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
摘 要:松树繁殖能力强、管理方便,经济及实用性强,种植优势十分显著。因此,松树在现代林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高效完成松树造林任务,不断提高松树造林水平,保证林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让其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松树;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
松树是我国造林中规模最高,且种植面积最广的一类树木。松树造林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升松树成活率,扩大种植面积。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松树的种植会受到各类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现阶段,松树病虫害问题愈发严重,想要进一步推动林业发展,就必须合理选择松树种植地区及种植时间,确定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最大限度提高松树成活率及覆盖率。
1 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1.1 确定松树育苗地
必须要在土层较为深厚、土质松软的地块开展育苗工作,确保土壤通气性、排水效果良好。松树适应能力强,所以,把松树种植到土壤较为肥沃的地段,松树长势良好。如果种植在湿润且呈酸性的土壤中,种植大豆等农作物的区域不可当做松树育苗地。
1.2 整理育苗地
开展整地工作时,需要深翻土壤,并添加有机肥料及磷、酸、钙。其中,磷、酸、钙使用量为225kg/hm2,有效降低育苗期间病虫害发生几率。
1.3 选种、处理种子
首先,选择松树种子时,挑选长势较好的松树在每年的8~10月采种。其次,合理存储松树种子,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月~翌年3月。挑选出的种子必须经过筛选,置于干燥处。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可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浸泡时间不可超过2h,之后拿出种子置于温水中二次浸泡。已经消毒后的松树种子必须及时置于已经准备好的容器中,确保光照充足,注意每天冲洗种子,一旦种子产生裂口,就要立即播种。
2 造林技术
2.1 播种
松树播种时间主要为每年的4~5月,播种量为250~300kg/hm2。采取开沟形式进行播种,保证沟直底平,沟宽5~7cm、沟深1.5cm、沟间距超过15cm。采取人工播种形式,注意播种的均匀性,播种结束后覆盖土壤,并压实,保证土壤压实的紧致性和平整度。
2.2 防治病虫害
播种后20~25d种子开始发芽,防止出现鸟害,增加苗圃巡视及监管力度。可派遣专业人员进行跟踪式调查监管,安装防护网。不可使用覆盖树枝的形式,会导致育苗地段的土壤温度发生变化,从而抑制松树苗的长势。松树在生长初期容易患猝倒病,需要加以防止。
2.3 灌溉、施肥
在松树苗全部出齐后,采取小灌水的形式进行灌溉,保障苗木稳定生长。松树幼苗耐寒性强,但不耐涝,一旦浇水量过大,会让树苗产生立枯病。因此,需要在松树苗出土30~50d后,少量多次的浇水。如果松树幼苗进入速生期,分析种植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及温度气候,结合收集整合的数据资料开展浇水工作。通常情况下,宜在早上和夜晚浇灌树木。松树幼苗生长后期,不能继续对其进行浇灌,应根据松树幼苗的生长状态适当施加肥料,具体为每年5月施用硫酸铵,每隔20d施肥1次,并酌情提升施肥量,施肥后应用清水洗苗;每年8月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
24 间苗
如果松树苗生长过密,清除病苗、弱苗的同时,每年6月进行间苗工作,20d后可实施第二次间苗。
3 病虫害的防治
3.1 松树线虫病
一旦松树感染上松树线虫,绝大部分树木都会枯萎死亡。因此,松树线虫病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检疫对象,该病致病力强,同时具有传播性,传播速度十分迅猛,因而治理难度大。想要较好地开展松树线虫病防治工作,需要构建较为完善和严格的检疫机制,不可将疫区苗木运输至非疫区,所有单位及个人都要进行检疫,只有待检疫达标后,才允许销售或存放。集中清理已经患病的松树,开展伐桩等一系列处理工作,借助诱捕器诱杀虫害。及时开展松树抚育工作,进一步保障松树良好的生长态势。
3.2 松毛虫
该病害在我国广泛分布,主要为害松科、柏科树种。松毛虫为我国森林最为严重的虫害之一,该虫害出现后,不仅影响了林木的健康生长,还会降低立林木松脂产量,可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保护益鸟。
4 结语
随着我国新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已经开始将其目光转向林业发展。松树林是我国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松树造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让松树可以更好地生长,使得我国林业保持良好且稳步的发展态势。
參考文献
[1]李红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8(3)
[2]王艳春,孙鹏程.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及解决措施[J].现代园艺。2018(8)
[3]李俊明.黑龙江省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2018(2)
[4]武秀红.浅谈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8(16)
[5]陈贤良.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1)
(责任编辑 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