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勇
【摘 要】噘尾巴腔是郧阳花鼓戏的一种声腔,它流行鄂西北、陕南、豫西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唱腔上尾音翻高,当地艺人称为“噘尾巴腔”,这种声腔与荆、襄地区的梁山调大同小异。
【关键词】噘尾巴腔;郧阳花鼓戏;音乐转型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6-0034-02
说起“噘尾巴腔”,可能要奇怪了,究竟是啥戏,能在人腔里噘着尾巴呢?在鄂西北,这里的人们都竖起大拇指推荐:好听还是“噘尾巴腔”!
据郧阳花鼓戏的起源记载、专家考证和老艺人们的师承关系推算,“噘尾巴腔”(琴子腔)起源于四川省梁山县胖筒灯戏。约于清朝嘉庆年间传入湖北恩施,后经宜昌、荆州等地而传入郧阳地区。传入之后,与当地的语言、音乐相融合,它以优美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表演、淳朴生动的郧阳语言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逐步发展演变,因此被称为琴子腔(“噘尾巴腔”)。纵观花鼓戏的演变过程,是沿着琴子戏-二棚子戏-郧阳花鼓戏,这一足迹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据老艺人介绍,很早以前的“琴子腔”艺人,主要在汉江两岸流浪卖艺,田间地头、广场庙会和集镇上到处都是艺人们的演唱场地。此时的“噘尾巴腔”并未形成剧种,只是民间的说唱艺术形式。在广阔的天地中,“噘尾巴腔”吸收了秦巴民间小调、劳动号子、农谚、歇后语等,融合了民间舞蹈形式,形成粗犷而质朴的风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快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
一、“噘尾巴腔”唱腔音乐研究
“噘尾巴腔”中的板腔体戏曲音乐之异同,以板腔体音乐为基本标准,分析唱腔传统的特点:乐句可分单句头和双句头,句头的变化是靠“腔弯”来推动的,唱腔只有速度变化和板式变化,慢板、飞板、快板等为主要板式。
拖腔与噘尾巴:琴子腔曲调是由上下句构成的,是两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式,除在调性对比上二者有所不同外,下句均为上行大跳拖腔结束,并且都稳定结束于噘腔高音“1”上。较早的“噘尾巴腔”下句拖腔上行八度大跳,如吴正秀老师演唱的《悠悠汉水情》等。以后逐渐定型为上行小七度大跳,此可视为过渡音,实际上是八度大跳,由此可见“噘尾巴腔”仍保留了音调的基本特征。女腔在下韵经常使用小七度拖腔,逐渐形成了这一剧种的最显著特点,因此,人们将“调子腔”又称之为“噘尾巴腔”。“噘尾巴腔”由八度大跳改为小七度大跳,由两句唱词构成的上下乐句的“噘尾巴腔”和现代琴子腔唱腔,是构成体曲式的同一类型或变体。
固定的花腔:噘尾巴花腔不是独立的唱腔,而是一个个插入性的旋律片段,大到一个小樂段,小到一到两个乐句或乐分句,甚至是一个乐汇。它们在慢板或慢二流板的速度中,有机地插入基本腔,共同组成唱段。这些唱段多数旋律优美、华丽、富有感情色彩,是花鼓戏唱腔中闪光的部分。
二、“噘尾巴腔”中伴奏音乐研究
“噘尾巴腔”伴奏音乐是依附于唱腔之下,起到衬托唱腔的作用,缺乏音乐表达的独立功能。随着花鼓戏伴奏音乐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伴奏音乐逐步依附唱腔,走向辅助唱腔,又具有独立表现意义的过程。
蛤蟆嗡伴奏——“弦包腔”:琴子腔在“化谷”过程中产生,所以早期艺人们称“噘尾巴腔”为琴子腔,为了便于乞讨“化谷”度日,他们拉着蛤蟆嗡敲着马锣,走乡串镇流动演唱,用慢板、老生腔、板半等曲调。蛤蟆嗡是郧阳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大筒子胡琴(定 re-la弦),大筒子胡琴被当地人称为“蛤蟆嗡”,与重庆梁山调“胖筒筒”相同,琴头成半月形,左右各置一轴,不用“千斤”,琴杆为木制,较短,琴筒较大较粗是用毛桐树或楠竹制作的,用“癞毒蛤蟆皮”绷的琴皮做震动皮面,俗称“蛤蟆嗡”。因此,发音相对沉浑,嗡嗡作响,酷似蛙鸣。蛤蟆嗡琴师自己掌握了许多伴奏手法,根据不同剧目的剧情发展和人物角色的心理需要,灵活地运用在相应的伴奏中,能把满腔满跟、加花衬垫、腔尾跟坠、间隙托腔等传统伴奏手法与托、衬、垫、带、包、随、揉等新的伴奏手法很好地结合起来,既助推了演员的表演功力,又增强了乐器本身的艺术感染力。
