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3-24 09:43李黎黎
经营者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李黎黎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政策,支持科技型企业培育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驱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級和提质增效。而高新技术企业正是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近几年来在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产能结构优化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自身对技术研发自主可控的能力,更要不断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进行研究,夯实企业发展后盾。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首先明晰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加强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进而对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外包技术服务成本控制等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

一、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一)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新技术企业是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居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更关注通过掌握资金的整体流向和时间上的搭配,提高运营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筹措资金的渠道,满足企业自主研发及外购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投入;科学合理地进行项目经济价值估算和技术公共资源内部定价,强化项目立项决策和项目实施管控;合理进行资源规划、监控计划执行、获取反馈意见,并及时修正存在的问题,将资源配置在最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领域。

(二)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高新技术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需要保障先进的技术研发、准确高效的决策反应机制、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这就从客观上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建立明确的财务目标责任制,实施成本控制,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防范企业经济管理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以及资金密集的特点,通过财务管理规避风险,科学地进行风险收益分析,可以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降低风险的不利因素,避免造成的经济损失。

3.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要素,强化财务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财务管理的宏观控制作用,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预期决策,准确地作出经营战略定位。

二、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

1.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不充分。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立项时容易出现技术化或商品化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企业执着于技术研究,对市场需求、推广成本等因素调研不具体,另一种情况是为抢先市场占位,急于立项启动,对技术商品化所需要的资源供应、建设规模等因素分析不全面。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片面化,为项目的经济效益带来隐患。

2.忽视项目支出的归属管理。通常一个研发项目在技术实施阶段会涉及多个技术环节,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资源实行全盘化的统筹管理,将项目细化为任务后拆解到各环节中,不同项目的任务同时部署、集中实施。这种管理方式关注技术实施的高效性,但忽视了各支出的项目归集管理,导致直接、及时的统计项目全流程的资源投放情况存在困难,不利于成本的管控和经营决策。

3.项目技术公共资源的分摊机制不健全。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公共资源通常包含存储、运维、机房、专线等,大部分采用集中投放、统一管理的方式。在计算单个项目的资源占用时,缺乏完善的公共资源分摊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项目公共支出分摊的随意性,影响项目成本核算的质量。

(二)营运资金管理不完善

1.研发过程不确定,收支协调难把控。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阶段容易出现因市场环境变化对技术需求进行反复调整和完善的情况,存在实施与计划产生较大偏离的可能。这就造成产品上线盈利的时间难预计,现金流入和流出在时间上的协调程度难把控。为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企业往往在资金安排上更多考虑的是保证资金的流动性,采用较为宽松的营运资金持有政策,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收益偏低。

2.营运资金存在缺口,外部筹资渠道有限。目前,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营运资金筹集方式以个人储蓄、私人借款和“天使”投资为主,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结构特点,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较少,商业银行贷款和商业票据融资较为困难。

(三)预算管理不健全

1.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目标不匹配,影响管控力度。公司各年的预算管理目标是战略目标阶段性的体现,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常常面临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存在需要对战略布局进行调整的可能。这些变化往往没有通过战略目标分解细化的形式,反映在预算管理指标中,就会降低对各预算主体的导向性作用。

2.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管控与业务管理脱节。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不适应企业管理的需求,如技术实施过程难预期的企业采用定期预算编制方法,很难保持预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能从动态预算中把握企业的未来。

3.预算考核缺乏针对性,控制重点容易被弱化。高新技术企业以研发项目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应加强对研发项目责任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评估,明确重点管控方向,发挥考核在预算管理过程的指挥棒作用。

(四)研发加计扣除相关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

1.缺乏高水平的财务人员,存在税收风险隐患。国家为鼓励企业科研投入,实现自主创新,从1996年开始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并不断细化修订。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高水平的税务人员相对稀缺,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依赖较强,对政策掌握不到位,加大了税收风险。

2.缺乏研发费用相关管理机制,职责分工不明确。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仅关注研发加计扣除节税额的情况,往往认为研发加计扣除是税收筹划方面的事项,应由财务部统筹管理,对研发项目的實施部门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对准确高效地贯彻落实税收政策造成了障碍。

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操作不规范,影响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研发费用方面,事项范围不准确,容易出现不符合税收法律规定的情况。在申报准备资料方面,没有将研发项目的立项要求嵌入企业管理的流程中,容易出现立项书不规范、内容不详细等情况,最终导致企业无法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

(五)忽视外包技术服务的成本管理

高技术人才具有队伍年轻、专业更新快、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基于自有人员的获得成本、培训成本和离职成本等因素考虑,往往采用购买技术外包服务的方式,甚至有些企业外包服务人员数量多于自有技术人员数量。而高新技术企业注重研发任务的实施,往往容易忽视对外包人员的管理,影响对外包技术服务成本的管控力度。

三、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1.规范项目管理。一是加强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对市场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和比较。二是建立项目执行的跟踪机制,制定具体的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执行各阶段的里程碑,实施过程中分别从项目实施进度和项目投入产出情况两方面进行跟踪。三是重视项目差异的分析和回溯,定期总结项目实际执行与计划偏差的具体原因,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对项目实施进行控制,不断优化项目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2.加强项目成本归属管理。以项目立项为源头,对每个已立项的项目设定唯一的项目名称和编码,将已立项目名称和编码作为一级项目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相关环节将项目拆解成子任务时,将各子任务作为二级或三级项目分类管理,同时财务核算设置项目辅助段,以各明细级项目入账,为项目核算、项目执行分析等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3.建立技术公共资源的内部定价和分摊机制。一方面是对技术公共资源进行科学定价,合理测算项目的资源投入。在项目立项测算和项目执行情况跟踪过程中,可根据技术资源的需求量和内部资源转移价格,测算项目投入成本,从而提高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是建立技术公共资源分摊的工作机制,指定部门定期对自有人员工时、IT资源用量、运维保障等各类技术资源的使用和投放情况进行统计,固化资源归集和分摊的流程并形成制度。

