巾帼不让须眉,李秀英护士长曾在集团公司举办的首届职工技能大赛中获得工种状元和总医院标兵护士、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等称号。不惑之年的杨承国是铁煤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顶梁柱,在他的积极参与下开展的《血浆置换技术》和《CRRT在病人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中获得总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坚信,战友们一定不辱使命,以雷神山为阵地,为这场“大考”交上完美答卷。
相约雷神山
医疗队刚到达雷神山医院的时候,这里的病区处于边建设边收治患者的状态。病房建设完成具备基础硬件条件后,就交给医疗队接手收治病人。医院共分32个病区,铁煤总医院医疗队员在雷神山医院C11病区开展工作,共有48张床,60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铁岭市、葫芦岛市和鞍山市。
2月12日至14日,所有援助队员都参与到雷神山医院病房后期建设中。李作盐带领队员们由白衣战士化身为搬运工,亲自动手搬运防护物资、仪器设备,布置检测,领取物资,整理病房,打扫卫生,队员们像蚂蚁搬家一样,一趟趟,从黎明干到午夜。一个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子,都变成了女汉子,特别是李秀英,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不到九十斤,却和战友们同样搬运沉重的医疗用品,一步也不肯退缩,她说,“时间紧,任务重,很快就要收治病区的第一批患者,我们一定要赶在时间的前面。”这些和时间赛跑的人,渴了有人一口气喝掉550毫升水,饿了就坐在路边昏暗的路灯下吃盒饭,李秀英笑着细声细气地说,“我们这就叫路灯下的晚餐”。
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张照片,暗淡的路灯下,李作盐主任坐在马路牙子上,脚边放着一瓶矿泉水和一盒菜,手里托着一盒饭,正聚精会神地吃着……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他们却与“雷神”在这里相约了。疫情爆发,武汉的天气也大发脾气,疾风暴雨突如其来,让人防不胜防,风大阴冷,战友们冒雨搬运物资,地面上到处都雨水和融化的雪水。没有雨具,没有雨靴,羽绒服淋湿了,鞋子湿透了,一直忙到半夜11点多钟,没有人叫苦叫累,阻击疫情的战斗就在风雨交加中打响了。铁岭驰援武汉医疗队幸好接到铁法能源大兴矿资助的冲锋衣,抵挡住了寒冷的风雨,也极大降低了我们战友感冒的机率。为此李作盐特意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感谢铁法能源大兴矿的矿工“老铁”送来家乡的温暖。
说他们是铁血男儿?铿锵玫瑰?我觉得都不准确,他们就是平凡的人,用平凡的人生谱写不平凡的事迹,是一群“召即来,来能战,战必胜”的白衣战士。
第二天半夜12点,李秀英和战友们从住的宾馆出发乘坐班车去医院上第一个夜班,内心既激动又忐忑不安,恶劣的天气坏到了极点,刮着8级大风,下着暴雨。进入雷神山医院病区后,所有人都紧张忙碌起来,换防护服、交接班、信息录入、巡视病房、重点观察、监测体温和血压……一直到第二天中午12点才回去休息。期间12个小时,他们没吃没喝没上过厕所,看到患者那信任和感激的眼神,觉得一切付出都太值了。
中午时分,雨停了,风也停了,又下起了小雪。一夜之间李秀英看到了疾风骤雨中顽强的武汉,也感受到了武汉人的温暖。她坚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这场抗“疫”大战一定能胜利。立春已过,武汉的樱花已经含苞待放,“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这何尝不是我们对早日战胜疫情的期盼呢?
