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雄
【摘要】目的: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2例重症肺炎患者按住院尾数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对比中:28天死亡率(t=2.007,P=0.048);再插管发生率(t=3.173,P=0.002),有创通气时间(t=23.583,P=0.000);总机械通气时间(t=3.104,P=0.003);监护时间(t=2.142,P=0.035),对照组的临床指标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情况,提高了患者在治疗中的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序贯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074-01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增加了患者死亡率,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能满足患者呼吸上的需求,但增加了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类疾病、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的概率。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从通气时间等方面提高了治疗全面性,增加了肺部含氧量,提高恶劣肺部气泡交换效果,让患者的治疗风险有所下降,改善了患者治疗后的情况,请看主要内容。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2例重症肺炎患者按住院尾数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男女占比为23: 28;年龄范围在20-76岁,年龄范围范围?,平均年龄为(65.85±6.62)岁;其中Ⅰ型呼吸衰竭患者21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观察组男女占比为18: 33;年龄范围在22-79岁,平均年龄为(65.71±6.25)岁;Ⅰ型呼吸衰竭患者34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7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满足比较条件,如表1。
注:P<0.05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對照组
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可选择无创机械通气),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让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相连,潮气量控制在5-12ml/kg,通气频率控制在15-25次,分钟,氧气初始浓度控制在100%,呼气末正压通气控制在3-5cmH20,气道压力控制在35-40cmH20,待确认患者状况处于稳定后经鼻导管送氧。
1.2.2观察组
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后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通气,对患者通气情况和动脉血气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潮气量与患者情况相符,待患者体温下降到38度以下后,引导患者自行排痰,根据患者肺部啰音情况判断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调整为口鼻面罩通气,让患者进行自主呼吸实验。如果患者在实验中可以形成自主呼吸,则可用无创呼吸机,调整吸气压力,待呼气压力在5cmH20以下时可以进行文丘里输氧,如果患者不能自主呼吸要恢复到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28天死亡率、再插管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等,所有数据认真记录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在此次分析中的统计处理选择SPSS18.0,计量资料选择(x±s),检验选择t,当(P<0.05)时说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对比中:28天死亡率(t=2.007,P=0.048);再插管发生率(t=3.173,P=0.002),有创通气时间(t=23.583,P=0.000);总机械通气时间(t=3.104,P=0.003);监护时间(t=2.142,P=0.035),对照组的临床指标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难度较大,有着较高的死亡风险。患病后容易出现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运转异常,重要脏器损伤等,增加了临床死亡率。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虽满足了呼吸上的需求,但对肺部炎症的缓解、呼吸衰竭的加重等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有的患者出现了心脑血管病变、肺部栓塞等并发症。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利用了有创机械通气、无创呼吸机、文丘里氧疗等内容,以帮助患者自主呼吸为目的,改善了机械通气运行效果,提高了气体在肺部的交换效率。肺部组织、血管等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下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降低了肺部炎症的发展速度,保障了肺部组织的修复时间。患者在治疗中容易出现的28天死亡率、再插管发生率等情况得到控制,减少了临床上的死亡案例,降低了再插管等风险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脱机次数[2]。经过本次分析得出,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的帮助更大。
综上所述,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情况,提高了患者在治疗中的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