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丛丛 邢华锋
摘要:自20-21世纪,从现代雕塑发展到当代雕塑,中国雕塑由回归本民族的自我探索走向繁荣创新。雕塑在满足审美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其蕴含的生态文化意识,山体雕塑艺术形式在时代的号召下引起当下社会的关注。山体雕塑艺术是一定时代一定区域的重要文化体现,吻合当代社会生态文化建设需求。笔者按照艺术创作美学原理,对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几个阶段进行论述,分析了山体雕塑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山体雕塑 艺术创作 美学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2-0151-03
人类由原始人进化到智人的过程,对物质世界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与发现。石头作为人类最早接触的物质材料,在具备实用性的基础上被有意无意地创造成许多艺术精品。摩崖造像、石窟寺等山体艺术以其石质的耐久性威严屹立上千年,成为我们今天挖掘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源于人类的社会活动,雕塑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时出现,随人类文明的进步得以发展,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摩崖造像的崛起将山体雕塑艺术推向高潮,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特定的時代文化催生特定的艺术形态。早期丝路文化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推了佛教文化的融入和中原石窟的产生;魏晋乃至隋唐时期的皇权思想和社会经济造就了石窟艺术的繁荣;明清时期的动荡不安使得石窟艺术走向衰落。在国富民安的新时代,艺术的高速发展唤起人们精神层面的沉思,融合生态性与艺术性的山体雕塑登上时代舞台,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色彩。
一、山体雕塑艺术创作动机激发
动机的激发离不开人这一主体,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是山体雕塑艺术创作动机的基石,首先,要调动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再对所要创作的事物进行价值定位。山体雕塑不同于架上雕塑,其体量之大造诣之精要求艺术家有系统性科学性的思考,充分认识其社会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没有欲望形不成动机,欲望催生创作的冲动。艺术家首先要有创作激情,有了力量的激发继而对山体雕塑创作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认识。一定时代的雕塑作品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经济文化状况,山体雕塑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可以充当时代文化的传播者。其次,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动机来源于人们的审美需要。任何艺术品,如果不被社会需要不被大众欣赏,那几乎丧失了其价值意义,也称不上是艺术。艺术创作的出发点是生活中的人,是艺术家敏锐的社会观察下提炼出来的人的情感需要。艺术品就是人情感外化的产物,这种情感既表现为艺术家创造的欲望表现的冲动又体现大众的审美意识。当代山体雕塑不同于传统的石窟造像,其功能由宗教性为主导转变为人文性为先,集中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艺术精神。最后,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动机也来自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赋予艺术家什么样使命驱动艺术家呈现什么样的艺术,艺术不能孤立于社会存在。不难想象,在以皇权为中心的时代,宣扬佛或人民为最高权威的艺术是难以存活的。在生态意识强化的当代,违背时代要求以生态为代价的山体雕塑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二、山体雕塑艺术创作构思要点
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核心部分,凝聚着艺术形象背后的一切故事。当代山体雕塑艺术创作构思不单单是由意成象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考虑多种影响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最终呈现最佳的艺术效果。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构思首先要基于社会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有不同的构思条件,主要分两种条件,一种是允许艺术家先生成意象再选择材料、场景并拟定大小。另一种则需要依照特定的材料环境构思意象。山体不具备移动性,特定的山体之下有其特定的地域文化,艺术家在创作之初要充分汲取本土的文化、习俗,指引创作意向。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构思需要考虑艺术与环境的关系,这是当代山体雕塑艺术最需要考虑的一点也是具有创新性的一点。山体雕塑艺术与环境相辅相成,艺术以环境中的物质材料为载体,同时艺术形象又能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艺术创作的构思中将雕塑与山体的材料属性、环境属性和文化属性相结合,摆脱艺术功能的单一性,既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另外从美学的角度看,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构思要具备典型性和审美性,这与其他艺术门类有互通性,却也是艺术的回味无穷的精髓。典型性就是对雕塑形象的高度概括凝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审美性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大众普遍欣赏的美的事物。雕塑不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简单复制粘贴,就算是写实性的雕塑形象也必然或多或少经过了艺术家主观意识的提炼、改造和升华。优秀的艺术作品具备独特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内涵,优秀的山体雕塑也必须具备这样的特点。典型性的事物同样是具备美感的事物,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审美认识的外化形态。山体雕塑的审美化可以体现在立体的形象、高度的概括、动静的结合以及环境的呼应等。
三、山体雕塑艺术形象的呈现
形象的呈现是既是精神的劳动也是物质的劳动,是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构思意象物化成形的过程。山体雕塑艺术形象的呈现对比其他雕塑形式要繁琐的多,牵扯的知识层面也更为广泛,需要考虑地质地貌、植被环境、空间、体量、光线、气候、文化等因素,在制作技术上严格把关。当代科技以乘风破竹之势迅猛发展,助推各行事业的前进也为雕塑艺术的发展加了猛药。科技为山体雕塑的制作推波助澜,带来数字雕塑与3D打印技术两把利刃。数字雕塑以空间的虚拟性、操作的可逆性、视觉的全方位性打破了传统雕塑制作的种种局限,而3D打印技术则突破了雕塑体量的局限,精准高效的落成艺术形象,为山体雕塑的一次成型带来无限的可能,技术力量不再成为限制艺术形式的条件,艺术家可以自由激发想象力的源泉,创造姿态万千的雕塑形象。
四、当代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雕塑美学观中,最具代表性与影响性的就是“意象性”,这种美学观来自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强调“意在笔先”,雕塑也就有了“穷其形而难尽其意”的美学思想。这里的“意”指的不是那些潜意识或者无目的无标准的幻想,而是既蕴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又包括有意识的理性判断,笔者认为其辩证关系体现在当代山体雕塑艺术创作上即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感性体现在艺术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获得对客观事物属性的直接印象。理性则是艺术家对感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既是科学的、具体的又是抽象的,这取决于艺术创作的规律以及艺术家的独特性。山体雕塑艺术创作脱离不了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艺术意象以理性认识为依据而非个人臆测与虚构。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另一个重要美学特征即讲究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过程中,艺术家头脑中山体雕塑的形象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由简到繁、由虚到实、由粗到精、由具象到抽象等等造型演变,依赖于艺术家对内容的提取,继而概括加工塑造足以传神的雕塑形式。内容与形式完美契合,才能达到山体雕塑的美感进而激起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情感共鸣。
21世纪的中国雕塑在科技的便捷下不断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山体雕塑艺术作为一种极具心灵震撼性与教育意义的雕塑形式,在城镇乡村快速吞并绿水青山的步伐下,用艺术回归自然的方式唤起人们的精神反思。这是一种极具号召力的艺术形式,也是时代发展下迫切需要的艺术形式,需要我们充分肯定并加以发展。
参考文獻:
[1]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朝闻.雕塑美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周来祥.美学问题论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4]彭孝忠.试析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5,(17).
[5]朱晓东.雕塑艺术的主题与形式[J].新闻传播,(08).
[6]万炜.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观念与形式问题[J].美与时代·城市,2013,(11).
[7]郑太春,谢海伦.浅谈艺术创作中观念与形式紧密契合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02).
[8]朱晓东.想像与欣赏 在雕塑创作中的作用[J].新闻传播,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