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锋(渤海大学)
1905年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当时朝野从学制改革演变到废除科举制度。笔者认为,科举制度与近代社会越来越不适应,尤其在人才选拔和文化方面失灵,因此使科举制度在新政中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明清以后,科举制度已经成为加强君主专制的工具,变得空前僵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因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最终使科举制度走向覆灭。笔者认为,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学堂教育的发展、近代政治的改革,对科举制度造成了很大冲击,最终在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科举制度在近代以后,仍然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但是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失灵体现在人才选拔和文化教育的失灵等方面。
明朝以后,科举制度推行“八股取仕”,严格限定考生的思想、答题方式。而清朝也是沿袭“八股取仕”的做法。这样的方式有利于精准选拔对朝廷绝对忠诚的士人,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可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不再以自然经济为主体,中国社会阶层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科举取仕,只是为朝廷选拔政治人才,而近代社会发展是多样化的,需要商业、文化、科技等各方面人才,而科举制度则坚持以儒家文化作为主导,选拔的人才只是符合封建官僚阶层,而不能面向世界,面向近代化。科举取仕基本选拔都是保守型人才,无法选出适应近代化建设的人才。
中国古代社会主张“学而优则仕”,可进入近代社会,中国社会经济陷入动荡状态,自然经济解体,普通平民也开始选择另谋生计。封建社会中的科举制度,总是倾向于寒门士子刻苦读书,但随着自然经济解体,通商口岸的资本主义发展,很多寒门士子、破产农民不再选择科举。洪秀全开始也是全身心投入科举制度,可最后他却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的事迹,不仅鼓励农民参与太平军,同时也减少了参与科举的寒门士子。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了新式学堂,并向英、美等国派遣留学生。科举制度在洋务运动以后,国民文化价值观念导向性也开始减弱,普通寒门士子则选择西式学堂。甲午战败以后,人们开始对制度进行反思,在戊戌变法期间,科举制度则推行以时务策取仕,废除八股文,可是此做法却给当时的价值引导造成混乱,还动摇了封建统治根基,因此戊戌变法的科举改革以失败告终。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帝王选拔政治人才的制度,但随着中国被迫进入近代社会,这种制度显得不适应,文化导向与国民认知处于失灵状态。
科举制度的覆灭,在于无法适应当时社会需求,最终被淘汰。
庚子事变以后,清政府为了自救推行新政。当时两江总督陶模主张减少科举名额,从而出现停止科举的思路。1902年,张百熙上奏《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这个章程对当时学校制度具有重大影响,但由于章程制定得比较草率,最终没有实施。1904年,张百熙以日本为蓝本,制定《奏定学堂章程》,最终得以推行。这也代表着我国近代学堂教育制度初步成型,在教育体制上初步近代化,而科举制度的存废,也在当时形成争论焦点。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等在《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片》中亦提及:“公款有限,全赖民间筹捐,然经费所以不能捐集者,由科举未停,天下士林谓朝廷之意并未专重学堂也。然则科举若不变通裁减,则人情不免观望,绅富孰肯筹捐,经费断不能筹,学堂断不能多。”张百熙、张之洞的奏折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认为科举劳民伤财,影响到学堂教育。最终,朝野认为科举制度本身失灵,功能失调,清政府最终在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
洋务运动开始后,我国在学校教育推进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时期,学堂教育近代化进一步发展,清末新政时期公布的葵卯学制,促使中国近代建立了学堂制度。葵卯学制规定高等学堂、中等学堂、初等学堂的学制,而且也规定了高等学堂、中等学堂专门教学方向,中国近代学堂教育初具雏形,但当时清政府建设学堂已花费了大量经费,如再举行科举考试则劳民伤财。而且,学堂教育功能的日渐完善,对于培养近代专门人才具有积极作用,学堂教育开始成为当时我国教育的主流,因此学堂教育功能的完善,种类的齐全,使得科举制度无法适应社会。最重要的是,新式学堂教育开始普及,科举制度不能精准选拔政治人才等,最终科举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