2月18日,雷神山医院C11病区已接收28名病人,其中最大年龄94岁,80岁以上的4个,超过70岁的10个,他们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休息的间隙,李作盐主任接到19床患者80岁老奶奶的女儿打来的电话,说今天是她母亲80岁生日。闻听此事,他给老人买了生日蛋糕,和战友们一起在病房里为老人庆祝80岁大寿。老人的女儿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特意为他们写了一封感谢信:“谢谢你们!谢谢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们!虽然我看不清你们的真实面容,但我能感受到你的真情,通过照片中防护服上的名字,我记住了你是谁……”事后战友们才知道,这天也是李作盐自己的生日,可他只字没提。
承担整个病区救治工作,关心全体医护人员身体健康,都是李作盐责任。他发现战友们因长时间戴口罩、护目镜,脸上的压痕造成皮肤损伤,让人疼痛难忍。解决这一问题最好办法是把医用水胶体敷料敷在受压部位,会很快促进伤口愈合,但这种敷料价格比较昂贵,在当地又极为短缺。2月22日上午,李作盐在朋友圈发出求援信息。信息发出后,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铁法能源大兴矿和大隆矿等单位积极自发筹款,连夜在网上采购敷料,直接寄往雷神山医院,凝聚家乡父老无限关爱的医用敷料源源不断地抵达雷神山,很快就筹集到足够两个月用的物资。社会爱心人士和家乡矿区人民的深情厚意,让李作盐和战友们感动不已,极大地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他在朋友圈里感动地说,“我不知道您是谁,但我知道您为了谁。我代表病区60名医护人员感谢大家的热情相助和无私奉献!谢谢!谢谢!……”
2月25日晚,我在微信里问李秀英护士长安好,也想顺便了解一下雷神山医院的近况,她说她那里的一切都很好,不那么忙了,病房里已经有有空床,所有的忙碌和劳累都适应了,让我不必挂念。她又给我讲了新收治的病人中有一个聋哑人,还不识字,她又不懂哑语,交流起来很麻烦。与这个病人的交流只能靠双手比划,实在比划不明白时她就画画,把要说的问题用相应的图形画出来,直到病人看懂为止。
我不禁感叹,作为一名护士太难了!不仅要有高超的护理技术、优质的服务水平,还要有转化能力和绘画才能。
山河无恙,人间安好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国难当头,大疫当前,我的战友们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在千里之外荆楚大地的抗“疫”大战中捷报频传,他们从“白衣天使”化身为“白衣战士”,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用生命和汗水守护着人民生命安康,守卫着国家山河安宁。在此期间,我们没有忘记他们的家属也在后方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亲人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征战杀场的动力源泉,家属们同样是这场战“疫”的英雄。
自他们奔赴武汉支援医疗工作以来,铁煤总医院领导和战友们格外关心他们的家属,专门组成五组一对一帮扶对子。通过电话、微信、家访等方式了解他们家里的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及时送去组织的温暖和关爱。第一时间把防护用品、慰问金、慰问品送到他们家里。定期送去蔬菜、水果、日用品等物资,以减少他们外出次数。院领导亲自到李作盐家中探望他的父母;安排专人到王丽君家中为她的丈夫复查身体,送去脑出血后长期口服的药物;帮助李秀英的丈夫联系所在单位安排其弹性工作制,让他安心在家照顾孩子。疫情期间因公交车停运,尚占鑫的未婚妻赵慧慧家离医院较远,院里帮助约订出租车按时接送她上下班。我们的白衣战士们在前线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后方的战友,守好家园,举国上下,全民抗“疫”,“同气连枝,珍重待春风。”
据中国疾控中心2月14日数据统计,为了14亿国人安危,3.2万白衣战士逆行而上,英勇冲锋在战“疫”的第一线,一千多名医護人员被新冠病毒感染,有的被病毒吞噬了生命,最年轻的只有26岁。他们是一群用自己的生命守卫他人的生命、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我的五位战友就是3.2万分之5,大矿山铸造了他们煤一样火热燃烧的品格。
基辛格在《论中国》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尽管人们不愿多难,但多难后注定兴邦;尽管人们不愿意经历伤痛,但伤痛后注定是新的觉醒。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却始终屹立于世界而不断强大,关键在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民族精神作为向心力,牢牢地将国人凝聚在一起,山水相连,日月同辉。
截稿的前一天(2月26日)晚上,我分别和王丽君、李作盐和李秀英通了电话,他们说现在武汉天气很好,阳光明媚的,早樱已经开花了,尽管疫情的阴影还没完全消散,心情随着艳丽的红色开朗起来了。
是的,这坚强盛放的樱花,一如这座城市的英勇。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们拥抱春天,待到樱花烂漫时,山河无恙,人间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