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淇琳
人在细细碎碎的丹桂下走着,美是美矣,却见金黄的落花铺满一地,发出残存清香的呼吸,心底袭上一层伤感之意。一年一度,丹桂从幼苗长成大树,所结花朵,成千累万,香飘千里,但花朵终归也要落地化泥。一片花絮随风飘落,晃晃悠悠落在草尖上,稍有风吹草动,又随风飘走,走哪儿算哪儿。
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在海边蹲了许久。旁人劝他,这里怕是钓不到鱼喽,还是走吧。突然间,一条大鱼冒了头,男孩来了个后甩的动作。就在这一瞬间,鱼脱钩跳回了海里。旁人又大叹可惜,男孩淡淡地说:“嗨,大鱼跑了,不还有桂花香笼罩我吗?”
人最难得的,是遇到阻碍或者得失时,保有一颗平常心,不为外界所扰。一株草、一朵花、一册书、一杯茶,就足以消除烦恼,焕起心中美意。
喜欢的皮包拉链坏了,送去老鞋匠那里修,取回的时候,发现皮包里侧多了一块硬皮隔垫。我很纳闷,老鞋匠抬头说:“你这包原来是没有隔垫的,底部都有些变形了,我就给你加了一块,这样皮包会更耐用。”我把钥匙包、手机、笔记本等物件放进去,果然很好用。老鞋匠来我们小区已经很多年了,跟一般鞋匠不同的是,别的鞋匠只修鞋,老鞋匠却是只要修得来的东西,他都会尽力去修,即便是看不见的隐患,他也会主动帮客人检查、修补。
很偶然的一次,我去小区诊所看牙,老鞋匠带着她10岁的女儿也在看牙。我跟老鞋匠寒暄,才发现她女儿是一名聋哑人。老鞋匠说:“小琴虽然听不见,但她喜欢极了画画,不管我们的日子多么辛苦,将来有机会,我定要帮她实现梦想,办个画展。”我礼节性地问他有没有给女儿报个画画班什么的,他说没有,自然万物就是她最好的老师。我一愣,是啊,自然万物是最好的老师,单单这句话,就给人一种顺其自然的禅意。
后来有一次,我在老鞋匠的摊上看见她女儿在作画,她拿着铅笔,从老鞋匠的鞋摊开始勾勒,很快老鞋匠的五官线条开始生动起来,衣服纹饰也逐渐成型。我感到震惊,想不到她的画那么好,再看其他画作,山野开满野花、动物在林间跳跃、长有羽翼的人向远处层叠的山峰眺望……一幅幅,栩栩如生。
我与老鞋匠聊了起来,我问他有没有想过换个赚钱更多的工作,更快为女儿实现梦想。老鞋匠一邊忙活,一边乐呵呵地说:“不换不换,修鞋可是我的兴趣啊,怎么能换呢?”我忍不住微笑,想不到在我眼中的“累活”,居然也是别人的兴趣。老鞋匠接着说:“这里的人都喜欢找我修鞋,只要看见大家满意,我就很开心了,这份满足感是拿什么都不换的。画展的事嘛,慢慢来,我跟小琴说过,我们就做一朵花,只享受努力的过程,等待绽放的一刻。”
一番话,让我想起蔡澜说的:“花开花落又花开花落,瞬息间的事,何必那么认真?何必那么伤感?最主要的,还是把握住发出香味的一刻。”把握住发出香味的一刻,就是知足,就是顺其自然,不做超出自身条件的事,自然而然地,簪一朵花香在心间。
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一次次与不同的生命相遇,无论它呈现出黑暗抑或光明,鲜活抑或枯萎,终会令我们开悟灵性,以历练之心,簪一朵花香在心间,把每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都活出最动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