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
【摘 要】“美育”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席勒(1759-1805)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近代学者王国维(1877-1927)在其论文《论教育之宗旨》中将“美育”的概念引入到我国,蔡元培(1868-1940)则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回顾中国的美育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虽然我国早期并未明确提出美育的建设体系,但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就已经开始了美育实践,具备了美育意识。美育的核心与主要实施途径就是艺术教育,在古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发展历程中,艺术教育活动是以“礼、乐”为核心内容,以“乐、舞、诗”为主要实施途径的。
【关键词】美育;“礼、乐”; 美育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6-0147-01
我国早期的美育实践和美育意识与宗教、祭祀有着密切的关联,远古时期,乐与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主要用于祭祀活动。葛天氏在传授乐舞时已经以不自觉的方式教化大众,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先王乐教”是我国最早的美育实践活动。在殷周时期,美育实践已经脱离了宗教、祭祀活动的束缚,分化成了“诗教”“乐教”“礼教”等形式,这种分化主要体现在《周礼·大司乐》中的“乐舞之教、乐德之教、乐语之教”等。
西周时期是礼乐建立的形成期,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建立了严格的“礼乐制”,奉行“礼乐治国”“礼乐文化”。“礼”实際上是一种行为标准或是一种政治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以“礼”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精神生活中以“乐”桎梏人们的思想。礼乐制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统治者将礼乐制当作一项国策广而推崇。礼乐制从另一方面来说,它是中国早期的美育实践,是以所有民众为对象的艺术教育活动,它对于提高受众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艺术品格与格调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乐舞一体的艺术形式也颇受人们的喜爱。
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时代,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尤为提倡礼乐制,儒家思想也充盈了礼乐思想的内涵。孔子曾以“六艺”教授弟子,“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他将美育、德育、智育、体育四种教育类型相统一。《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强调诗、礼、乐三者在培养完善人格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孔子所强调的以乐育人的教育思想。《论语·八佾》中曾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舜因尊孝道、爱他人、推崇禅让制等行为备受人们喜爱,作为舜乐之一的《韶》乐故称作“尽善”,而周武王以暴力的手段夺得政权,因此孔子称《武》乐为“未尽善”。但是《韶》乐、《武》乐同时具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中和之美”,因此它们都是“尽美矣”。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主张下,发展成为“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孔子所强调的“礼乐制”是以其“中、和”思想为指导的,也就是说,孔子的美育实践是在“中、和”思想下进行的。
自秦汉后,中国的“乐”转化为普施于大众的“礼教文化”,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把礼乐制推向了新高潮。汉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记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些话说明了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统治者应重视乐的教化作用,不可偏废。《乐记》语:“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与礼从不同的层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乐更加注重“同”“和”,而礼则注重“异”,这也就形成了在等级观念中的尊敬和不可逾越,在内心生活以及与人相处时要以和为贵。《乐记》又语:“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乐刑政”的目的都是统一民心、安邦治国。
自魏晋南北朝以后,以“礼乐”为核心的美育已经逐渐淡化了其教化的社会功用,转而向审美化、娱乐化发展。受魏晋玄学影响,其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自娱”。隋唐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美育已经不仅仅是“乐、舞、诗”三种途径,而是逐步加入了杂剧、小说、传奇等形态各异的艺术种类。
追根溯源,中国美育传统的根基就是“先王乐教”,西周时期的“制礼作乐”则是远古时期美育脱离宗教外衣的一种体现。尽管随后遭遇了“礼崩乐坏”的处境,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仍然提倡“礼、乐”的重要性。因此,古代中国的美育实践与美育意识是以“礼、乐”为核心,“礼”能够从政治层面对人民大众进行规制,有助于社会和谐、国家安定;“乐”从精神层面对人民大众进行教育,它有利于个人精神世界的陶冶、个人修养的提升。“礼”包含了“乐”的内容,“乐”又服务于“礼”,二者相辅相成。也就是说,古代中国的美育是在综合艺术下进行的。随着朝代的更迭,越来越多的思想文化、艺术种类加入其中,不断丰富美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王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