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俊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32)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得到发展以后,CAD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技术的出现,使人摆脱了繁重、低精度的手工绘图,称得上是一场发生在“绘图板”上的革命。CAD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绘图的设计精度,还可以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
随着建筑领域的发展,工程建筑物的构造也日益丰富起来,传统CAD技术的弊端日益凸显。另外,二维的CAD技术对建筑项目中的信息无法形成集成式管理,从而产生以下问题:(1)各专业之间协同工作力度小,造成信息的流失与浪费,致使经常出现设计变更;(2)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无法对信息进行实时共享,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与协同,容易产生信息断层和信息孤岛等现象;(3)传统的CAD技术主要用于设计阶段,不能够实现对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集成化管理。
在国外综合管廊建设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另外,BIM技术在美国、欧洲等地发展也相对与较为成熟,将BIM技术和综合管廊建设相结合的应用研究相对也比较深入。
(1)对BIM技术理论、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在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应用BIM技术的优势;
(2)城市综合管廊模型族库的创建,主要包括三维模型族构件(舱室、节点、管线以及附属设施等)、各种设备族构件(电气设备、照明设备、监测设备等)以及警示标牌族构件等,并结合嵌套族的使用方法,创建综合管廊构件的参数化族库,以便于综合管廊模型创建时的调取与使用。
1.工程简介
本项目位于西安市常宁新区,其核心区由城南大道、子午大道、神禾二路和东西一号路合围而成,占地总面积约3km2。常宁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按照“六纵四横”的格局进行布置,总长度为46km,其中一期综合管廊工程中规划干支线管廊长为15.6km,缆线廊长为2.87km,并规划控制中心一座。
城市综合管廊一般位于人行道、绿化带以及非机动车道下面,综合管廊的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标准断面为 1-4 舱矩形断面,主要入廊管线包括给水、雨水、天然气、电力、通信、电缆等,容纳了各种市政管线。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主要由舱室、交叉口、通风口、吊装口、人员出入口、端部封口等结构组成。另外,该工程中综合管廊容纳了消防系统、照明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等各种设施,可以保证城市综合管廊安全、有效的运行。
(1)工地施工路线较多,工序复杂,时间紧迫,涉及到多工种、多类型的平行交叉工作,施工难度较大。
(2)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基坑作业,危险系数高,支护工作必须做好,防止坍塌,把安全防护工作放在第一位。
在设计阶段的应用。三维模型的设计本小节以东西二号路为例,运用二次开发功能命令对综合管廊进行三维模型的设计。东西二号路为干线管廊,起点桩号为K0+030,终点桩号为K2+040,全长共计2010米。舱室断面形式为四舱室,由综合舱、电信舱、电缆舱和燃气舱等构成,容纳了多种市政管线,且规划有预留管道,以满足后期扩容建设的需要。
根据管线规划,综合管廊内布置的管线规格为:给水-DN300;再生水-DN300;电力-18×10k V+4×110k V;通信-24孔;天然气-DN200;综合管廊舱室为四舱室结构,其舱室内断面尺寸为(3+2+2.5+1.6)×2.6,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
在平面布置上,根据道路两侧用地需求,该综合管廊拟建在东西二号路中央绿化带下面,道路两侧布置雨污水管道。在竖向设计上,综合管廊覆土控制在2.0米,坡向与道路基本保持一直;道路两侧的雨污水管道与综合管廊没有交叉,且其余管线均已入廊敷设,则地下综合管廊覆土深度满足规划要求即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设计方法和工作思路正发生着革命性的改变。Revit技术作为一种数字化管理手段,可以将其运用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地下综合管廊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在综合管廊的建设中应用Revit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其建模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其管理水平。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在研究了族功能的应用特性后,创建了城市综合管廊中的舱室、节点、管线、附属设施以及工程设备等各种参数化族构件。当改变族构件的控制参数时,对应的结构尺寸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工程项目的需要。通过对创建的族构件进行归纳,建立综合管廊族库。
2.结合西安市新区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实例,将开发的综合管廊模块在工程实践中进行了应用研究,使综合管廊的建模效率更加高效、快捷,施工安全管理和运营管理水平更加先进,验证了其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通过对Revit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将其应用于综合管廊工程中具有较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不仅有利于项目各参与方进行信息的交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而且还可以对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工程造价。