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枝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写作能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要有真情实感”,“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要求“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老师要完成让学生把“会说的话”变成“写成的文”的能力。“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看似简单直白的要求,下笔千言比造字都难!为了寻求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对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我对作文的评改方法做了一些研究和实践。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作文老师改,跟老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处于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
怎么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中来?我从方式和内容两个大的方面入手。
(一)方式上,基本模式确定为:自评+互评+师评。其中的互评环节为了避免学生固化、更好的互相借鉴、扬长避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并没有给学生固定分组,而是每次互评尽量都变换一个组别的形式,比如同桌组合,前后位组合、交叉组合、四人推磨组合等等。力求在变与不变中增加学生的新鲜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更多的可比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现写作灵感的机会。
(二)内容上,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明确标准,再学会欣赏。
第一步:明确标准。我给学生上了写作课《跟着中考写作文》,让学生明确中考作文的要求和给分准则,了解中考作文的特点和一些写作技巧,了解中考作文方向,引导学生有明晰的写作思路和策略。能较好的把握或掌握写作技巧,在写作中会运用。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学生心中有标准,才会知道写的时候往哪努力,评改的时候发现问题和优点。
第二步:发现问题。我上了写作课《作文评改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强化作文的细则,明确作文评改的四大板块:书写、内容、结构、语言。学生有了明确的作文得分知识,这时候再看一篇作文,就能够较好的看出门道来了。初始的评改,为了减小评改的难度,提高评改作文的成就感,我们开始的两篇习作的评改是从“一减一改”开始的。所谓“一减”即删减作文中的问题句子和问题语段,采取直接删划掉的方法;所谓“一改”,指的是重点修改作文的开头。许多学生的作文的开头写的要么拖沓要么文不照题要么废话连篇却不自知,但在看别人的作文时却能很好的看出问题。等修改了别人的作文再回头看自己的作文也就一目了然看清了问题。
第三步:在欣赏性评改中进步。当粗线条上的问题在学生写作中慢慢淡化,就到了精细化修正的时候。欣赏性评改可以从三个角度做起:语言、结构、选材。语言的点评可以细化为一句话、几句话或者一段话,采用赏析的形式点评,可以从修辞、炼字、细节、写作手法、作用等等不同的角度,任意看出一个方面做好点评就好;结构上则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句子或段落;选材体现在新颖性、典型性等;不同语文素养层次的学生在这个互评中最能体现差异。但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在互评中尽心发现看到别人习作中的闪光点就好,否则就容易打击学生评改作文的积极性。
在一段时间的互评学习之后,我明显的感受到学生在几个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体现在作文写作中的开头段落上,记叙文文体的开头许多学生爱犯的習惯是为了开头而开头。比如作文《温暖》,许多学生会这样说:“温暖,顾名思义就是…,也是…,我们从小到大总会感受到来自许多人的温暖,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同学、老师等等…”类似这样的开头层出不穷,现在许多的学生更会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那一次…带给我的温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多好!等下次自己写作文就懂得在练习本上先把废话划掉再写到作文本上了。
其次,在作文写作的选材上懂得了与时俱进。有些学生在选材时一直局限在小时候的视野里。比如在一个当堂诵读展示评改环节,有学生在表达“父爱”时选取的事例是“雨夜背着发烧的自己去医院”大家一听就笑:“嘻,胡说,谁家没车啊?”是的,任何脱离了生活的写作都可能是完全背离写作的主旨的。生活给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们看过去,看未来,但更要好好看当下!
再次,养成了有意识的作文欣赏的习惯。许多学生告诉我说看作文书的时候如果没有看后面的点评就觉得意犹未尽。在课堂上读范文的同学也总是自觉的把后面的点评一并读给大家听。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在互相的影响下被很好的调动了起来。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书,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提高作文信心的过程。在评改中,学生他们学会了欣赏别人、尊重他人,懂得了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健全了学生的人格,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多边评改法打破了老师单向的封闭的作文评改形式,师生之间形成多向的开放的活动氛围,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字生学习的交流,而且体现了教学中生命与生命的碰撞,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有了心的交流,总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作者单位:许昌市建安区长村张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