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方言精见组字声母文白异读

2020-03-23 05:56何凤悦
青年文学家 2020年5期

摘  要:在今天津武清方言中,中古精见组字声母发生腭化,读音情况和普通话相同,但在洪音前的情况和普通话不同,读t?、t?h、?。还有,古开口一等疑母字存在着文白异读。文读为零声母,白读为n声母。精见组字在天津武清形成文白异读,本文通过分析天津武清方言的精见组在今音的文白异读具体情况,分析精见组字的历史层次和演变轨迹,并进一步对精见组字作构拟。

关键词:天津武清方言;精见组字;文白异读;历史分层;发展演变和构拟

作者简介:何凤悦,天津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中圖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1

引言

文白异读现象是汉语方言中常见的一种语音演变现象,因为有着丰富的历史层次,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大体来说,白读代表本方言的土语,文读则是以本方言的音系所许可的范围吸收某一个标准语现代的或古代的成分,从而在语音上向这一标准靠拢。白读的语音形式在北方方言中其所代表的语言发展的时间层次一般早于文读形式。

天津武清方言属于北京官话京承片怀承小片。天津武清方言并没有很丰富的文白异读现象,但这些文白异读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

1.精见组声母文白异读的情况

在天津武清方言中,精见组声母部分发生腭化,见组洪音k、kh、x和精组洪音ts、tsh、s合流变为精组细音t?、t?h、?。这不仅与武清方言自身的发展有关,同时,这种变化还和武清方言的地理位置有关。权威方言精见组细音字形成腭化,武清方言受到权威方言的影响,发生腭化。

在腭化过程中,介音i、y影响着声母的演变,这是汉语语音演变的一个非常重要规律。在演变的过程中,腭化后的读音和没有发生腭化的读音形成了叠置,构成了文白异读,具体辖字如下表:

表1-1精见组声母腭化形成文白异读字表

客梗开二溪陌入 更梗开二见庚平 港江开二见讲上 俊臻合三精稕去 痂假开三见麻平

文读 k? k?? ka? t?yn t?ia

白读 t?hi? t?i? t?ia? tθun ka

天津武清方言中,精见组字在介音i、y影响下,在舌面发生腭化,变成细音t?、t?h、?,尤其是“港”、“痂”,港的文读为ka?(声文调文),白读为t?ia?(声白调文),痂的文读为t?ia(声文调文),白读为ka(声白调文)。

2.从天津武清方言“港”的文白异读现象看文白异读的历史层次

一般情况下,在有文白异读现象的方言中,白读层是方言的底层读音,是本地音,文读层是外来语音,白读层读音早于文读层读音。但天津武清方言中的一些见组字文白异读的情况比较特殊,如港、更、客等,其白读层读音晚于文读层读音,本文以“港”字来分析说明。

天津武清方言中,港江开二见讲上有文白异读,文读为ka?,白读为t?ia?。中古的见组字声母应读k类今细音前读为t?类,是k类声母在介音的作用下腭化的结果。从生成过程中说,t?类声母的产生时间要远远晚于k类声母。但是,在天津武清方言中,“港”字的白读t?ia?要晚于文读ka?,汊沽港中的“港”字白读为t?ia?,文读是ka?。

所以,在存在文白异读现象的方言中,一般情况下,白读层读音早于文读层读音,但也有白读音晚于文读音,不能一概而论。

3.精见组细音腭化的历史演变和构拟

精见组声母的细音腭化是中古到现代汉语声母的演变现象之一,见组洪音k、kh、x和精组洪音ts、tsh、s合流变为精组细音t?、t?h、?。用图表示如下: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演变过程,对精组细音t?、t?h、?进行简单的构拟。现代汉语精组细音t?、t?h、?,在中古汉语中,在见组洪音中读k、kh、x,精组洪音中读ts、tsh、s。

参考文献:

[1]王洪君.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山西闻喜方言文白异读初探[J].语言学论丛,1992.

[2]王洪君.文白异读、音韵层次与历史语言学[J].北京大学学报,2006(02).

[3]曹阳.天津西南部方言语言的几个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