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措施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效果

2020-03-24 12:25王凤王章训吴时英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悬铃木噻虫嗪草绳

王凤,王章训,吴时英

(1.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 200232; 2.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232;3.上海市浦东新区林业站,上海 201210)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ciliata)属半翅目网蝽科,原产于北美和加拿大东部,后传入欧洲、南美洲、亚洲和澳洲等地,是一种世界性城市森林害虫[1]。2006年在武汉大发生后[2-3],发现该虫相继传入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多个城市,目前已在长江流域形成爆发态势。资料显示,该虫已蔓延至26°~37°N的其他11个东部和北部省份[4],对各地重要的城市绿化树种悬铃木(Platanusspp.)构成严重危害[5]。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已将其增列入我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并发函要求各地进行监测和防治[3],我国也将其列入1998—2008年中国新入侵的19种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录中[6]。

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城市内的蔓延速度惊人,长江流域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7-8],因此,增加了防治难度。在新传入区域很快能形成相当稳定的高密度种群,一旦发现有该虫入侵就很难根除,严重危害悬铃木属植物的长势和景观效果。常规防治主要采取化学药剂喷雾,该措施对环境污染较大,施药时对交通也有一定的影响。鉴于此,笔者比较了喷雾、注干、灌根、刮除树皮、黏捕成虫、绑草绳等不同防治措施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的控制效果,旨在探索悬铃木方翅网蝽环保高效的防治技术,以期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7年7月悬铃木方翅网蝽发生盛期,进行树冠喷雾、树干打孔注药、灌根试验。试验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南奉公路航城三路至施新路段。

2017年3月,在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成虫上树为害前进行刮除树皮、黏捕越冬成虫试验,并于9月中旬进行树干绑草绳诱集越冬成虫试验。刮除树皮的试验位于延安西路(虹梅路-虹许路),黏捕越冬成虫和绑草绳诱集越冬成虫的试验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南奉公路航城三路至施新路段。

试验选择的悬铃木平均胸径20~25 cm,高度6~7 m。防治药剂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河北野田农用化学有限公司);25%杀虫双水剂(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10%甲维·吡虫啉可溶性溶液(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化学防治措施

树冠喷雾。采用高压喷雾机喷雾。吡虫啉稀释成800倍液、噻虫嗪稀释成8 000倍液使用。每处理重复3株,另选3株作对照。每处理株喷药量约为25 kg,尽可能保证完全喷透树冠的所有叶片。

打孔注药。用电钻钻孔试验。杀虫双(原液)、甲维·吡虫啉(原液)、噻虫嗪1∶1稀释备用。每处理重复3株,并选3株作对照。在树干基部(距地面50~60 cm)斜向下45°打孔,孔径6~8 cm,孔深5~7 cm。胸径25 cm的植株钻孔3~4个(所有孔不要在一个水平线上,最好有交叉),每株注药25 mL后用泥封口。

灌根。将噻虫嗪稀释3 000倍液,装入桶内淋灌树穴周边,每株灌药20 kg。

分别在处理前、后的1、3、5、7、15 d调查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虫口基数。调查时,每棵树选择东、西、南、北4个方位随机剪下1根枝条,统计从枝梢算起5张叶片上的成、若虫数量,统计百叶虫量,并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1.2.2 物理防治措施

刮除树皮。2017年3月上中旬,选择80棵植株,刮除树干上一级分叉处及以下的树皮,挑选中间的10棵作为刮皮试验数据调查,留10棵不处理作对照,另外留10株黏胶,但不统计数据。

黏捕成虫。2017年3月底,在树干2 m处涂胶。试验后每30 d调查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消长动态。调查方法为:采用阶层抽样剪枝法,每树在东、南、西、北4个方位上取枝梢处叶片5片,记录叶片上成若虫的种群数量,统计每次采回的200片悬铃木叶片上百叶虫量。通过与对照区比较,统计物理防治措施对该虫的控制效果。