在演唱情况下蛤蟆嗡随腔演奏,伴奏旋律与演唱旋律不完全一致,可以根据腔、句旋律与节拍加花处理。保证了琴师与演员各自的旋律之间,既不完全相同,又能保持和谐一致,才能达到和而不同的效果。对于行腔中的旋律,多次实践演奏,进一步熟练唱腔的整个结构,才能奏出琴子腔独有的噘尾巴韵味,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乐队编制的扩充与萎缩:花鼓戏乐队发展于20世纪“样板戏”出现时,一批乐手进入戏曲团体,乐队编制扩大,除了民族乐器之外,又加进了西洋单管编制,成了民乐、西洋混合乐队。戏曲乐队的扩充,在戏曲史上都是空前的,但是作为县级剧团如何能养活这么多人的乐队?20世纪80年代,国家深化体制改革,体制上存在“大锅饭”“铁饭碗”的弊端,搞西洋管乐器的同志一批批离开剧团。经过几次大的调整,现在剧团乐队只剩下武场和文场部分乐器。
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今郧阳花鼓戏音乐的转型
在20世纪60年代推广“样板戏”的热潮中,郧阳花鼓戏和别的姊妹剧种一样,经历了翻演“样板戏”、移植“样板戏”的过程。通过“音乐工作者”与艺人的合作,使戏曲音乐创作逐渐从民间性向专业性过渡,而且构建起音乐人才结构;进入21世纪,经过半个世纪的辛勤积累,以大规模编演现代戏为契机,实现了创作思想的解放和戏曲音乐创作方法的拓展,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琴子腔的传统唱腔与转型:琴子腔具有“情趣性”,因为它能广泛吸收老百姓代代相传的民歌。在有上下腔的框架内、在总的音律基础上,演员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花腔、小调、“噘尾巴腔”等演唱技巧,并以慢板、二流、板半、垛板、紧板、散板、清板等来调剂节奏变化。演员们根据个人嗓音特点,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以表达人物的复杂情绪。万变不离其宗,这所有唱腔的音乐元素,都来源于郧阳地区的民歌,所以为当地老百姓所熟悉、欣赏和接受。
郧阳花鼓戏男女腔个性化问题:郧阳花鼓戏的男腔与女腔运用,与其他地方的戏曲不同,几乎没有共同的腔调。比如,郧阳花鼓戏的《我的汉水家园》老生腔,它不但是一个完整的二句头小乐段,乐句整齐对称,并且旋律优美、表现力强,几乎可以表现各种情感。但是,它只用于女腔,如果放在其他剧种中,这样的唱腔一定会男女共用,如果同音高演唱困难,可转调、可移位;如果要突出男女性格的刚柔,只要用加花、减字的办法就可以解决。从花鼓戏转型的演员屡屡可见,深受老百姓欢迎,让我备感自豪。作为一名戏曲音乐工作者,希望通过对演员演唱的一些分析,让更多的戏曲爱好者了解他们、喜爱他们。“噘尾巴腔”是在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声唱法的优点,经过不断地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唱腔。
总而言之,戏曲音乐唱腔,从音乐创作自身来讲首先要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讲发展、讲创新。在郧阳花鼓戏的音乐创作中,应该在了解传统的过程中大胆进行创新,创新步子大小与传统了解的多少直接相关。在创新中,我们做的旋律可以不用太像花鼓,但也不能像别的剧种。无论从旋律、板式等各个方面,只要符合剧情,在郧阳花鼓戏的旋律基础上进行怎样的创新都不过分,它不但不会影响郧阳花鼓戏原有的风格,而且可以形成郧阳花鼓戏的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