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与腰椎开窗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

2020-03-24 09:47董立国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董立国

【摘要】目的: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与腰椎开窗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为观察组,一组行腰椎开窗减压内固定术,为对照组,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较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采取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更好,恢复情况更为理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腰椎开窗减压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066-01

腰椎间盘突出症因退行性病变和外伤引起,多发于腰4-5和腰5-骶1,腰部可感明显疼痛,常规活动受限,长期发展可导致下肢麻木,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疾病治疗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方式,为尽快控制病症,减少患者痛苦,多是采取手术治疗方案。腰椎开窗减压内固定术是传统方案,属于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效果不甚理想,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创伤更小,有益于患者术后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眼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研究,所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身体情况较好,能够接受手术治疗,无相关的手术禁忌证,精神状态较好,能够正常的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研究开展已经征得患者同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有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25-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82±6.41)岁,观察组有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26-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2±5.93)岁。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组采取传统的腰椎开窗减压内固定术,执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确认身体状态适合开展手术。患者取俯卧位,进行麻醉操作,麻醉起效后。在病变部位开一个切口,充分暴露椎体结构,随后在影像学仪器的辅助下,置入椎弓根钉,并将之固定,同时切除周围损伤组织,最后减压、复位、固定,确认无误后,缝合切口,给予抗生素。

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术前例行检查,确认状态适宜开展手术。固定患者上身,进行消毒操作,给予局部麻醉,随后执行穿刺,置入导丝,作0.7cm的切口,置入内镜,随后清理患部,取出髓核,松解神经根,完成所有操作后,进行止血,退出内镜,缝合伤口。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在其身体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快指导其进行锻炼,促进恢复,同时需要注意切口情况,避免发生感染。

1.3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疼痛感降低80%以上,临床表征完全消失,肢体活动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有效:患者疼痛感降低50%以上,临床表征有明显改善,肢体活动恢复正常,但是仍有轻微阻碍,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无效:患者疼痛感缓解不甚明显,临床表征未消失,肢体活动没有明显改善,生活尚有严重阻碍,病情或有加重趋势。

记录显效与有效案例,作为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评价为显效和有效的案例为29例,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评价为显效和有效的案例为24例,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较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比较[n(%)]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方案,既往常采取腰椎开窗减压内固定术,该方式属于开放性手术,需要逐层分离肌肉,损伤较为严重,手术部位周围组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后续恢复阶段,会相应延长。长期卧床静养,发生术后并发症的记录也会较高,对于疾病恢复也不是十分有利。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只需在患部开一个小口即可,随后置人内镜,主治医师可以更为清晰的观察到腰椎内部状态,操作起来更为顺利。由于微创的优势,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出血量也会明显减少,而且术后恢复周期也将显著缩短,术后1天患者即可下地活动,能够更有益于促进身体的恢复。

研究结果表明,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采取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更好,恢复情况更为理想。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技术配合消髓化核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温阳活血洗足剂配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
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用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X线和核磁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分析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