(二)优化营运资金管理

1.实行营运资金计划管理。首先,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资金计划的周期不宜过长,时间越长对未来的收支预期越不准确。其次,厘清合同类型和付款周期,区分需定期支付固定金额的合同、定期根据业务量结算的合同和根据里程碑结算的合同等类型,根据合同的结算特征进行营运资金计划管理。其次,要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采用抓大放小、重点客户、重点服务的管理方式,在内部流程上对重点客户优先处理,尽量缩短各环节时长,同时加强沟通服务,加大回款催收力度。最后,在不影响商业信用的前提下,根据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订立合同的支付进度,使公司整体收支进度相匹配,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灵活应用多种方式补充营运资金缺口。一是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信贷关系,争取申请到较高的银行授信额度,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流动资金的备用补充,同时综合使用银行借款、商业保理等多种融资渠道,应对临时性资金短缺的风险。二是利用国家相关鼓励政策,可以申请国家科研经费支持和财政拨款、充分享受国家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等,获得政府资金的支持。三是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吸引核心、高端人才,提升企业无形的商业价值,招揽社会投资者加入。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1.预算管理指标具体清晰。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的预算管理应以保障战略目标的落地和执行为基础,围绕预算目标的实现,制定具体清晰的预算管理指标,这样有助于员工知道共同努力的方向,也能为考评和激励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企业管理层避免实行一言堂,不可只有预算上报,没有指导反馈,合理的资源配置往往是在“讨价还价”的沟通过程中产生。

2.采用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以年度为预算周期,编制全年预算,制定有指导和约束功能的预算指标。各季度初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在预算指标范围内对年度内后几季度的数据进行滚动调整,有助于公司管理层保持周详的考虑和全盘的规划,使预算充分发挥指导和管控的作用。

3.设置可量化、易提取的预算考核指标。预算考核指标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预算填报情况的考核,主要是为鼓励和保障各预算单位填报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另一部分是对预算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这部分的考核指标可以大致分成4类:I类指标为业务收入,考核的是企业各项收入的完成情况;II类指标为在预算单位主要业务的各项支出中选取占比排名前三的指标,考核的是主要业务支出的完成情况;III类指标为在上年执行率低于平均支出预算执行率的指标中,选取预算金额最大的指标,考核的是短板指标的完成情况;IV类指标是在日常运营管理支出中选取,考核的是重点经营费用的完成情况。

(四)提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相关管理水平

1.构建研发费用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主办部门负责牵头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制定项目计划、采购计划和项目预算等,组建项目组,协调项目立项工作等;技术相关部门负责项目的开发、测试和投产等工作,管理研发人员和技术资源在各项目的投放;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计算研发人员的薪资、福利、社保等,核定项目人工成本的分配;财务部负责牵头对研发项目进行梳理、分析与识别,按照申报要求整理开发项目申报材料等。同时,建立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技术、数据、采购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事项,保障相关部门的协同顺畅。

2.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工作与企业工作流程相结合。一是加强内部宣导,明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于研发活动的要求,增强研发项目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申报队伍。二是将项目文档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工作的内容相结合,制定项目任务计划书、项目研究成果及效应情况说明、项目技术方案等模板,并将其嵌入研发工作的环节中。三是规范项目材料中需详述的内容、进度安排、设备、人员和经费预算等情况,提高研发费用支出工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五)重视外包技术服务成本管理

1.明确使用外包技术服务的范围,规范人员管理。一方面,对于核心的技术研发工作,尽量避免使用外包服务,对于测试、运维等可实施人员复用的技术工作,适度使用外包服务,保障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另一方面要明确外包技术服务人员的现场工作纪律、考勤考核管理和成果物留存等要求,并对技术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终端安全、信息保密等作出规定。

2.对外包技术服务实行“池化”管理,减少技术任务整体外包的形式,降低对外包技术人员的依赖。与符合条件的多家供应商签署框架式协议,需使用外包技术服务时,下达明确具体的任务书,内容包含工作事项、需用人员标准、预计工时等,供应商根据任务书要求推荐服务人员,企业进行集中筛选,将结果公示出来,项目任务由自有人员主导,核心技术由企业掌握。

3.强化外包技术服务的验收结算管理。外包技术服务的验收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工作情况的验收,内容覆盖人员考勤、工作完成度、成果物、态度和效果等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由项目组以外的独立部门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合同的付款条件中。二是对工作量的验收,借助信息化系统强化对外包技术人员工时的统计管理,由项目组以外的独立部门进行复核检查,避免随意对工作量进行核减或调增。

(作者单位为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方芹.高新技术企业动态研发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17(25):29-31.

[2] 王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总会计師,2017(6):114-115.

[3] 崔小妹.浅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19(9):123-124.

[4] 李纪建.新时期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J].财会学习,2017(18):28-30.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SWOT分析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监管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