绑草绳。2017年9月中旬,分别于树干1、2 m处绑草绳10圈(宽约15 cm),并于草绳圈中间绑一段透明胶带,共计10株。2018年3月中旬,调查草绳、透明胶及捆缚树干相应位置的越冬成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冠喷雾、打孔注药、灌根的防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吡虫啉800倍液喷雾、噻虫嗪8 000倍液喷雾、杀虫双原液注干的速效性显著优于其他3个处理,药后1 d的防效分别为99.5%、92.3%、91.8%,且3个处理间的防效无显著差异;甲维·吡虫啉原液注干、噻虫嗪2倍液注干、噻虫嗪3 000倍液灌根处理在药后1 d均未见任何防效,药后3、5 d的防效均有所上升。吡虫啉800倍液喷雾、杀虫双原液注干的持效性最好,尤以杀虫双注干的效果最佳,药后15 d仍能保持100%的防效。吡虫啉800倍液、噻虫嗪8 000倍液喷雾在药后7 d的防效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噻虫嗪防效下降速度较快,药后15 d防效分别为98.0%、79.0%。甲维·吡虫啉原液注干、噻虫嗪2倍注干、噻虫嗪3 000倍灌根见效较慢,直至药后15 d防效才达到90%。

表1 不同化学施药方式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效

2.2 刮除树干翘皮、黏捕越冬成虫的防治效果

从表2可知,刮除树干翘皮、黏捕越冬成虫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控制效果均不太理想。虽然处理后30 d的防效分别达到18.8%和56.2%,但在处理后60 d,处理株上的百叶虫量反而比对照株上的还要高。

表2 不同物理处理方法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效

2.3 绑草绳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的控制效果

绑草绳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成虫的诱集效果见表3。绑草绳处成虫的数量平均为1 116.67头,其中诱集的成虫主要集中于最高层草绳,达到35%,且上下草绳圈、透明胶上均有越冬成虫,尤以上面的草绳圈诱捕的成虫最多。

表3 绑草绳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成虫的诱集效果

3 讨论

本文比较了树冠喷雾、树干注药、药剂灌根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800倍液喷雾、噻虫嗪8 000倍液喷雾、杀虫双原液注干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具有较好的防效,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3种药剂在药后1 d的防效均达90%以上,药后7 d的防效仍能保持在95%以上,吡虫啉800倍液喷雾、杀虫双原液注干的持效期达到15 d。上述药剂对悬铃木进行不同处理后,供试悬铃木植株未产生药害,植株长势良好。因此,上述3种施药方法可作为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防治的推荐措施。

甲维·吡虫啉原液注干、噻虫嗪稀释2倍液注干、噻虫嗪3 000倍液灌根对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见效较慢,分别于药后7、15 d才见防效。这3种处理的速效性较杨小丰等[9]的研究结果差,究其原因可能与供试植株的高度及药剂内吸的差异有关。

杀虫双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自行开发研制的一种沙蚕毒素类仿生杀虫剂,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氮杀虫剂,具有很强的内吸作用,能被作物叶、根等吸收和传导,其各种剂型已在我国多种作物害虫防治中应用[10]。杀虫双注干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与乙酰甲胺磷注干的效果相当[11],且杀虫双的成本低廉。就1株树而言,杀虫双打孔注药需注药25 mL,株防治成本为0.25元,而吡虫啉800倍液喷雾、噻虫嗪8 000倍液喷雾完全喷透1株悬铃木需要25 kg药液,株防治成本分别为1.25和0.78元,可见杀虫双注干的成本明显低于吡虫啉、噻虫嗪喷雾的成本,同时杀虫双注干也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因此,杀虫双注干可作为该虫化学防治的推荐措施。

本研究仅在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高峰期进行,初步筛选出杀虫双注干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具有较好的防效。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长江流域1年发生5代,喷雾防治1年至少需开展3次,因此,关于全年注干的次数和多次注干后树体伤口的科学处理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

刮除树干翘皮、黏捕越冬成虫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的控制效果不好,虽然处理后30 d的防效分别达到18.8%和56.2%,但在处理后60 d,处理株上的百叶虫量反而比对照株上的高。由此认为,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不完全在树干翘皮内越冬,悬铃木成虫下树越冬、出蛰为害以飞的行为为主,所以原先设想的刮除树干翘皮、黏捕越冬成虫这两种传统的物理防治措施控制效果不理想。而绑草绳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成虫的诱集效果较好,上下草绳圈、透明胶上均有越冬成虫,尤以上面的草绳圈诱捕的成虫最多,表明该虫下树越冬主要飞下去达到一定位置后,再寻找固定场所。诱集的越冬成虫主要集中于高层的草绳,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下树越冬时,寻找场所以近距离的场所为主,因此,树干绑草绳可作为悬铃木方翅网蝽冬季防治的推荐措施。

猜你喜欢
悬铃木噻虫嗪草绳
悬铃木树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噻虫嗪在农田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①
悬铃木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麦收里的草绳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丢草绳
竹醋液对水中噻虫嗪的光稳定性作用
深冬的悬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