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大背景下,本文根据广州市白云区乡村文化现状与特点的调查,提出发展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文化力量 白云区
文化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起到铸魂化人的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力量必当在乡村振兴中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白云区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乡村文化力量在这之中尤其重要。
一、白云区乡村文化的现状与特点
作为广州市最大的中心城区,白云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丰厚。数据显示,白云区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61处,历史建筑线索和传统风貌建筑线索218处,旅游资源131项,传统村落8个,非遗项目13项。白云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呈现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纵观白云区乡村文化,呈现出如下的特色。
(一)祠堂文化特色
祠堂作为一种礼制建筑,起源于西汉时期,是祭祀、设筵、联宗的重要场所。由于地位独特,祠堂往往在宗族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与一代代族人的家乡情结紧密相连。在白云区,大大小小的宗祠星罗棋布。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白云区共登录姓氏祠堂300多处,约占了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一半。白云区数量众多的祠堂在今天依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逐步成为追思先贤、教育后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筑载体。
(二)私塾文化特色
私塾,是中国固有的民间办学形式,是古代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空间。在旧时的白云区大地上,私塾一度兴旺,鼎盛时期,每个村至少有一间私塾,数量近200间。这些私塾分为家塾、书舍、书院。现存的白云区私塾多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最大的特点便是数量多、保存完好,其中部分书院(如得朋书院、石华书院、兆年家塾)建筑水平较高。
(三)“侨乡”文化特色
白云区是广州市重点侨乡,旅外侨胞、港澳同胞人数居全市前列。主要集中在人和镇(8万多人)、太和镇(6万多人)等地。在人和镇蚌湖村,坐落着西洋风格的楼房和中西合璧的碉楼,还有华侨广播站、华侨中学(广州第七十二中学)等由海外华侨筹建的公共设施,随处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侨”文化气息。白云“侨乡”文化体现着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汇融合,以及海外华侨“念祖爱乡”精神,在今天,“侨乡”文化发挥着新作用。
(四)群眾文化特色
白云区城乡各半,群众文化活动既受到大都市现代文化气息的熏陶,同时又保留着农村的淳朴乡土风情。近年来,舞火龙、粤剧私伙局、广场舞、客家山歌、醒狮表演、武术等群众文化日趋活跃。白云舞火龙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倍增,白云火龙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广州地区庆贺中秋的重头戏,屡获国家级媒体的关注。
二、发展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与对策
发展乡村文化,就是要让乡愁切实落地,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青山绿水保护下来,重新激活乡村的活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助力。
(一)重新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
旧时的白云区乡村以农耕为主,形成了一整套价值、情感和知识文化系统。白云先民在历史长河中淬炼出敬天法祖、崇德向善、仁义忠孝、节俭循环的生活智慧和宁折不弯、英勇无畏的民族气节。被写进中华民族伟大斗争历史的三元里抗英精神,就诞生于白云的乡村,涵养出一代代保家卫国、实干担当、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白云人。白云的乡村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了白云人的精神家园。正是本土文化的这种底气,让后人在此间获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重新认识乡村的文化价值,就是要建立起对自身文化的敬畏和尊重,重拾“文化自信”。
(二)在保护中传承发展乡村文化
发展乡村文化,首要的是做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保护,就无从谈论发展或振兴。
在《白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都市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已明确提出要强化规划引领,完善政策支持,探索形成一批具有白云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与经验。建议将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文物古迹、革命遗址、农业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纳入规划编制范围,并加强规划控制,杜绝建设性破坏现象发生。还利用网络等多种形式的传播载体,讲好乡村故事,让乡村记忆馆不仅在现实中“活起来”,而且在网络上也能“火起来”,充分发挥传承和弘扬文化历史的作用。
(三)将节庆文化打造成地方名片
节庆活动被人称作“有主题的公众庆典”“平民参与的节日”,越来越多的地区将极具本地特色的节庆活动打造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产品。白云区近年来精心打造的“白云火龙民俗文化节”“桃花雅集”“羊城乡村粤剧墟”已经成为广州市节庆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这些节庆都大力推动着乡村振兴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刘彦东.以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N].光明日报,2018—5—8.
(作者简介:冯耀波,男,本科,广州市白云区文化馆,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